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古人没有碘盐,怎么解决大脖子病?

饮食参考
专注于吃的那些事儿。
收藏

大脖子病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常见的疾病,至少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记载。它还有一个专门的字叫“瘿”,“婴”原指女性颈部的贝壳项链,加“疒”指颈部疾病,即大脖子病。

古文中对瘿病的描述颇多,其中一些和现代医学观点不谋而合,令人称奇。

地理环境

古人发现大脖子病和地理环境有关,尤其是在山区最严重,比如秦岭、太行、三峡等。现代科学的观点是,这些地方往往身处内陆,海产品少,且地表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水土碘含量很低。世界上最典型的缺碘地区,例如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和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也是山地。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 地形训》记载,“险阻之气多瘿”。

-西晋《博物志》记载,“山居之民多瘿疾,饮泉水之不流者也”。

-唐代王龟龄在《夔州》一诗中写道,“夔州苦无井,俗瘿殊可怜”。

-宋代范成大的文集中有很多大脖子病的记载,比如“入峡初程风物异,布裙跣妇总垂瘿”,“自东川入峡,路至恭州,便有瘿俗”。

-元代有记载,武当山地区“诸宫观庵,岩居者为瘿所厄”。

水源

古人认为饮用水源可能是大脖子病的元凶之一,这也与现代科学的观点一致。在高水碘地区,即使不吃碘盐也不怎么缺碘。遗憾的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低水碘地区,很容易出现碘缺乏。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记载,“轻水所,多秃与瘿人”。

-西汉的《养生方》记载,“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

-三国时期嵇康的《养生论》记载,“颈处险而瘿,水土之使然也”。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记载,“凡瀑涌漱湍之水,饮之令人有颈疾”。

-晋代陈延之的《小品方》记载,“长安及襄阳蛮人,其饮沙喜瘿”。

-南北朝的郦道元在《水经 沔水注》记载,“盐井,食之令人瘿疾”。

女性

古人还发现,女性似乎更容易得大脖子病。现代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女性更容易罹患甲状腺疾病,尤其是孕妇和乳母的碘缺乏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她们一个人扛着两个人的需要量。在某些强制补碘的国家,例如新西兰,政府还建议孕妇和乳母额外补充碘剂。

-宋代范成大《吴船录》记载,“山水皆有瘴,而水气尤毒,人喜生瘿,妇人尤多”,“峡江水性大恶,饮辄生瘿,妇人尤多”。

-明代王象春《齐音》记载:“女之滨济居者多瘿”,“城东有黑虎泉,俗传是水神,遂有庙祀。泉势冲突,妇女饮之则瘿”。

情绪

古人虽然并不知道激素、内分泌等医学词汇,但他们已经意识到情绪因素和甲状腺疾病的关系。现代医学认为,当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或过度劳累状态时,更容易罹患各种疾病,甲状腺疾病是其中之一。

-宋代陆游《送范舍人还朝》说“常时念此气生瘿”。

-元代杨维桢的《碎玉杯》说“元城老臣怒生瘿”。

-民间也用“脸红脖子粗”来形容生气的状态。现代医学证实,部分甲亢患者确实有易怒的症状,但古人误以为是因为易怒才得大脖子病,实际是本末倒置了。

治疗

古人不仅观察到甲状腺肿,还通过实践发现了海产品,尤其是海藻,能够治疗碘缺乏病。中医典籍中这方面的记载很多。比如《神农本草经》记载,“海藻,主瘿瘤结气”。《疡医大全》的“四海舒郁汤”加了海带、海螵鞘、海蛤粉。

此外,《外台秘要》记载,可以用羊和鹿的靥(yè)治疗瘿疾。靥指脸颊,我猜古人很可能是以形补形,将动物的脖颈部位切下,恰好包括了富集碘元素的甲状腺。

古人也曾尝试手术切除甲状腺肿,但受制于当时的医学水平,这种外科手术成功率低、死亡率高。古时有“十人割瘿十人死”的俗语。宋朝诗人辛弃疾说,“累然颈下瘿,割之命随溃”。

比较成功的治疗还是食疗,比如宋代张杲的《医说》记载,“华亭有一老僧,昔行脚河南管下寺,寺僧僮仆无一不病瘿。时有洛僧共寮,每食取携行苔脯同餐,经数月,僧项赘尽消,若未尝病。寺徒仆叹诃,乃知海崖咸物,能除是疾”。东晋葛洪的《肘后方》中还记载了“海藻酒”治瘿疾的方法:以绢袋盛海藻,用酒浸渍。

现在我们知道大脖子其实是由碘缺乏引起的甲状腺肿,但古时人们并不知道碘元素和甲状腺,没有科学手段去研究流行病和地方病,更没有循证医学的概念。古人通过朴素的观察总结出了地理环境、水源、性别、情绪状态等大脖子病的高危因素,甚至摸索出了用海藻治疗的方法,是不是令人敬佩呢?

冷知识

在电视剧《芈月传》里,有个秦国贵族叫“樗里疾”,此人风趣幽默且足智多谋,但患有大脖子病。秦国人觉得他脖子上的肿块里都是智谋,因此称其为“智囊”。现在说的“智囊团”如果放古代,那就是一排大脖子病,你感受一下。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