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loneliness)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所提及,孤独乃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Jeny de Jong-Giered,1987)。Lttitia Anne Peplau 和Daniel Perlnen(1982)对孤独特征的定义,孤独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大多数人都体验过孤独的痛苦。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心理学家估计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有,这种对孤独感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关注将继续增长。1
界定测量孤独和孤立的含义是不同的。孤独是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的多少和质量好坏的感受。对孤独感的这种界定,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虽然远离人群,生活却感到非常快乐,而一些人尽管被人群所包围,而且经常与他人交往却经历着孤独。有许多新人类抱怨身边没有多少真正的朋友。对这些人来说,与某些人进行坦诚的交往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将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从这个意义讲,孤独是一种个人体验。尽管每个人都会感到孤独,而且孤独感的来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据此,认为孤独感是一种人格特征。有人设计了一些人格量表来测量人们对孤独感的一般感受性。用这个量表对某大学进行测验表明,人际关系问题仍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障碍。2
产生原因有孤独感的人倾向于在社交时对他人和自己给子严厉的,苛刻的评价、许多有孤独感的人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从而使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持久的关系。
环境因素有些环境容易让人感到孤独,比如,孤单的环境,陌生的环境,突变的环境等。
自我意识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建立,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他们很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正因为这样,他们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告诉别人,有一种封闭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又特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孤独感。
缺乏交往人际交往需要真诚、需要热情、也需要技巧。有的人因为没有掌握交往技巧而失去朋友或得罪他人、破坏自己的形象。
情感障碍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障碍常常诱发人际孤独。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与孤独感密切相联的是害羞和恐惧,害羞和恐惧会使人产生逃避行为,从而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到了青年期,少年时代人际关系的特点继续发展着。但青年期人际关系发生着质的变化,主要表现 在从精神上脱离对父母或成人的依赖,新的友伴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协调和适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对成人的抵触和反抗,竞争和对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际关系具有广泛性、自主性、易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等特点。
孤独者因为采用消极的交往方式,并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而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友谊。与这些人交往常常让人感到不愉快,于是他们很难建立有助他们发展社交技能的人际关系。因而难以摆脱孤独。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基本社交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孤独者走出孤独的恶性循环,并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中。这些方案提供一定的希望,即孤独不必陷入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不能自拔。
心理困惑都市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我们在拥挤的人潮中穿行。然而,公交车和地铁上的接踵摩肩、商场和公园里的熙熙攘攘,也让我们生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近年美国心理学家的调查为现代都市人的孤独感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在400名受访者中,百分之百的人自称常感孤独。
“孤独感不是一种简单的心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王俊秀称,它是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是因感到自身与外界隔绝或被外界排斥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孤独感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丁道群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说,人在渴望交往而实际交往情况不佳时容易产生孤独感。
有心理学家把人际落空造成的孤独感分为两种:一种是慢性孤独,多因长期没有获得满意的人际网络而起。自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调查显示61.3%的独生子女“很孤独”;而压力和竞争让上班族整日奔波,无法停下脚步邀上好友倾心畅谈,内心平添许多寂寥;另外,全职太太经常独守空房,更让孤独有机可乘。另一种是转化型孤独,家庭破裂、频繁跳槽和子女单飞都会导致原有社会关系断裂,也让人难逃孤独。
人格因素同样影响都市人对孤独的感知,英国心理学家埃克森认为。人格的一个极端是外向,另一个极端则是内向。“而我们每个人不是偏外向些,就是偏内向些。”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岳晓东说,调查显示,56%的人性格都偏内向。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内向者的兴趣集中在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和行为上。岳晓东指出,内向者对自我世界的过度关注极易引发孤独感。内向的人不喜欢、不习惯表达自己;或常常缺乏勇气,担心自己的想法不受重视或不被肯定,进而选择缄默,因此难免孤独。
极限测试孤独,并非指单独生活或独来独往。一个人独处,也许并不感到孤独,而置身于大庭广众之间,未必就没有孤独感产生。真正的孤独是那种貌合神离,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当然,每一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但并非每个人都能消除孤独感。人本来就害怕孤独。但无论置身于怎样的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还是互无瓜葛。人世就是这样的冷漠无情,所以,都市中流行随身听大概就是为了用平时听惯了的音乐来独自打发处于人群中的孤独吧。那么,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独呢?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为了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可以说,这样就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有点烦躁不安了。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据说,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见大队花栗鼠行进的情景啦,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啦,等等。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一点: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也就是说,人需要打破孤独。但孤独感却时时向我们袭来,人际交往中所出现的孤独感已经成为困扰步履匆匆青年人、成年人的重要因素。
改善方法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孤独感。有孤独感并不可怕。但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而发展成习惯,就会变得性情孤僻古怪,严重的甚至有可能会变成自闭症,这就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了。 以下是克服孤独感的一些方法,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克服自卑由于自卑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不敢与别人接触,从而造成孤独状态。这如同作茧自缚,自卑这层茧不冲破,就难以走出孤独.其实,人与人不可相比,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人都是既一样又不一样.所以,一个人只要自信一点,就会钻了出自织的茧,从而克服孤独。
外界交流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虽然客观上与外界交流造成困难,但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如当你感到孤独时,可翻翻旧日的通讯录,看看你的影集,也可给某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写信。当然与朋友的交往和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到孤独时,要知道,别人也和你一样,需要并能体会到友谊的温暖。
勇于交往与人们相处时感到的孤独,有时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这是因为你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例如,你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由于你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情感中,所以,你在他人热烈的气氛中会感到倍加孤独。因此,在与他人相处时,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你应该懂得温暖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你自己。3
享受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如有些人遇到挫折,心情不好,但又不愿与别人倾诉时,常常会跑到江边或空旷的田野,让大自然的清风尽情地吹拂,心情就会逐渐开朗起来。
总之,驱除孤独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尽力改变自己原来的环境。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的时候,给自己安排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读读书,听听音乐,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等等。每个人都会有孤单的时候,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乃是人生的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