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1、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原理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2。
典型案例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3。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
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上面这个实验说明,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自己就会做出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所以称之为“标签效应”。由此推之,当一个孩子老被家长说成笨孩子,他肯定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当一位员工被老板认为是某些方面能力不行,他也肯定会对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有这方面的能力也不会再表现出来了,员工会认为“老板已经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行,自己还表现什么呀”。
员工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管理者并不会像父母那样表现出太多的言语不满。但事实上,对一个人的态度并不一定完全通过言语表现出来,当你对一个人的态度很消极时,即使你不说一句话,对这个人的态度也在你的行为中表露无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体现出那种不认可,而这些非言语的信号就足以给员工贴上标签了。
有些管理者会说:“员工又不是孩子,又不傻,骂他笨他真的就以为自己笨,我骂他没前途他真的就觉得自己没前途。我这样骂他,只是‘激将法’,是想他变得好一点而已。”这样的观点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就有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在“标签效应”中,如果贴的标签不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被贴标签的人也可能由于觉得不公平而产生与所贴标签内容方向相反的行动,也就是说这种“激将法”有时是可行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如果想贴负面的、消极的标签而产生正面的效应,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被贴标签者能够理解所贴标签是客观、公正的;第二,被贴标签者的独立性要比较强。
如果你是位领导者,是否能够反思一下自己对下属的态度呢?那些下属被你贴上了坏的标签,他们的行为在你眼中真的像你预计的那样吗?为了更好的避免这种错误行为或观念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建议在工作中我们要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员工完成目标任务的程度上,而不是把眼光停留在员工身上的缺点,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这是一个不可能或很难改变的事实,你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中做到让他们扬长避短。
应用学习中大多数学生都曾遇到过失败和挫折,这些经历对个人的自信心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几次失败后,有的同学就给自己贴上了消极的标签,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以后再遇到挫折,他们就会认为失败是理所当然的;即使遇到了成功,他们也很难借此机会来提高自信心。
我们该如何利用“标签效应”来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训练。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除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可分解的学习目标和可操作的学习计划外,以下环节不可忽视
按阶段设置暗示语在实施自我暗示前,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积极的暗示语言。这些暗示语言不外乎是一些给自己打气的话,如“我一定行!”、“我能做得更好!”等,但要注意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如果有几门学科比较薄弱,就要按照先易后难来。语文和数学相比,如果数学更难攻克,你可以先从语文下手,暗示自己“我一定能提高作文水平”等;如果你刚学习进行自我暗示训练,可以给自己的目标定低些,如“我很高兴,我今天能记住8个英语单词”。以后逐渐提高,自信心也会水涨船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暗示训练,当你发现自信心有所提高,每天很充实、快乐时,你就该考虑重新设置自我暗示语了。这个阶段的暗示语不必那么具体,但一定要根据你现阶段的状况提出较高要求。暗示语设置好之后,要熟练地背下来,牢记于心。
实施积极的自我暗示当暗示语设置好之后,就要着手准备实施。早上起床,你精神饱满地站在镜子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感受一下自己的状态。如果感觉自己不是很清醒,可以先暗示自己“我感觉很精神,很饱满,状态很好!”而后,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一会,想象那种振奋的感觉由内而外散发出来,自己都感觉到那扩散出的气息了。
下一步,伴随一些体态语(可以握紧拳头,挥舞两下,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大声说出事先想好的鼓励自己的话语,声音一次比一次高。每说一次,你会感觉底气更足一些,感觉内心的自信和力量更充满一些。这样说几遍后,你会感觉心里很畅快,很轻松,很有劲头。每天可以连续说3—5次。
刚开始训练时,需要你的意志进行控制。一旦养成行为习惯,每天早起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去做。你每天的信心也会自然而然保持得很充足,逐渐地你会成为一个自信、向上的人。
把暗示融入学习生活中早上镜子前的自我暗示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不把积极的自我暗示与日常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可能只是镜中月、水中花。因此,非常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大自己对成功的感受,让积极自我暗示落到实处。
有些同学自我评价方式不当,习惯于靠下次考试来证明自己这一段时间努力学习的效果。如果考得好,就认为自己这段时间努力了,成功了;如果考得不如意,就会全盘否定自己近期的付出。
上述做法其实不可取。学习是一个过程,任何结果不过是过程中的一点。因为一点,而否定了大部分,是一种狭隘的评价方式。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从平时学习中积累那种成功、自信的感觉,就会使自己保持一种渴望、充实的心情,而不至于感觉学习那么枯燥无味和难以忍受。
相关实验**〖罗森汉恩实验和“标签效应”〗**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罗森汉恩博士于1972年进行了著名的罗森汉恩实验(后来也被称为“假病人实验”)4。罗森汉恩博士招募了8个人(三女五男)扮演假病人,他们分别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学家,一位儿科医生,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画家,一位家庭主妇。所有的假病人都告诉精神病医院的医生,他们幻听严重。但是除了这个症状以外,他们所有的言行完全正常,并且给问诊者的信息都是真实的(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职业外)。结果,他们8人中有7人被诊断为狂躁抑郁症。被关入精神病医院后,这8个假病人的所有行为都表现正常,不再幻听,也没有任何其他精神病理学上的症状,但是却没有一个假病人被任何一个医护人员识破。当假病人要求出院时,由于他们已经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医护人员都认为这些病人“妄想症”加剧。精神病院的医务人员甚至发明了一些精神病学上的新术语来描述这些假病人的严重“病情”:假病人与人聊天被视为“交谈行为”,他们甚至认为假病人做笔记都是一种精神病病情的新发展,以至于“做笔记”被护士当作病人的病状以“书写行为”记录在他们的病历中。
罗森汉恩的研究有力地揭示了诊断标签的危险性——标签效应:一旦医护人员认定某一个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会把他的一切行为和举止视为反常。其实,有时,“病人”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倒是“医生”的眼力和判断力。这个心理学实验在教育学上的意义是: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坏孩子”“差生”“笨蛋”等符合某个心理条件的标签时,那个标签将掩盖他的所有其他品质,甚至优点。无论那个孩子做什么,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那个孩子“差”“坏”“苯”。人们歧视性的眼光和态度会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向着人们的偏见——标签所指的方向发生偏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标签”态度不及时转变,最坏的结果就会发生:我们对孩子的负面看法(或者说,负面期望)可以变成孩子的自我确定,导致一个当初也许并不坏、并不差的孩子真的会成为一个“差生”或“坏”孩子。
效应预防**〖高**血压患者要防“标签效应”〗
有学者对高血压患者和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不如健康人。所谓生活质量是指平常的不适感、情绪、思维、生活满意度、工作状况、社会支持等,特别是在睡眠和记忆力方面明显不如健康人。
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高血压患者本身疾病造成;另―方面,“标签效应”起了很大作用。人们发现,高血压这一慢性疾病,没有诊断出时,症状并不明显,患者也不感觉很不适。然而,一旦确诊并告之,患者便被贴上“高血压病人”的标签,立即紧张起来,出现头痛、头涨,甚至手脚麻木、睡眠不良、食欲下降等种种不适。如遇到点挫折或烦心事,症状更突出了,并会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标签效应”的结果。
预防和减少“标签效应”的关键是全面正确地认识高血压。高血压并不可怕,初期被诊断为高血压,完全可以通过“非药物疗法”得到控制,如低盐饮食、运动、减肥,良好睡眠、控制脂类食物等。心理上要适应和接纳高血压这一事实,贴上“标签”后也不要惊慌失措。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完全可以战胜它。在心理上把“标签效应”减到最低程度,你将会获得极大裨益。
操作实务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互动的社会活动,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多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如果这些现象得到有效利用,对教育活动的展开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阻碍教育活动的展开,甚至导致教育的失败。本文就心理学中的“标签效应”谈谈其对教育的启示。心理学中,把这种给某人贴上某种“标签”,从而容易导致此人产生与标签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称为“标签效应”。比如说,有的教师对学生期望值太高,而孩子却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成绩总是不尽人意,为此常受到老师的斥责,父母也称自己的孩子是“大笨蛋”、“不是读书的料”,时间长了,孩子便会产生自己确实不行的感受,自信心也就越来越差,学习成绩越来越糟,最后,任意放纵,破罐子破摔。原来“标签效应”就是一种期待效应和暗示效应,明确了其内涵,我们就可以谈谈其对教育的启示。
在学校教育中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针对心理学中的这种“标签效应”,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对一时有缺点和不良行为的孩子进行经常性的贬低和训斥,从而不自觉地给孩子贴上一枚“黑标签”,以至于误导孩子向不良方向发展,最终使“黑标签”变成了谁也不愿意接受的事实。相反,做教师的要尽可能的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大张旗鼓的表扬,也就是有意识的给孩子贴上一枚“红标签”,这也是教育界常说的一句话:“对于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表扬要在课堂上,批评要在办公室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常常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优点,长处,意识到自己按好的“标签”去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久而久之,这枚“红标签”便起到了使孩子强化了好行为,淡化了坏行为的作用,“坏孩子”和“落后分子”也就成了“好孩子”和“积极分子”了。
统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仅在学校教育中会出现“标签效应”,在家庭教育中同样也会出现此效应,而且情况更为严重。在家庭中由于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对于孩子的教育常常出现过急的现象,孩子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就被放大,从而给孩子贴上了“黑标签”。而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相对于家长有更多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更能给孩子以正面的教育。可是一面是反面的教育,一面是正面的教育,这使孩子处于了矛盾的境地,他们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是怎么的人。这不仅不利于孩子向正面的发展,更可能让孩子失去自我统一性,从而贴上更“黑”的标签。因此,要想利用“标签效应”就必须统一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让孩子在不同的场合都能获得相同的“红标签”。此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统一,可能是孩子的“红标签”得到强化,收到好的效果。
社会教育应该提供一个正确舆论导向社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顺利展开有赖于社会教育的支持。同样我们在教育要想有效的利用“标签效应”就必须依赖社会教育。试想如果社会中弥漫着一种歧视问题儿童的气息,即使我们给某个暂时有些小问题的孩子贴上了“红标签”,面对社会环境的压力,我们的“红标签”很快就会失去其作用,甚至被替换成一个“黑标签”。因此社会教育应该提供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人们可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任何一种教育的成功,都有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如果想利用“标签效应”对教育产生促进的作用,同样也离不开这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