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比尔”反坦克导弹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历史由来

“比尔”(BILL)是瑞典博福斯公司研制的攻顶式轻型反坦克导弹,1985年正式投产,1987年开始装备瑞典军队。这是一种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由两名士兵操纵。“比尔”采用光学瞄准、红外半自动指令有线制导,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导弹全重18千克,弹径150毫米,发射筒及支架部分重20千克,系统全重38千克。聚能破甲战斗部的直径为100毫米,按照破甲厚度为直径的5-7倍估算,破甲厚度应在500毫米以上。它的技术诀窍是装药轴线与弹体轴线成30度的下倾角,在传感器的作用下起爆,能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攻击坦克的倾斜主装甲(首上装甲)或者薄弱的顶部装甲,使坦克遭到灭顶之灾。

“比尔” 反坦克导弹足以攻击现代或未来的厚装甲目标,此外,系统操作简便,士兵经短期培训后即可使用。自1987年起,瑞典部队便装备了比尔导弹系统,使用结果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奥地利陆军决定选择该系统。迄今为止.博福斯公司共生产了约400套发射架和约3500枚导弹。

结构特点“比尔”导弹由筒装导弹、发射制导装置和瞄准装置组成。

筒装导弹它由导弹和兼作储存用的发射管组成。导弹弹体和发射管均由开夫拉/环氧树脂纤维缠绕制成。发射管的尾部装有博福斯公司研制的气体发生器,它使导弹以一定的速度飞离发射管。这种气体发生器用的推进剂在点火时,产生可见火焰,但几乎无烟。导弹弹体结构如图所示。

近炸引信它位于导弹头部,装在硬黑塑料整流罩中,并配有光学和电子传感器。它在飞行中对飞越的地区扫描搜索目标,排除假目标,一旦发现目标,便触发聚能装药,传感器最大作用距离为1.2m,这样,聚能装药射流就能最佳工作。应当知道,导弹在目标上方一定高度上攻击时,目标的被攻击而比按水平飞行攻击面要大得多,从而,导弹命中精度也相应提高,聚能装药战斗部从前面斜穿透主装甲。由于此处装甲的密度较小,能保留更多的能量以穿透后面的装甲或穿透更厚的装甲。由于大大降低了弹着角,因而可将反作用装甲对聚能装药射流的干扰降至最低。此外,可攻击装甲最薄的炮塔上部和侧壁。

主发动机它是由英国皇家金属工业公司制造的。主发动机位于导弹头部,它在导弹发射出几米后开始工作,将导弹加速到200米/秒的速度,并通过四个侧向喷嘴向外排气,排出的气体是无烟的。主发动机燃烧时间为1分多钟。

发射制导装置它主要由三脚支架、粘性阻尼装置、红外测角仪和小型计算机组成。三脚支架配有瞄准具和导弹的水准台,它的三条支腿是铰接的,从而射手可以将瞄准其和导弹调节到所需要的高度。粘性阻尼装置用以在方位上对目标进行平稳跟踪。红外测角仪用以发出一系列脉冲编码信号,信号通过控制盒变成指令,经由导线传给导弹。导弹接受指令后自动地升高到瞄准线上方1米的高度,导弹发射后并在此高度飞行。

其它装置在尾部装有电子设备及拄制组件、四个张开式细弦固定的弹冀、四个控制舵、编码示踪器、导线线管。四个控制舵与四个张开式细弦固定弹翼成45°角配置。当主动发动机工作时,由于迅速地消耗推进剂,使导弹重心后移,此时,靠四个弹翼和舵来平衡重心的变化。编码示踪器发出信号,比陶式导弹的编码信标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使用能力。在导线线管上缠有2000米的导线,其开始段由四根线组成,用以起动发动机及其它内部设备,导线的其余段是单股指令线。1

技术参数质量

|| ||

尺寸

|| ||

射程

|| ||

速度

|| ||

使用操作“比尔”导弹由2~3人操作,一人携带发射制导装置和瞄准具,另外1~2人携带3~4枚导弹。作战时,先支起发射架,再装上瞄准具和筒装导弹,并将发射管的前后塑料堵塞取下,之后,射手即可开始瞄准跟踪目标。一般瞄准点是坦克的炮塔与车身的交点。筒装导弹往发射架上安装简单,与两个卡夹啮合,然后将其滑动到位。

射手可以坐着、蹲着、跪着或直立发射导弹。武器系统只需20秒即可做好发射准备,重装导弹子只需7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