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遗传性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概念

微生物学上:亲代生物的性状在子代得到表现,亲代生物传递后子代一套实现与其相同性状的遗传信息。

遗传现象一般体现为生物前后代的相似,也就是子代按照亲代所历经的同一过程和方式,把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组织起来,产生类似其亲代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的过程。不论哪一种生物,从最简单的原核生物象病毒和细菌等,到真核生物象各种低等的和高等的动植物,借助于遗传,才能“物生其类’’,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在农业实践上,任何优良的栽培植物和家畜、家禽品种,借助于遗传,也才能继续发挥其稳产高产的作用。1

遗传性与心理发展在个体发育中,一定的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从而体现了一定的遗传特性和特征。因而人的亲代能够繁殖与自己性状类似的子代。人的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都是由遗传而来的。因此遗传论者,极力强调遗传对人的心理发展的作用,把遗传的影响看作心理发展的独一因素。

在人的心理发展中,遗传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它不是唯独的决定性的因素。尽管近代分子生物学有重大的发现,认为基因控制着遗传性状,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但是从 DNA所得到的,并没有什么东西能有效地帮助理解人的本性和人的心理发展。它只是提供了人的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可能性,决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心理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出,遗传、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都是起着一定的作用的。它们是辩证的统一。

只有由遗传而来的可能性,而无适宜的环境和教育;或者,只有环境和教育而无遗传而来的前提,同样,人的心理是无从得到各方面发展的。例如,苏联心理学家Л.С.维果茨基指出:3岁、7 岁、11~12岁是儿童的转变年龄,或者说关键期,以及儿童某些心理发展的成熟期,都受到遗传的影响;而环境和教育,却在这些时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一个人人的发展除了遗传给他的可能性外,主要还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条件、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努力程度,即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性有限。除2%左右的天才与白痴外,一般人之间的差异都是比较小的。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天因素在人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产生影响的大小是变化的,其总趋势是减弱。在婴儿时期,在人体发育过程的质的飞跃阶段,先天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大。但随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潜在的因素部分地逐步转化为现实因素,随着机体成熟度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随着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人的活动水平的提高,先天因素的影响就会相对减弱。2

发生实例1. 遗传性心脏病;

2. 遗传性血液病;

3. 遗传性大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