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定时操作和按时发布的投入服务业务的天气预报。1
随着中国当地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政府和广大市民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天气预报的针对性、通俗性和指导性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气象防灾减灾对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千千万万物种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来说,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近年来,各地市气象局围绕上级气象部门事业发展规划和地方服务需求,通过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大力构建“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预报服务业务中相继增加乡镇级精细化预报、2小时临近预报业务、市代县预报等常规性工作,同时开展地方气候和大气环境监测研究,例如将气候分析、热岛效应监测研究、蓝藻水华监测和雷电灾害监测纳入常规业务流程,定期推出相关分析报告等。2
基于对不同尺度天气影响系统发展演变过程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天气学的预报方法依然是预报业务中的重要技术方法;动力诊断预报已成为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是实现气象要素精细定量预报的技术途径。3
气象服务业务流程在常规天气预报产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用户对气象条件的特殊
要求,通过服务系统,加工制作各类专业预报。同时,将常规天气预报、专业预报及指导预报,通过各种媒体,分类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专业用户发布。气象服务流程如下:
1、决策气象服务
(1)了解天气背景和常规天气预报,明确当前决策气象服务重点。
(2)1-2月春运服务期间,定期发布长期趋势预测和中期天气预报,出现大雾、大雪、冰冻、大风、寒潮、强对流天气时,及时发布补充短期预报,并提出合理化的防御工作建议。
(3)3-4月做好倒春寒、春季连阴雨、低温、春季强对流等天气的预报服务,抓住“冷尾暖头”的最佳适播期,及时发布春播期预报。
(4)5月份重点做好降水天气过程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服务。做好汛期气象服务的动员准备工作。定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领导部门发送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天气简报和天气气候分析材料。
(5)6月1日启动决策服务系统,6-7月间做好梅雨期预报和防汛抗灾决策服务是服务重点。定时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领导部门发送长、中、短期天气预报,天气简报和天气气候分析材料。有重大天气过程时,发布重要天气预报和专题气象服务。
(6)7—8月份的高温酷热容易使人产生中暑,高温预测是服务的重点。
(7)9-10月鄂西北多雨易引发汉江秋汛。做好汉江秋汛服务是这段时间的服务重点。 (8)11-12月做好冬季冷空气、寒潮预报服务。 (9)收集气象服务效益和意见,总结分析服务情况。
2、公众气象服务
(1)每日通过天门广播电台、天门电视台、天门日报、天门兴农网等媒体发布气象公告、天气预报,为社会公众服务。
(2)每日06、11、16时将最新的天气预报和各类专项预报,通过“121”天气预报答询电话向公众发布;每日06时30分和16时30分通过气象短信编辑平台将天气预报发送到武汉专业气象台为手机用户服务。
(3)遇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时,通过以上途径不定时向社会发布重要天气消息。 (4)答复公众的天气咨询。
3、专业气象服务
(1)了解各类用户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2)熟悉前72小时专业预报意见。
(3)分析常规天气资料和预报,在服务系统上制作各类专业预报;并分析用户特殊要求修改订正专业、专项预报。
(4)每旬末10、20、30(或31)日向有关专业用户发布下一旬天气预报。 根据季节变化,发布各类指数预报,为专业用户服务。4
影响(1)随着数值预报模式和技术以及综合探测体系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台风业务预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台风路径业务预报水平进展显著,目前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
(2)强对流天气监测、分析和机理研究是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的重要基础。6
(3)现代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基于农业生产与天气的相关性、农事的可选择性和天气预报能力的不断提高,其主要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强调天气预报、农业气象指标和农业气象评价技术的结合,而不仅仅是对农用天气的预报;二是业务涉及面广泛,除了为粮棉油生产服务的传统农用天气预报外,还包括林用、牧用、渔用、设施农业天气预报等;三是预报能力明显提高,对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数量预报已逐步实现精细化;四是主要业务在现代信息技术和业务系统上运行,定量化和客观化水平更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