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好奇心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好奇心本质

本质:

好奇心是动物处于对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属性空白时,本能的想添加此事物的属性的内在心理,如:鸡肉有没有能提供生存能量的属性,可不可以吃。是进化中生存的必备条件,包含动物至少要知道,哪些东西有可以提供能量属性,可以吃,哪些动物属于天敌,有吃我的属性,见到要跑。

好奇心是指喜好新奇性信息的可能性。的确,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好奇心对于创造、创新、发明等的重要性。几乎所有围绕着创造(包括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创造者的个性品质等)进行研究的学者都将好奇心作为创造的基本动力,也将好奇心(以及与此有关的特征,如喜欢复杂事物、容忍混乱等)作为高创造力者的重要的个性品质特征。1

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

动机涉及到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反映人类行为的主动性特征。从个体动机的自发性与目的性看,动机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之分。外在动机由活动之外的目标或奖赏引起,如幼儿对学习活动本身不感兴趣,但是为了赢得父母老师的表扬与奖励而进行学习。内在动机则是“一种不依赖外在报偿便能促成某种行为的东西”。布鲁纳主张在教学中应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使幼儿在学习实践中感到愉快。在他看来,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即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

学习是由经验或者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持久变化及其获得这种变化的过程。学习是知情交融的过程。研究学习过程本身离不开对教学过程的探讨。教学活动虽然以传递认知信息为中介,却离不开教学活动中教师、幼儿以及认知信息中的情感因素。这可以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以及西方教育思想中窥见一斑。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对于治学三种境界的见解,就把好学、乐学作为学习活动的理想境界。明代王守仁认为学习中的愉快情绪体验对于儿童来讲,犹如时雨春风对于花草树木之生长一样重要。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也指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已是不争的事实。爱因斯坦认为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在于他具有狂热的好奇心。创造性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人类最初的好奇心来自于婴儿的探究反射。观察发现,婴儿一旦发现新奇事物,就会用手触摸,用舌头品尝。到了幼儿期,好奇心更加强烈和明显,他们通过感官、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好奇,这种好奇最初是情景性的,如果受到鼓励与强化,就会变成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好奇心对于幼儿之发展,具有莫大作用,幼儿凡对于一切新的东西就产生出好奇心,一好奇就要与新东西相接近”。美国学者希克森特米哈伊在谈到创造性人材的因素——好奇心的重要性时,也明确提出,“通往创造性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他认为,好奇心是需要保护的,也许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奇心,但好奇心能否保持到成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早期生活受到的鼓励。幼儿好奇心很强,这也许与他们知识经验贫乏有关。在他们看来,周围环境中的许多事物都是新奇的,很多都出乎他们的预期,他们想要观察、探索、询问、操作或摆弄这些事物。这些都是好奇心的外在行为表现。如果这些行为能得到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就会逐渐内化为幼儿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缺少环境的鼓励与支持,这些行为会逐渐消退,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冷漠、回避等心理倾向,从而不利于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形成。

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成长需要精心设计学习环境,同时广泛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家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组成学生学习共同体。首先,应创设具有新奇性、变化性与神秘性的物质环境。这种新奇包括了学生少见的、由物质材料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变化带来的新奇性。它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倾向性。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行为变化,并及时提供支持性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水平。

其次,应创设积极的心理环境,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心理氛围是一种情感活动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主要有两种:好奇与焦虑。这两种情绪在性质与过程上是相反的,但它们相互作用,可以共同激发探索或回避行为。教学中应该创设积极的心理氛围,包括自由、民主、积极的情感互动,如教师热情洋溢的讲述、回答、鼓励性评价等言语行为和微笑、点头、凝视、倾听等非言语行为都会对学生的探索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可能会由此产生惊讶、兴趣、微笑、专注、适当的焦虑等情感呼应行为。在这样的情绪互动中,幼儿更多体会到安全、宽容、接纳、信心与勇气,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更能产生好奇心与探索行为。

实施有效的策略

好奇心是一种内在动机,主要由外界刺激物的新异性所唤醒。好奇心也反映了个体的认知需要,主要由外界刺激物与预期的不一致所唤醒。这种唤醒具有情感的力量。不同的个体面对同样的认知信息,会产生不同水平的好奇心,这是由个体对当前认知信息的兴趣、信心与期望不同造成的。好奇心的强度与个体对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有关,与个体的信息缺失产生的不愉快感有关。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创造条件诱发幼儿的奇心,使其从静止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另一方面要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既具有认知性特征,又具有情感性特征,为此,我们提出促进个体好奇心发展的三种策略:好奇陷阱策略、心理匹配策略和开启问题箱策略。

著名科学家都可以说是具有好奇心的人。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也是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爱因斯坦从小比较孤僻喜欢玩罗盘有很强的好奇心。伽利略也是看吊灯摇晃而好奇发现了单摆。

还有爱迪生小时候看母鸡孵鸡蛋自己也尝试孵了一天,这也可以。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这个圆像什么?幼儿园里的孩子讲出了几十种;小学学生讲出十几种;中学生讲出八九种;大学生讲出二三种;社会上的人们(包括局级干部)一种也讲不出,因为不敢讲。

事出夸张。但这不就是我们“通过学习”后的结局吗?越学,越不敢想象,越把自己禁锢在死的知识里,思维越是萎缩,终于成为不敢想不敢说的人,于是被社会称誉为“成熟”。

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把氯气通入海水中提取碘之后,发现剩余的母液中沉积着一层红棕色的液体。他虽然感到奇怪,但并未放在心上,武断地认为这不过是碘的化合物,只在瓶上贴张标签了事。直到以后一位法国科学家证实是新元素溴,李比希才恍然大悟。他因此称这个瓶子为“失误瓶”,以告诫自己。

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农村当“下乡知青”时就对梅森素数产生了好奇心。从此,他就潜心研究这一数学难题。1992年他终于提出了梅森素数分布的猜测,并给出它的精确表达式。后来这项重要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

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有一次,看到一位老婆婆用铁棒在磨砺,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走到那位老婆婆跟前问:“老婆婆,这么粗的铁棒能够磨成针吗?”老婆婆笑着说:“不怕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李白从这句话中得到了很深的体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他变得很努力,最后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好奇带领他走上成功之路。

当然,人的好奇心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唯有健康的好奇心,才能帮你消除无知,让你发现奇迹。而不健康的好奇心则会使你误入歧途。但我们对生活也不能没有好奇心,那样你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当你面对世界不再好奇心时,你不是在变大,而是在变老。风华正茂的我们应该抖擞精神,对生活充满兴趣。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若引诱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或许也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悟出了苯分子的结构,也是他的好奇心使得他对蛇的盘绕卷曲能够进行镇定的观察思考,最终解决了化学界的又一难题。试想,如果没有好奇心,他看到蛇后拨腿就跑,苯分子的环状结构他能够发现吗?

我们熟悉的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在圣诞前夕给他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可是妈妈却说为什么给她买一双樱桃红的袜子,道尔顿并不认为妈妈在和他开玩笑,而是对妈妈的问话产生了极大的疑问,于是跑去问周边的人,发现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外,其余的人都和妈妈一样,说是樱桃红色,道尔顿觉得这件小事真不寻常,他对此事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大。经过认真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弟弟和自己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弟弟和自己都是色盲。

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但他却是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经过他的综合分析,又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约翰·曼森·布朗曾说过:“感谢上帝没有让我的好奇心硬化,好奇心让我渴望知道大大小小的事情,这样的好奇心有如钟表的发条、发电机、喷射机的推进器,它给了我全新的生命。”是啊!好奇心可以引导你走向成功,让你创造一个从来未有的奇迹。

著名科学家都可以说是具有好奇心的人。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也是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爱因斯坦从小比较孤僻喜欢玩罗盘有很强的好奇心。伽利略也是看吊灯摇晃而好奇发现了单摆。2

相关名言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弗朗西斯·培根)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士)

青年的朝气倘已消失,前进不己的好奇心已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穆勒)

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塞缪尔·约翰逊)

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爱因斯坦)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