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恒星光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恒星光谱,无论是连续谱还是线谱,差异极大。恒星光谱主要取决于恒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因此,恒星光谱类型的差异反映了恒星性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得到不同的分类系统。最常用的恒星光谱分类系统是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于19世纪末提出的,称为哈佛系统。按照这个系统,恒星光谱分为O、B、A、F、G、K、M、R、S、N等类型1,组成如下序列:

各型之间光谱特征是连续过渡的。每个光谱型又分为10个次型,用数字0~9表示,如B0,B1,…B9。哈佛系统是一元分类系统。上述系列从左到右实际上是恒星表面温度逐渐降低的序列。O型星温度最高,约40000K;M型星最低,约3000K。R型与K型相当;N和S型与M型相当。20世纪4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W.W.摩根和P.C.基南等提出一个二元分类系统,称为摩根 -基南系统(MK系统)。MK系统仍采用哈佛系统的光谱型,但增加了光度型。光谱型仍用哈佛系统的符号。光度型分为7级:I——超巨星,Ⅱ——亮巨星,Ⅲ——巨星, Ⅳ——亚巨星,Ⅴ—— 主序星(矮星),Ⅵ——亚矮星,Ⅶ——白矮星。按照MK系统,太阳为G2V型星,表明太阳的光谱型是G2,且是一颗主序星(矮星)。有人尝试三元光谱分类,但尚无完整的结果,未获公认。在天文学,恒星分类是将恒星依照光球温度分门别类,伴随著的是光谱特性、以及随后衍生的各种性质。根据维恩定律可以用温度来测量物体表面的温度,但对距离遥远的恒星是非常困难的。恒星光谱学提供了解决的方法,可以根据光谱的吸收谱线来分类:因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只有特定的谱线会被吸收,所以检视光谱中被吸收的谱线,就可以确定恒星的温度。早期(19世纪末)恒星的光谱由A至P分为16种,是目前使用的光谱的起源。

西奇分类在1860至1870年间,安吉洛·西奇神父为了分辨观察到的恒星光谱,创造了早期的光谱分类法。在1868年,他已经将光谱分为四类:

第一类:白色和蓝色的恒星,光谱有厚重的氢线和金属线。(现在的A类)

第二类:黄色星 - 氢的强度减弱,但是金属线更为明显。(现在的G和K类)

第三类:有宽阔谱线的橘色星。(现在的M类)

第四类:有明显碳带的红色星和碳星。

在1878年,他增加了第五类:

第五类:发射谱线的恒星(f.ex. Be、Bf等)

这种分类法在19世纪的90年代末期由哈佛分类法取代,其余的部分在下述的文章中谈论。

哈佛光谱分类赫罗图的横座标是光谱2的型态,依照温度的顺序由左向右依序为O、B、A、F、G、K、M等类型,是由哈佛大学天文台发展出来的,所以称为哈佛分类法。1894年,哈佛大学天文台开始对恒星光谱作有系统的分类,在安妮·坎农的主持下,经历了40年时间,到1934年共分析了数十万颗恒星的光谱,编纂成10册的亨利·德雷伯星表及其扩充星表,并发展出现在使用的摩根-肯那光谱分类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