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社会刻板印象又称“社会定型”或“社会印刻”。指人们对社会环境中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人们生活在相同或相近的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等背景中,必然具有许多共同点。而同一类对象的这些共同点往往被人们保存在自己的经验里,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沿袭下来。例如,在对人的品质的看法方面,有的人按地理区域划分,认为中国的山东人正直、豪爽,苏杭一带的人机敏、伶俐;也有人按职业划分,认为商人唯利是图,教师文质彬彬,演员浪漫;还有人按国籍划分,认为美国人民主、讲实利,日本人善模仿、进取、有尚武精神,等等。社会刻板印象多半是在资料尚不充分的条件下形成的或间接地类推出来的,虽然在认知过程中不可避免,但是由于缺乏充分依据,常使对其他人或事物的认知评价失于主观、片面。 1
定义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刻板印象的定义是:“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一般来说,生活在同一地域或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总会有一些相似性;同一职业或同一年龄段的人,他们的观念、社会态度和行为也可能比较接近。如在地域方面,人们有英国绅士、美国西部牛仔、原始生活中的非洲人、观念保守的东方人的印象;在职业方面,人们会自然想到教师的文质彬彬、医生的严谨或地质勘探队员的粗放等等;在年龄方面,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喜欢守旧等。人们在认识社会时,会自然地概括这些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固定化,这样便产生了社会刻板印象。
在社会知觉基础上经过加工处理后在记忆中保持下来的对社会对象的主观印象。社会印象近乎普通心理学的表象水平。它与社会知觉不同,是把直观的社会知觉材料经过主体已有社会经验的初步筛选与加工,并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和态度体系中的结果。所以,它是一个带有某种综合与概括的心理过程。从“第一印象”(见“首因效应”)到“社会刻板印象”(见“刻板印象”)无不如此。社会印象的形成不是知觉材料的简单累积,而是多种因素的整合作用。社会知觉材料的多寡与真伪、知觉对象的个人意义、情境因素,特别是人的经验体系,诸如认知主体的传统、习惯、审美情操、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等,都是参与个体把社会知觉素材加工为社会印象的重要相关因素。由于社会印象往往受认知主体的已有经验和所获知觉材料的局限,因此不能反映社会对象的本质。但社会印象一经形成,就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认知。2
产生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类人群的实际情况。所以,利用刻板印象可以简化我们的认识过程,使我们能迅速地适应某种环境。但刻板印象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由于它是固定化的,所以也很难随着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刻板印象往往阻碍人们看到新的现实,接受新的观点,结果导致人们对某类群体的成见。
特征从心理过程来看,刻板印象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对社会上的人群只是过分简单地根据行为特征分类;
第二,在同一社会文化或同一团体中,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第三,由于印象过于笼统,忽略个别差异,或者是基于同一种团体感情,刻板印象多与事实不符,甚至是错误的。
刻板印象的分类多趋向于两种极端,或是偏好、或是偏恶。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大多与知觉者所受的社会教育有关。3
途径我们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社会刻板印象。一种是我们直接与某种人接触,然后将这些人的特征加以概括和固定化。比如,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直接获得关于老干部、工人、教师、知识分子、商贩的印象。另一种是通过间接材料来获得的,如他人的介绍、大众媒介的描述。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为我们塑造了大量的社会刻板印象。我们从电视和其它媒介中,看到了我们不可能实际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并且当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社会时,我们会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的描述。
电视常常有强化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因为电视要利用“刻板印象”来取得大众对它的认同。如果美国西部牛仔不是一个硬汉形象,而是一个温柔且有很好知识艺术修养的男性,人们会觉得很别扭,很难接受。不仅如此,电视还要超越现实生活,塑造更为典型的某类群体的代表,以刺激大众的观赏兴趣。因此,电视中出现的某个群体中的人,绝大多数被赋予了其所属群体的特征。当我们需要依靠电视来了解社会和他人时,当电视表现的这类人群的特征恰恰与现实不符时,刻板印象就会影响我们对社会的认知。比如60年代的美国,参加工作的妇女已超过50%,但在当时出版的获奖小人书中,没有一个妇女有工作或职业,她们全都在家做家务和照料孩子。负责这项研究的伦诺·韦茨曼指出:“媒介所提供的角色模型为儿童提供了他们自己的将来的形象,因而会影响儿童的志向和目标。”伦诺·韦茨曼发现受其影响的女孩子的志向就是要生儿育女,而对自己的其他方面缺少考虑。
其他电视及其他媒介中的刻板印象有许多方面,如:种族与国家(非洲人、阿拉伯人、犹太人、中国人、美国人等),性别(男人或女人),年龄(儿童、青年或老人),职业(政治家、教师、律师等),社会阶层(经济、社会地位高或低)。
种族与国家电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认识种族、国家特征的感性材料,尤其是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1977年,英国、联邦德国、匈牙利和加拿大曾联合调查了四国青少年对外国人的印象,发现在电视的影响下,青少年们对外国人的印象大都是不准确的、片面的和过时的。青少年们接触外国人越少,看电视越多,则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越多。比如,当时欧洲的青少年很少接触前苏联人,对原苏联的文化、艺术、历史等所知甚少。谈起前苏联,英国青少年只会说:“苏联人爱好战争,他们对武器很感兴趣”,“苏联人想进攻美国”,“苏联人喜欢占领其他国家”……研究者发现,青少年对原苏联的印象主要是西方新闻兴趣的反映。谈到中国,匈牙利青少年说:“中国人要发动战争”,“中国人爱打仗”,“如果中国人来了,我们就逃跑”。许多英国青少年不能很好地区别东德和西德,还认为德国就是纳粹。美国从50年代就研究过黑人在电视中的形象,曾提出过两个问题:其一,黑人出现比例极小,只占2%,但实际生活中的比例比这大得多;其二,黑人在电视中主要从事卑微低下的工作。经过民权运动,到70、80年代,黑人在电视(包括黄金时间段)中的比例大大增加了,也可扮演教师或警察。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黑人很少与白人一起在电视中出现,这仍然是种族歧视的表现。目前,我国大量播放国外连续剧、电影,其中不乏陈旧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