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具体内容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基于领导者的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与被领导者成熟程度之间的曲线变化关系来研究领导方式的。它强调以领导者对下级的行为来考察其效率。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下级成熟程度提高时,领导行为也需相应地变化,从以工作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关系为主,最后需要重视其自主性。1

如图中,该理论认为,随着从不成熟到走向成熟,领导行为应按下列程序逐步推移:高工作与关系高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高关系低工作与低关系。

第一象限:命令式 (高工作,低关系)。当下级人员的成熟度低时,应该采取命令式的高工作、低关系的领导形态。领导工作要强调有计划、有布置、有监督、有检查;否则,下级人员将感到领导不力,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这对于新职工,知识水平较低、业务能力较差的职工和基层尤为重要。

第二象限:说服式 (高工作,高关系)。当下级人员的成熟度进入初步成熟时,采取任务行为、关系行为并重的说服式领导形态较为适宜。这时,布置工作不仅要说明干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干,以理服人,不搞盲从。

第三象限:参与式 (低工作,高关系)当下级人员更趋成熟时,领导者的任务行为要减少、放松,关系行为要加强,采取参与式。领导者要向下级人员沟通信息,交流感情,吸收下级参与领导,提供情况和建议,改善关系,增强信任感。

第四象限:授权式 (低工作,低关系)。当下级人员成熟度很高,水平很高,工作熟悉,技术熟练时,领导者应采取低工作、低关系的授权式领导,提出任务后,放手让下级去干,充分发挥下级的主观能动性;在下级需要时,可以帮助和支持。否则,过多的关心和支持反而会引起下级的反感,认为上级不放手、不信任,从而挫伤积极性,造成猜疑,影响工作成效。1

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成熟”

在生命周期理论中,成熟度被定义为有成就感,有负责的意愿和能力,有工作经验和受过一定教育等。

年龄是一个成熟的因素,但并非唯一的因素。这里所指的成熟度是指心理的成熟度,而非生理的成熟度。每个人都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在一个企业中的职工成熟度的平均水平也同样有它的发展过程:不成熟——逐步成熟——比较成熟——成熟。在这四个阶段中,领导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随之改变,否则将会影响到领导的效果。2

范例某校校长管理教师分三种情况: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来的教师,他每月交代一次任务,并告诉他们怎样去具体完成。对中年教师,他很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教学工作上喜欢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老教师,除关心他们的身体外,对日常教学工作,校长一概不问。

该校长合理运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青年教师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命令式”布置任务,教给方法。 中年教师已进入比较成熟阶段,校长对他们采取的是“参与式”,经常听取他们意见。老教师已进入很成熟阶段,校长采取的是“授权式”。

评点这个理论,形象地反映领导工作行为和下属的成熟程度的关系,对领导行为有一定指导作用,但是,不能教条地搬用这个理论,在现实的领导过程中,也不一定要求必须沿着这条曲线进行。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员工都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标准,同时也较成熟,随着成熟度的改变,更多的是对归属和被认可、受人尊敬、发挥才能的需求,领导者应考虑到员工的这一变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