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放线菌属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放线菌属定义

放线菌科 属无芽孢、无运动性、非抗酸性、呈分枝状或棍棒状的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菌体大小0.6×(3~4)微米,糖类发酵产酸不产气,不形成吲哚,无尿素酶,厌氧或兼性厌氧,二氧化碳能促进生长。有5个种,其中对人和动物致病的主要是伊氏放线菌和牛放线菌(见表)。1

放线菌属特性生物学特性革兰染色阳性,非抗酸性丝状菌,菌丝细长无分隔,有分枝,直径0 . 5-0. 8μm 。放线菌以裂殖方式繁
殖,培养比较困难。在患者的病灶和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 称硫黄颗粒, 是放线菌在病变
中形成的菌落。压片后镜检可见菌丝末端膨大呈桲状、放射状,形似菊花,故将该菌称为放线菌。用革兰
染色,菊花形中央部位的菌丝为阳性,四周菌丝末端膨大部分为阴性。21

致病性与免疫性放线菌大多寄居于人和动物口腔、上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属千正常菌群。当机体抵抗力降低、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口腔黏膜受损时,可致内源性感染, 引起放线菌病。放线菌病是一种软组织的化
脓性炎症,若无继发感染,多呈慢性肉芽肿,好发于面颈部, 也可进人胃肠道和肺部,引起相应感染。
放线菌病患者血中可找到多种抗体,但这些抗体既无诊断意义,对机体也无保护作用。机体对放线菌的免疫主要靠细胞免疫。1

微生物学检查放线菌病最主要和最简单的检查方法是在标本中寻找有无硫获颗粒。取颗粒制成压片后,在显微镜下检查是否有菊花状排列的菌丝。必要时取脓、痰标本作厌氧培养,放线菌生长缓慢,常需培养2 周以上,才可见菌落生长。亦可取活组织切片染色检查。1

防治原则
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疾病。对于脓肿与疫管应进行外科清创,同时配合应用大剂蜇抗生素治
疗,首选青徙素,亦可用红霸素、林可将素和磺胺类药物。1

放线菌属代表放线菌属(Actinomyces)有35个种,常见的有衣氏放线菌、牛型放线菌、内氏放线菌、黏液 放线菌和龋齿放线菌等,其中对人致病性较强的为衣氏放线菌。3

衣氏放线菌属在病灶和脓样物质中形成硫磺样颗粒,菌体多呈菊花状排列,用苏木紫伊红染色,菌体呈紫色,棒状末端为红色,人工培养较困难(见彩图)。专性厌氧,在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上35~37℃培养7~14天后,形成直径0.5~3毫米的粗糙型不规则菌落。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60%。一般为内源性感染,当局部抵抗力降低或全身免疫力受抑制而又有局部损伤时,易诱发以慢性脓肿和多发性瘘管为特征的放线菌病。所形成的抗体可与分枝杆菌、棒状杆菌有交叉反应。可用磺胺、青霉素和四环素等治疗。23

牛放线菌专性厌氧菌。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63%。寄生于动物和人的消化道中,特别是口腔、咽部和扁桃体,还未在自然界发现。其在口颊、齿龈等部位发生损伤时侵入组织内,引起放线菌病(化脓、肉牙肿、骨质糜烂等,可转移至肝、肺)。本菌因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多种形态。在病灶脓液中形成淡黄色硫磺样颗粒,用载玻片压碎进行镜检时,发现其中心系由革兰氏阳性的分枝菌丝和一些短杆状或球状的菌体组成,四周为呈放射状排列的革兰氏阴性棍棒状菌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