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亦称“感觉主义”。一种认为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甚至是知识的最终来源和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的哲学理论。在承认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前提下,由于对感觉的进一步的不同解释,便形成了两种明显不同的感觉论。
一种认为,虽然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但它不是知识的最终来源,知识的最终来源是客观事物,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的感觉论。哲学史上的伊壁鸠鲁、洛克、狄德罗等人持这种观点。
另一种是唯心主义的感觉论,它不仅认为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而且认为感觉是知识的最终来源,甚至认为感觉是构成世界的终极的和不可还原的要素,其他事物都是由感觉构成的。贝克莱、休谟等人,持这种观点,马赫把这种观点发展为“中立一元论”。
中立一元论是一种现代哲学的感觉论,它与传统的感觉论的区别在于:传统感觉论非常明确地把感觉看成是精神性的存在,中立一元论则把感觉解释为一种既不同于精神,又不同于物质的中立的存在。 2
发展感觉论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久远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普罗泰戈拉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曾提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和起源的观点。中世纪哲学家中曾流行“凡是在理智中的,没有不是已经先在感觉中的”这一感觉论原则。
17世纪以来,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经验观察和科学实验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和意义日益重要,F.培根、T.霍布斯在唯物主义立场上强调人类认识起源于感觉和经验,J.洛克对此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洛克批判天赋观念论,提出白板说,论证了“白板”一样的心灵如何在感觉、反省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复杂的观念和系统的知识。
18世纪法国哲学家C.A.爱尔维修、P.-H.D.霍尔巴赫等人沿着唯物主义方向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感觉论。而G.巴克莱和D.休谟则歪曲感觉的本性,把感觉论引向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巴克莱认为感觉依存于精神实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感觉观念的集合,感觉是构成世界的唯一实在。休谟不仅把印象即感觉,当成人类认识的出发点,而且把它说成是人类认识的唯一对象,认为人类绝不能越过感官印象而认识它之外的任何事物,印象之外是否有作为其源泉的客观实在是不可知的。
19世纪以后,唯心主义的感觉论在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新实在论等哲学流派中得到继承。
缺陷所在感觉论不了解感性和理性的辩证关系,轻视了理性认识,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感觉论者往往步入歧途,达不到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
感觉论片面夸大和强调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轻视贬低认识的理性阶段,因此达不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认识。由于感觉和经验在认识论上是同一阶段的认识形式,两者都是人们在同事物接触中直接产生的,因此感觉论往往同经验论联系在一起,有时作为经验论的同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