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舌尖现象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名字由来

你大概听说过“尤里卡计划”吧,它又称“欧洲技术复兴计划”,是西欧国家为了应付美、日竞争而制订的一项在尖端科学领域内开展高级技术合作的计划,1985年7月由法国总统密特朗所倡议。“尤里卡”一词是希腊文音译,意思是“我知道了”。

据说当年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接受了希耶罗国王关于检验王冠含金纯度的任务,但百思不得其解。当他坐到浴盆里准备好好洗个澡轻松一下时,突然之间他意识到了可以利用浮力来解决问题,这就是后来的浮力定理。当时阿基米德高兴地从浴盆里跳了出来,狂喜地冲到大街上边跑边喊:“尤里卡(我知道了)!尤里卡!”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Aha!经验”。

“AhaI经验”是一种突然而又强烈的所谓顿悟体验,由德国心理学家卡尔·缪勒所命名。它更像一道闪电,在刹那间照亮了思维的陷坑,一切疑难似乎都迎刃而解,随之而来的便是异乎寻常的兴奋与激动,绷紧的神经一下子松弛下来,甜蜜的感觉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一位接受实验的被试者是这样描述这一瞬间的体验的:“噢!我在移动它以前已经看见它。它好像是突然从外边来到我心中的。我觉得绝对不错。好像火焰一闪,我知道我是对的。

另一种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常会遇见的体验是所谓的“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 phenomenon)”,简称TOT,这是一种“几乎就有了”的感受,答案就在嘴边,我们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却没有办法把它说出口,或加以具体的描述。比如当你回忆小学时同桌的姓名或者很久以前穿过的衣服的颜色时,便可能经历如下的体验/它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字的节律可以存在,只是缺乏一定的声音来装饰它。也可能隐约地感觉到点什么,像开首的元音或辅音,在飘忽地引诱着我们。它不停地在你心中跳动,力求以文字来填充。”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舌尖现象的精彩描述。1

舌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例如,有时遇见很熟悉的朋友,却怎么也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弄到自己非常尴尬。

形成现象形成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活动包括编码、储存、检索和解码过程。在记忆过程中,人体的大脑像电脑一样,先将各种外界学习材料自动编成形码、声码和意码,然后,再将这三种码分别放到大脑组织中不同的部位去储存。当我们需要回忆时,大脑便将这三种码分别从不同的部位检索出,解码后再联结出原来的形象、名称和意义。记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记忆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在检索过程中,形、声、意码中某一种码无法检索出或三者检索后无法联结,记忆中的物体就会变成“缺胳膊”或“少大腿”,差这么一点点,就形成了“舌尖现象”。2

编码过程在记忆编码过程中,情景因素也会同时被编进和储存,故在相同的情景中回忆检索会较顺利。而在陌生的环境中检索就会较困难,“舌尖现象”就会较易发生。例如,戏剧演员在熟悉的舞台上表演时会得心应手,而在陌生的舞台上却很容易出现忘记台词现象。又例如,校庆时,要你说出读小学或初中时你的邻桌是哪几位同学,或许你一时想不起来。但如果你回到当时的教室中,在自己原来的座位坐下来,可能会很快记起他们的名字。

考试过程因为自学考试几乎都是在自己陌生的学校和教室中进行,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检索,解码,联结等记忆过程的工作会有所困难,“舌尖现象”会较平时明显增多。大多数考生把它归咎于精神紧张,其实这仅是原因之一。另外重要的原因是情景因素影响记忆检索的缘故。

考试中出现“舌尖现象”时,考生切忌惊慌,否则会造成恶性循环,也无限绞尽脑汁去苦苦思索。这时,可闭上双目,做几下深呼吸,然后想象自己是在平时熟悉的教室中学习的情景,手中仍是那熟悉的书本,仿佛仍听到熟悉的老师在眼前讲课。进入情景的“角色”后再思考,“舌尖现象”就有可能突然被攻克。实在想不出时,可暂时跳过去解答下一题,然后再重复一次或多次。同样道理,这种“情景想象法”也适应于类似考试情景的其他各种“舌尖现象”的解除。

当然,这种“情景想象法”仅是对平常较熟悉的知识出现“舌尖现象”时才有效。如果考生平时不用功,基础太差,考试时任凭你怎样进入“情景角色”,都无法考出好成绩。

“舌尖现象”仅是记忆的一种特殊现象,不属病态,无须为此担心。3

克服方法克服“舌尖现象”的心理小处方:

形成知识网关键在平时要扎实地学好知识,通过形成知识网络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体系,借助理解记忆、多感官记忆,采取及时复习、分散复习、系统复习等方式调动复习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有效的检索体系,在需要运用知识的时候能准确、及时地提取出来。

保持冷静无论平时学习多么认真,总会有些地方学得不是很扎实,特别是处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舌尖现象,这时要保持冷静、放松,可以想一想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

努力回忆如果过一段时间还不能想出答案来,就要努力回忆面临的问题与以往所学的哪些课程、所记的哪些笔记及练习题有关,从而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线索。

转移注意力如果还是不能记起来,就应暂时放下这道题,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题目上,以免耽误太多的时间,也许过一会就能找出答案,更有可能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

联觉研究在舌尖现象的研究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方向是关于联觉的研究。联觉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只不过是人们脑中的多种感知觉交错连接而成,这个意思其实是说,人们在对一个数字进行知觉的过程中会相伴产生颜色的知觉,而对声音的知觉过程中会相伴产生图像的知觉,甚至在对于字词的知觉中产生味觉。刚才提到的最后一种联觉现象是一种很少见的词汇—味觉联觉,这种联觉现象为舌尖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不寻常的方式。Simner和Ward在2006年指出如果在联觉的脑机制的神经交错中将话语知觉转化为味觉,那么或许他们能够在他们回忆单词之前通过舌尖的运动来逐字逐句的“尝出”这些词汇来。而神奇的是有证据表明这种推断的确是事实。

示例Simner和Ward在2006年的实验中通过给6名拥有这种罕见联觉的被试呈现稀有物体的图片来制造舌尖现象,比如一只鸭嘴兽。在几次试验之后,主试可以成功的在联觉过程中诱导舌尖现象的产生。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有词汇—味觉联觉的人在尝试用词组来形容这幅画内容的过程中,的确用他们的舌头感觉到了一些味道。比如有一名被试在试图回忆“响板”这个词时尝到了金枪鱼的味道。为了检验回答的正确性,在实验之后被试被要求将那些与每个词想关联的味道记录下来。这些被记录的味道和那些词汇相匹配,建立词汇—味道的关联。那么是否那些联觉者是杜撰出来的那些味道呢?好的,我们就这个疑问进行检验,主试在一年之后对这些人进行突击的实验重测。那个在一年前报告“响板”词组和金枪鱼味道相联系的被试在一年之后果然还是如此报告的,同样,其他五名联觉者在这次实验中也都表现了他们的味觉与单词之间特殊关系的持续性。Simner和Ward同时指出,这种经验是和我们大多数人所不同的,他们认为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词汇和味觉的联觉能力,但是它还处在潜意识水平之中。

失败例子提取失败的例子其实随手可见。几乎所有的人都曾经在说话时突然想不起某个字眼,这时候旁边的人可能会试着猜测你想用的字眼,并给你提示,假如他们猜对了,你会有一种「是嘛,就是这个字眼。」的感觉。另外一个可能是,当场大家都猜不出来,你也怎么样都想不起来,等事后,无意之间你又想了起来。我们常常忘了一个成语,一个专有名词,或一个几年不见的朋友的名字,事后却又想了起来。能够再想起来,当然表示这些讯息还在我们的记忆系统中,只是我们一时找不到它而已。因此,这些经验都是「提取失败」的例子。

在许多提取失败的例子里,当事人都有一种「明明快想出来了」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想用的字眼或语词已经到了舌尖,就是讲不出来,因此这个现象被称为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phenomenon)。舌尖现象反应了许多记忆上的奥秘,譬如说,研究显示,虽然我们一时想不起某个字眼,却能知道这个字眼的某些特征,譬如它有多长,由那个字母开头等等(Brown & McNeill,1966)。显然,那种「已经到了舌尖」的感觉,是个相当可靠的指标,表示:我确定这个记忆还在那里,我迟早会找到它。

追踪研究Read 与Bruce(1982)曾对舌尖现象做过较长时段的追踪研究。他们给受试者一些演艺人员的照片或口头描述,譬如说,对一位百老汇名演员做这样的描述:「他在百老汇演活了『查理的姑妈』中的查理,但是大家对他最印象深刻的是,他在○○电影中扮演的那个枯瘦的家伙。」在长达三个星期的期间内,实验者对受试者进行了11次的深入测试,并获得了近500个舌尖现象的案例。每当受试者表示,他知道这个照片中的人或描述中的人是谁,只是一时无法说出名字来,实验者就会在下一次追踪测验时,继续测试这个人名(必要的时候,也提供受试者更多的讯息),直到受试者能正确的回忆出来为止。

Read 与Bruce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那些被受试者指为「已经到了舌尖」的人名,平均在1.9天后会被成功地想起来。对那些「还得多想想」的人名,平均于2.7天后想起来。至于那些被认为「不大可能想起来」的人名,则平均于7.2天后想起来。这些数据活生生地描述了一个有趣的记忆现象:我们确实可能将某些记忆保存得很好,却表现得有如忘了它。这种遗忘显然问题出在提取历程,而非收录历程或保存历程。要从庞大的记忆库提取讯息,面临的问题和从庞大的图书馆书库找一本书一样,有许多可能的原因会造成提取失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