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环境影响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定义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杜会和经济的效应。2

环境影响的概念包括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两个层次,既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即认识和评价人类活动使环境发生或将发生哪些变化,又强调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反作用,即认识和评价这些变化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是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的手段是基础和前提条件;而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是为了制定出缓和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改善生活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保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分类环境影响分类包括:

①按影响的来源,可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直接影响与人类的活动同时同地;间接影响在时间上推迟、在空间上较远,但在可合理预见的范围内;累积影响是指一项活动的过去、现在及可以预见的将来的影响其有累积效应,或多项活动对同地区可能叠加的影响。1

②按影响的效果,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是指对人群健康、社 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不利影响是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需注意的是,不利与有利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不同的个人、团体、组织等由于价值观念、利益需要的不同,对同一环境变化的评价会不尽相同,导致同一环境变化可能产生不同的环境影响。因此,关于 环境影响的有利和不利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经常需要认真考虑、调研和权衡的问题。

③按影响的程度,可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可恢复影响是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可逐渐恢复到以前面貌的影响。如油轮发生泄油事件后可造成大面积海域污染,但在人为努力和环境自净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又恢复到污染以前的状态,这是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是指造成环境的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不能恢复的影响。一般认为,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可恢复的;超出了环境承载力范围,则为不可恢复影响。另外,环境影响还可以按时间效应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按空间效应分为地方、区域影响或国家、全球影响。1

④环境影响按建设项目的不同阶段可划分为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和服务期满后影响。

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是指建设项目在开发、建设、施工期间产生的环境影响。它包括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运输、装卸、贮存等过程产生的影响;施工场地产生的扬尘、施工污水、 施工噪声的影响;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的改变影响;拆迁移民等对社会文化经济产生的影响。

建设项目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是指建设项目建设竣工后,投入正常运行、正常生产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该阶段的环境影响往往持续时间长,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也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点。

建设项目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是指建设项目使用寿命期结束,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或残留污染源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影响。如采矿、油田开发服务期满后,对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植被、景观和生态资源产生的影响。1

另外,环境影响还可分为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地方、区域影响或国家和全球影响;大 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土壤环境影响、海洋环境影响等。2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包括影响预防、影响最小化及对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修复补救三方面的内容:

①预防对策和措施可从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建议发布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划定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设定环境准人条件、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顶案等方面提出。

②影响最小化对策和措施可从环境保护甚础设施和污染控制设施建设方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等方面提出。

③修复补救措施主要包括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补偿、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与资源替代等措施。 如果规划方案中包含具体的建设项目,那么还应针对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特征,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并依据本规划环境形响评价的主要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环境准rui入(包括选址或选线、规模、清洁生产水平、节能减排、总量控制和生态保护要求等)、污染防治措施建设和环境管理等要求。同时,在充分考虑规划编制时设定的某些资源、环境基础条件随区域发展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出建设项目环境影晌评价内容的具体简化建议。3

环境影响项目分类管理对于建设项目,根据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下列规定对其实行环境保护分类管理:

①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这类项目要做全面、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此类项目包括:原料、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多、 数量大或毒性大、难以在环境中降解的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结构重大变化、重要生态功能改变或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的建设项目,可能对脆弱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或可能引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建设项目,容易引起跨行政区环境影响纠纷的建设项目.所有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建设等区域性开发活动或建设项目。

②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这类项目要做专项的环境影响评价。此类项目包括: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建设项目;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影响,但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基本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

③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很小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此类项目包括:基本不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恶臭、嗓声、热污染、放射性、电磁波等不利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基本不改变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不改变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对于规划,应根据规划的性质进行分类管理: ①应该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与开发利用规划,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 ②应该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 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4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清单法清单法又称为核查表法。 早在1971年有专家提出了将可能受开发方案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通过核查在一张表上一一列出的识别方法,亦称“列表清单法”或“一览表法”。该法虽是较早发展起来的方法,但现在还在普遍使用,并有多种形式。 (1)简单型清单。仅是一个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表,不做其他说明,可做定性的环境影响识别分析,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2)描述型清单。与简单型清单相比,描述型清单增加了环境因子如何度量的准则。 (3)分级型清单。在描述型清单基础上又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级。 环境影响识别常用的是描述型清单。 目前有两种类型的描述型清单。比较流行的是环境资源分类清单,即对受影响的环境因素(环境资源)先作简单的划分,以突出有价值的环境因子。通过环境影响识别,将具有显著性影响的环境因子作为后续评价的主要内容。该类清单已按工业类、能源类、水利工程类、交通类、农业工程、森林资源、市政工程等编制了主要环境影响识别表,在世界银行《环境评价资源手册》等文件中均可查获。这些编制成册的环境影响识别表可供具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时参考。

另一类描述型清单即是传统的问卷式清单。在清单中仔细地列出有关“项目——环境影响”要询问的问题,针对项目的各项“活动”和环境影响进行询问。答案可以是 “有”或“没有”。如果回答为有影响,则在表中的注解栏说明影响的程度、发生影响的条件以及环境影响的方式,而不是简单地回答某项活动将产生某种影响。5

矩阵法矩阵法由清单法发展而来,不仅具有影响识别功能,还有影响综合分析评价功能。它将清单中所列内容系统加以排列。把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和受影响的环境要素组成一个矩阵,在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和环境影响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因果关系,以定性或半定量的方式说明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

该类方法主要有相关矩阵法和迭代矩阵法两种。

在环境影响识别中,一般采用相关矩阵法。即通过系统地列出拟建项目各阶段的各项“活动”,以及可能受拟建项目各项“活动”影响的环境要素,构造矩阵确定各项“活动”和环境要素及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

如果认为某项“活动”可能对某一环境要素产生影响,则在矩阵相应交叉的格点将环境影响标注出来。,可以将各项“活动”对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如三个等级或五个等级。 为了反映各个环境要素在环境中的重要性的不同,通常还采用加权的方法,对不同的环境要素赋不同的权重。 可以通过各种符号来表示环境影响的各种属性。5

其他识别方法具有环境影响识别功能的方法还有叠图法(包括手工叠图法和GIS支持下的叠图法)和影响网络法。

叠图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包括通过应用一系列的环境、资源图件叠置来识别、预测环境影响,标示环境要素、不同区域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表征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环境要素的影响。 叠图法用于涉及地理空间较大的建设项目,如“线型”影响项目(公路、铁道、 管道等)和区域开发项目。

网络法是采用因果关系分析网络来解释和描述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和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除了具有相关矩阵法的功能外,还可识别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5

意义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探究日益恶化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成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议题,从人口规模与技术水平的单因素争论拓展到文化背景、政府类型和消费观念等多因素论的讨论,在横向上从宏观社会到微观个体层次的解释,最终形成经典的环境影响的IPAT模型,IPAT模型的发展演变表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逐渐从悲观的"零和"冲突走向协调发展的路径,有利于探索更加有效的举措应对全球复杂而严峻的环境问题,同时对新常态下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6

人口数量是当前环境影响的一个主要驱动因子,环境影响与人口数量近同比例变化,富裕程度或现代化程度增加也将加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