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人性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词语泛解

**近义词:**人道

**反义词:**兽性

汉典解释1.[humanity]∶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2.[normal human feeling nature]∶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如:不通人性。2

其它解释1.人类天生就具有的为人处事的共同属性。《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 宋欧阳修《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2.人所具有的或应有的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属性。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 杨朔 《印度情思》:“ 赭堡还有象,更通人性。”

3.礼节应酬等习俗。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土宜气序,人性风俗,文字法则,同屈支国 。”

4.恩惠;情谊。《西游记》第十四回:“ 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 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

各学派概念解释社会学定义现代社会学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人性中与生俱来即存在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哲学定义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认为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西方谚语:正因人性本恶,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人性向善,民主是可能的。

人性心理学郭念锋经自1986年至1999年的审慎思考,结合临床案例的对比分析,再对各种心理学理论重新学习,最后认定,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人性”出发,才能摆脱当今临床心理学“各执真理一面”的局限,去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变化以及心理诊断、咨询和矫治等问题。

人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其本质而言,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

(1)它是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

(2)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它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这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3)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启蒙文》定义《启蒙文》中将“人性”定义为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的“本质差别属性”,其实这种“本质差别属性”也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区分开来的原因。

《启蒙文》告诉我们这种区分原因共有四种,即“人性”共有四种。分别是“存在性”——使人与“非存在性宇宙”(或称为“彼岸世界”)区分开来;“生命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一般无生命物质区分开来;“社会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植物和低级“活动性”动物区分开来;“精神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其它“思维性动物”区分开来。因此人是一种具有“存在性”、“生命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物种。

人的这四种属性,决定了人有四种本能,一是“生命本能”,二是“社会认同本能”,三是“自我认同本能”,四是“解脱本能”。

这四种本能对应了人应该有的人生目标分别是”健康“、”成功(社会认同)“、”幸福(自我认同)”、“智慧”。3

人性争论人性善恶的争论所谓人性善恶争论是人类在行为心理上是以利他为本还是以利已为本的争论。人本性是利他还是利已这不仅决定了个体个人的处世待人的态度,还决定了领导者特别是国家统治阶层在制订管理方针政策时是以强行管制为主还是以教育引导为主的趋向。正是由于有“人性本恶”的见解,才有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法治“;正是由于“人性本善”的见解,才有儒家在西汉后推崇的以道德感化为主的”德治“。

在中国古代历代思想家在讨论人性问题时,形成多种派别。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可形成仁、义、礼、智的善性。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性恶》)善性是后天人为的。性无善无恶论,这包括: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4墨家的性“素丝”论,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道家的性“素朴”论,庄子认为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王阳明的心学认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性有善有恶论,这包括先秦世硕等的有善有恶论,汉杨雄的性善恶混论,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论等: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认为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认为人性是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北宋的司马光的人性的先天不等论,司马光认为人生来在人性善恶上就先天不平等,无论圣人还是愚人善恶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会占优势,有些人在恶性上会占优势。4

在外国古代社会中还未有就人性善恶所进行的激烈的争论过程。但西方某些基督教派认为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这种罪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传给一代,永无停止,这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来是来自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为“原罪”,而产生了:贪婪,嫉妒,傲慢,仇恨等“罪性”。(例如:七罪宗)。再因为“罪性”,而产生了,杀盗假见证等,各种“罪行”。(例如:十条诫命)。印度教与佛教都有“业报”与“轮回转世”之说,认为人许多的幸福与苦难都是前世因果报应的结果。

人性本原的争论中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将人性分为天性与后天习得;北宋张载的性二元论,又把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的人性和先验的善恶之分,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有决定意义。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界,有三种典型代表: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强调以人的本能解释人的全部和行为 ,是一种本能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②行为主义走向另一极端,否则天生本能,主张人的一切行为、本性均由后天习得,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及其系统化,是一种反本能论或环境决定论;③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本能决定论又反对习得论,主张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后天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