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鹦鹉(学名:Coracopsis vasa)全身棕黑色,长相酷似乌鸦和鸽子综合体的鹦鹉,有些地方竟然和远古时代的恐龙和爬虫类很类似。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毛。晚成雏。主要栖息地是干燥及半干燥的地区,热带的低纬度森林地带,充满棘丛和树木的平原、以及松木山林区。主要的食物为种子、浆果、水果、坚果、昆虫以及其幼虫等,通常成对活动,繁殖期聚小群,分布于科摩罗和马达加斯加群岛。
外形特征马岛鹦鹉体长依照不同亚种为45~50厘米,平均体重约480克。这种鹦鹉鸟体为棕黑色,背部带有浅灰色;尾巴内侧覆羽为灰色,并带有不同程度的黑色于羽轴上,尾羽中间带有暗色的条状;眼睛附近有一圈灰色,鸟喙灰白色,换羽之后变为浅灰色;虹膜深棕色。幼鸟的体色偏棕色,鸟喙灰色,虹膜黑色。
幼鸟类似成鸟,但具有更多的棕色羽毛,腹部处有栗褐色。鸟喙灰色,眼先和环眼裸皮浅灰色。1
栖息环境马岛鹦鹉主要栖息于树木茂密的林区、热带草原地区;有时候也会前往农耕区以及果园觅食活动。2
生活习性在繁殖季大多会组成小群体活动,有时候也会聚集庞大数量的族群于栖息的树木附近,相当吵杂并且显而易见;在明亮的月光照耀的夜晚也相当活耀,个性并不十分怕生,可以在有限的距离内接近观察;它们飞行的模样相当吃力,会平直的拍动翅膀,看起来类似乌鸦一般;有时候也会到地面上觅食,偶尔会和欧掠鸟以及鹎科鸣鸟一起群聚活动。主要以种子、浆果、水果、坚果等为食;会定期前往农耕区,觅食谷类作物和玉米等,偶尔会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
马岛鹦鹉个性温驯,和非洲的大部分鹦鹉一样,平时相当安静,但是接近繁殖期则会有些吵杂。随着繁殖期的渐渐接近,雌鸟的羽色会从原来的灰色变为浅棕色,推估这是因为雌鸟的油脂腺所分泌的化学成分有所改变的缘故。最特别的是,到了繁殖期,雌鸟头部的羽毛会渐渐脱落,到最后变成像兀鹰一样无毛,脸部也会变为橙黄色。大部分的雄鸟在繁殖期都会比较具有侵略性,马岛鹦鹉则是雌鸟会变的十分凶悍,如果雌鸟认为雄鸟没有善尽配偶的义务,它们会残酷无情的追逐攻击雄鸟,直到雄鸟屈服在雌威之下为止。由于马岛鹦鹉的雌鸟实在太过强势,在繁殖期的雄鸟受伤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因此许多繁殖者想出了解决方案,将一只雌鸟和两只雄鸟配对,避免某只雄鸟严重受伤;也有的繁殖者在鸟舍两头都挂上巢箱,并且在非繁殖期将公雌鸟分开,免的发生血腥场面。
繁殖方式马岛鹦鹉的雄鸟也十分特殊,一般的鹦鹉并没有外生殖器,但是马岛鹦鹉在交配时会伸出它们粉红色的生殖器官,藉以固定并紧扣住雌鸟的泄殖腔,这点和爬虫类的生殖习性非常相似。此外,马岛鹦鹉也和一般的鹦鹉的孵化育雏习性不同,它们会将卵和雏鸟埋在巢箱内的筑巢材料中,就像许多爬虫类(例如鳄鱼、蛇、蜥蜴等)一样的等待孵化。因此它们的孵化期只需短短的15-18天,幼鸟7周羽毛就可以长成;另外一点相当特殊的就是,马岛鹦鹉不仅会洗水浴、连泥沙浴和日光浴也酷爱,堪称为鹦鹉中的活化石。
马岛鹦鹉在野外的繁殖季为10月到12月,会寻找枯死树洞或是空心树干为筑巢地点,有时候一棵树会有好几对鸟一起繁殖;人工豢养下的马岛鹦鹉一次会产下2到5枚卵,雌鸟在产卵前的3到4周就会开始掉落头部的羽毛,可以提供30×30×180厘米的厚木巢箱。孵化期15到18天,幼鸟羽毛长成49天。雄鸟的鸟喙在幼鸟孵化后,又会变回深色。2
亚种分化1.马岛鹦鹉指名亚种Coracopsisvasavasa
2.马岛鹦鹉德鲁哈亚种Coracopsisvasadrouhardi
3.马岛鹦鹉科摩罗群岛亚种Coracopsisvasacomorensis3
种群现状种群处于平衡状态。4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4
注:马岛鹦鹉图册网址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丹宁 - 教授 -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