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超越性动机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概论大英词典定义

Metamotives 超越性动机

人类在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后受到存在性价值的激发而产生的动机。

定义自我实现的人(即更为成熟、更为完满的人)的定义是:在他们的基本需要已得到适当满足以后,又受到更高层的动机——“超越性动机”(metamotivations)——的驱动。

这就是说,他们具有一种归属感和充实感,他们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有朋友,得到爱的温暖,感受到爱的价值,在生活中有自己的地位和空间。

他们具有理想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如若我们反过来说(亦即用这些基本需要受挫的术语和病理学的术语来表述),那么,自我实现的人也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感到焦虑、空虚和孤寂,也不会有自卑或卑微等不健全的感情的人。1

来源这个词汇来自于人本心理学。

人本心理学是 当代西方新崛起的一个颇有影响的 心理学派,其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 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 的人本心理学猛烈地冲击着当代西 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因而被称为 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思潮”(弗洛伊 德的精神分析学为“第一思潮”,华 生的行为主义为“第二思潮”)。西方 论者认为,它是继弗洛伊德和华生 之后人类了解自身过程中的又一块 里程碑。

人本心理学派既指责行为主义 仅把人视为一套“S—R”(刺激一反 应)模式的决定论思想,又指责心理 分析学派混淆人和动物的区别,仅 把着眼点落在人的病态心理上的悲 观论调。他们认为,人有独特的意 识水平,这是一个清醒的、自由的和 整体性的存在,既有选择的自由,又 能一经确定目标就终生为之奋斗。 因此,人的存在不仅是生物性的,也 不是病态的;从总体上看,人是健康 的存在。马斯洛第一次把 “自我实 现的人”和“人类潜力”的概念引入 心理学范畴,主张心理学应把落眼 点转移到健康人的心理,为人格的 健康指出一条出路。他认为,自我 实现的人是人类的最好典范,是“不 断发展的一小部分”。他们精神健 全,能充分开拓并运用自己的天赋、 能力、潜力。他们在人的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亲属关系和 爱的需要等)得到满足之后,又受到 更高级的需要即超越性需要(个人 责任、意志自由、探求真理、美的创 造和欣赏等)的驱动。对高级需要 (超越性需要)的追求是他们自我实 现的最大内动力。

人本心理学美学一反弗洛伊德 心理分析美学的悲观沉闷论调,把 审美活动看作健康人在整个自我实 现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看作 是一种超越性的需要。马斯洛以“高 峰体验”的概念来描述获得超越性 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审美境界。所 谓“高峰体验”,就是人们在达到最 高层次——超越性动机层次时的最 佳心理状态:向往、献身、追求、钟爱、 羡慕、赞美、尊敬、沉迷、入胜等。它 是与存在价值融合后获得的最高愉 悦,使人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落 魄,仿佛“突然步入了天堂,实现了 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高峰体验 是人类一种普通经验,最易在审美 中产生,但又不限于艺术和审美领 域:“几乎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人们 臻于完善,实现希望,达到满足,诸 事顺心,便可随时产生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的获得需要一个基本必要 的条件,即必须有某种“同型的动 力”在起作用。“感知者必须与被 感知的对象彼此契合”,灵犀相通, “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 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 美”,所以,如果人们自己具有统一 和谐的心理状态,就易于觉察到外 在世界的和谐统一,而外在世界的 和谐、美好、公正也会影响我们的心 灵,使之美丽。2

从总体上看,人本心理美学是 一种比较进步向上的美学。但不能 笼统理解“自我实现”这一概念,而 应对其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因为 它在不同时代和社会有着不同的内 容和审美情调。人本心理美学所宣 扬的“高峰体验”,缺少的正是对于 其具体的、历史的内容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