1942年(昭和17年)到1943年(昭和18年)间,日本海军航空技术厂(“空技厂”)飞行机部的鹤野正敬大尉试图摆脱过去传统并且为了能大幅度提高性能开始勾画了一种前翼式战斗机。一般的设计都习惯把发动机,螺旋桨和武器装备都集中放在飞机机身的前面,从而使得飞机的尾部显的相对空旷。新型的战斗机废除了过去的水平尾翼,而把其挪到了主翼的前面。武器被留在了前方,但是发动机和螺旋桨都被设计在了飞机的后部。这样子的布局从某种程度上尽量利用了全部的空间,同时也尽量缩小了同等装备机体的体积。另外一个考虑也为了减少前方的空气阻力从而为了达到过去普通设计所达不到的速度优势。1
1943年(昭和18年)8月,震电的模型首次在风洞中进行测试。1944年(昭和19年)1月末,作为样式机的小型滑翔机“MXY6”完成了从一千米高空的滑翔测试,至此完成了初步基础研究任务。此时的日本海军也大致预测到了美国轰炸机群将不断来袭击日本本土的事实,同年2月开始了制作震电试作机的计划,并且把开发任务同时委托给了刚刚完成陆上反潜巡逻机Q1W“东海”研究的九州飞行机公司。
开发1944年(昭和19年)5月,为了拦截B-29重型轰炸机,日本海军正式下令了“十八试局地战斗机震电”试作机开发计划。海军当初要求震电的图纸在四月份就完成,然后在1944年末就进行试飞。为了达到月产三百架产品的目标,九州飞行机一度计划在鹿儿岛县周围的奄美大岛,种子岛和熊本县召集超过五万名工人,不少为女学生来工作。因为当时金属的稀缺,还考虑了将来利用铁来作为主要制作材料。1944年6月16日,日本本土北九州的八幡市迎来了首次B-29的袭击,设计小组在当地观察了对方飞机的特征。1944年11月,九州飞行机厂聚集了多名技术人员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通常一年半的作业,构制了将近六千张设计图纸。同月,一名在访的德国亨舍尔公司的技师对原来的图纸作了几点量产化的改进。原本为震电所预订的“Ha-43”(ハ43)四二型引擎(二千一百三十马力)的三菱重工名古屋工厂因为当时的“东南海地震”和美军的空袭使得工厂基地严重被毁,从而大幅度耽误了开发过程。1945年(昭和19年)3月,福冈县的大刀洗机场被袭,九州公司连夜把飞机零部件转移到了同县的筑紫野市。
1945年6月,刚刚完成的试作一号机被搬运到了席田飞机场(今天的福冈机场)。次月正式完工,鹤野正敬大尉亲自参加了初步滑行测试,当他过力拉起机头的时候,后部的螺旋桨则碰到了地面使得叶面发生了扭曲。随后测试团队借用了试作二号机的螺旋桨,并且在位于后部主翼的下面安装了九州K11W“白菊”练习机的车轮以防再次触地。1945年8月3日,震电成功完成了首次试飞。在同月6日和8日继续了飞行测验,随即因为发动机的故障在和三菱重工联系的途中战争正式被终结。2
技术特点震电采用的是前置鸭翼布局。这种静不稳定布局,使得该机具有当时前所未有的机动性能。正常布局的飞机是将水平安定面布置于机体后方,这样当飞机出现了不平行于运动方向的俯仰姿态时,后步的水平尾翼就会给机体一个相反的力矩,使得飞机恢复状态。而前置鸭翼布局则恰好相反,机身稍有俯仰就会产生一个更大力矩来加剧机身俯仰,这样飞机的俯仰会愈来愈厉害。同时飞机也获得了优异的机动特性。
主翼主翼前缘有20度的后掠角,采用的是对程翼型(LB翼型)。这赋予了“震电”750千米/小时的高速。由于飞机机动性过强,所以需要承受更大的过载(6g),主翼结构采用ESD特殊机械加工品,但这种结构生产工艺复杂,不利于将来的大量生产。
火力在机身首部装备的是4门全长2米多的十七式30毫米固定机炮一型乙(重量280千克)。这种机炮采用的30毫米炮弹长210毫米,其中装药长度122毫米。每门航跑备弹60发。为了各炮射击时不被彼此的炮口气浪干扰降低射击精度,机炮布置采用的是不对称布局,右侧两门稍靠后。
此外,前部还装有训练用7.9毫米机枪两挺,此外还有照相枪一门。主翼下还有炸弹架4个,可以吊挂4个60千克或30千克炸弹。
弹舱正面的8号肋板是厚16毫米的防弹钢板,而操纵者前方则是厚达70毫米的防弹玻璃,燃油系统配有自动灭火器,并有22毫米厚的装甲板保护。
起落架本来起落架并不重要,但“震电”的起落架却十分有趣:前起落架与海军的实验陆基侦察机“景云”共用,主起落架则与舰载侦察机“彩云”一样,而垂直安定面下的防撞辅助起落架则干脆把教练机“白菊”的尾轮拆下来顶替。这种七拼八凑的起落架系统存在很多技术隐患:例如起落架油压系统经常出故障,前后起落架间距过近不仅对机体强度不利,而且在地面移动时方向稳定性不好。可以说“震电”在地面上也是静不稳定的(根本稳定不了),“地面机动性”也十分惊人,滑跑时常常偏离方向。甚至鹤野本人在亲自进行滑跑实验时也发生了前起落架折断的事故。
发动机震电采用的是三菱重工的“哈”43-42型发动机,采用空冷式二重星型18缸推进型式,900毫米延长轴,输出功率2130马力。但在美军的数次空袭中,三菱发动机厂房遭到严重毁坏,所以只能将匆匆赶制好的发动机给1号机送去。震电试制前后先后采用过多种发动机:开始计划用“哈”43-41型(“闪电”所用的MK9D改),后来1-2号机用的是“哈”43-42型,3-8号机用的是43-43型。
螺旋桨采用的是直径3.4米的住友VDM6叶变距浆叶(4号机采用的是4叶桨)。由于后置螺旋桨对飞行员跳伞十分危险,因此桨叶根部藏有炸药,飞行员跳伞时先要把炸掉叶片防止伤害到飞行员。
机身400升、两翼各200升、共计800升燃料箱。如此少的燃料使得该机续航能力同样“惊人”:巡航速度(3000米高度)为444千米/小时时只能飞行2小时,而以极速(高度8700米)750千米/小时飞行则只能飞半个小时。
不过震电有它独特的地方:有几型试制机垂直安定面下装由火箭助推发动机,但不是在起飞时用的,而是在高空推力不足的情况下用的,(8700米1660马力)能提供13分30秒的推力加速度,将飞机带入12000米高空。但若在发动机全推力下使用,真不知此型飞机能达到多么惊人的高速!3
机型 震电
编号 J7W1
全宽 11.114m
全长 9.76m
全高 3.55m
机翼面积 20.50m²
机翼最大承受力 240kg/m²
机身自重 3,525kg
战斗重量 4,950kg
发动机 三菱重工“Ha-43”四二型引擎(ハ-43-42)
最高时速(预测) 750km/h(高度8,700m)
巡航时速(预测) 425km/h
爬升速度(预测) 750m/min
最高飞行高度(预测) 12,000m
最大飞行距离(预测) 1,000km~2,000km
装备 四挺30mm口径五式机炮(每挺携带60发弹药,发射速度为每秒6发至9发),两挺训练用7.9mm机枪,一部照像枪
炸弹 60kg航空炸弹4枚,30kg航空炸弹4枚(或混搭)
生产数量 2架4
结局日军的震电只有2架,其中只有1架交付部队,战争结束时正在训练中,所以震电并未对美军B29实施打击 1
胎死腹中未服役1945年2月19日,军需省航空兵器总局的官员来到工厂,并看到了“震电”,当时就被它卓越性能吓住了。随后立即下令停产早已过时的“零战”,还有发展缓慢的紫电、紫电改,希望全面转产“震电”,计划每月生产500架对抗美军的B-29轰炸机群。但毕竟大势已去,由于美军的空袭,“震电”生产根本不能正常进行,后来在8月3日、6日、8日又进行了3次试飞,最后一次试飞时,距离日本战败投降仅剩7天。
战败前夜,“震电”被推入滑行跑道北侧的机库中。8月15日夜,绝望的军国主义分子将“震电”机体毁坏了......2个月后,“震电”被美军修复,随后分解装箱,12月份运往美国。5
震电的喷气式化战斗机后来出现在了不少日本游戏和空战小说里。不少人把这种改良机称为了“震电改”(J7W2),但是实际上这种意图从未被记录过。现在以存的震电喷气式化构想只在当时九州飞行机设计部第一设计课副科长清原邦武在一份寄给航空杂志(『航空情报』(1955年2月号))的稿子里曾经写到。当时负责震电动力班的主任西村三男也曾说到“没有对其进行任何具体研究”。清原邦武所提到的石川岛“Ne-130”(ネ-130)发动机在终战来临时也未成功进行任何全力测试。就算在其前身的“Ne-20”(ネ-20)也未能解决引擎过热使得涡轮膨胀的问题,使得大部分试作发动机只有四小时的寿命(大大低于了最初设计的十五个小时)。战争末期的日本缺少大部分稀有金属(如镍和铬),这也是当时喷气式战斗机开发(如同为海军的“橘花”)的一大难以逾越的壁。就算试作发动机能够为震电提供动力,但是规模化的量产仍然是不太现实的构想。
总结评价虽然当时不少世界其它国家也作了前翼式飞机的研究和开发,特别是美国柯蒂斯莱特的XP-55“上升者”,意大利安布罗西尼的SS-4,和英国玛尔斯的M.35/39“蜻蜓”,但是都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投入实用。海军航空技术厂内的不少研究人员也批判了这种设计,部分人则指出“这种自然界都没有的形状肯定有它自身的缺点,鹤野他却没能注意到这点”。但是为了对抗美国的新型机体,大部分人也只能同意了继续开发这种过去从没试过的飞机。不合理的结构,使问题频出,最终以失败告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