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状况
1995年11月17日由欧洲、美国和日本合作建造的红外空间天文台(ISO)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ISO由有效载荷舱和辅助设备舱组成,前者是一个大型液氦低温箱,内装4台仪器和1个红外望远镜,其冷却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后者装有电子设备。它主要用于在2.5~200 m的红外波段上对太阳系及银河外星系进行“审视”,据说能测量到100km以外冰的温度。ISO果然不负众望,升空后取得大量成果。例如1998年它在靠近银河系中心的一处星云中发现氟化氢分子。这是科学家首次在星云中发现氟化物。它还在垂死的恒星附近、新生的恒星周围、其他星系中以及火星和所有带外行星的大气中发现了水。不过,由于冷却用的液态氦告罄,ISO寿终正寝。2
历史贡献ISO的设计寿命为18个月,而直到1998年4月8日,ISO才因致冷剂耗尽而停止工作,比预期寿命延长了11个月。ISO在太空运行了29个月,得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重大的新发现。
例如,ISO发现在著名河外星系仙女座大星云M31中有一系列以前从未看见过的同心环。这些环是由很冷的一200℃气体和尘埃构成的,新恒星正在这些环里形成。用一般的光学望远镜是无法看到这些环的。ISO观测了距离我们5500光年远的三叶星云M20,发现它的大质量中心星正促进第二代恒星的产生。
ISO最重大的发现还当属由它承担的深空巡天任务所揭示出的现象。深空巡天使用ISO上的红外照相机和光度计,考察了6个天区。它们的观测资料揭示了1000多个非常活跃的星系,在那里有大规模的恒星正在形成之中。其中许多星系已被光学望远镜观测到,但远不如在红外波段明亮,这意味着它们是多尘埃的,可能正在生成大量新恒星。天文学家通过对这些观测资料的分析,相信这些星系是在大约100亿年前诞生的,那时正是所谓的星系形成的黄金年代。3
典型例子赫歇尔红外空间天文台2009年,由 ESA主导研发的赫歇尔红外空间天文台(Herschel)发射升空。赫歇尔红外空间天文台在远红外波段和亚毫米波段工作,特别适合探测处于不同早期演化阶段的大质量恒星的形成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利用赫歇尔红外空间天文台搭载的光电探测阵列相机、频谱仪(PACS.工作波长为70 m、100 m和160 m)和光谱与测光成像接收机(SPIRE,工作波长为250 m、350 m和500 m),联合开展了3个专门针对恒星形成的前沿课题的巡天项目。古德带巡天项目((Gould BeIt Survey Project)对位于古德带上的近邻分子云复合体进行了系统观测;赫歇尔银道面巡天项目(Hi—GAL)分期完成了,对整个银道面的多波段同步巡天探测;大质量OB年轻星天体成像巡天项目(HOBYS)则对3 kpc以内所有已知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进行了无偏的系统观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