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学Ⅰ期临床试验联盟是致力于肿瘤学早期临床研究的合作组织。在2017年,Ⅰ期联盟在其年度报告中对中国抗肿瘤药物的早期临床研发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报告全文发表在《柳叶刀·肿瘤》杂志。
近日,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牵头,联合多家医院,Ⅰ期联盟再次对中国大陆2018年肿瘤学Ⅰ期临床试验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并与2017年的数据进行纵向对比,撰写了2018年中国肿瘤学Ⅰ期临床试验年度报告。(J Hema & Onco.5月13日在线版)
张力 教授
沈琳 教授
中国大陆Ⅰ期临床试验数量增加102%2018年的报告围绕临床试验规模、肿瘤药物类型、癌种、研究机构数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对中国早期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格局进行纵向分析,并为肿瘤药物研发的未来策略提供启示。
首先,在Ⅰ期试验规模上,在经历了一年的改革之后,中国大陆的Ⅰ期临床试验数量增加了102%,Ⅰ期阶段的药物数量增加了85%。2018年的364项Ⅰ期研究共评估了312个药物,对患者志愿者的需求量相比2017年增加了两倍(7133 与20 212)。首次人体试验(FIH)的占比也从9%(16/180)增加至15%(53/364)。
免疫治疗最热门就治疗策略而言,肿瘤免疫治疗已超过靶向治疗,成为中国肿瘤药物研发中最热门的策略。其中,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抗体是增长最快的领域。
2018年的Ⅰ期阶段细胞疗法数量达到111个(2017年5个)。细胞疗法的类型从单一类别的CAR-T扩展到了六种类别,包括CAR-T、自体循环T细胞、NK细胞衍生疗法、TCR-T、工程T细胞和肿瘤浸润T细胞。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另一个新兴领域,2018年处于Ⅰ期阶段的BsAb共有13个。
从靶点上看,CD19和PD-1/PD-L1赛道略显拥挤。Ⅰ期阶段的相关项目从2017年的28个增加到2018年的64个,CD19超过了PD-1成为最热门的靶标。在37个CD19靶向疗法中,97%(36个)是CD19 CAR-T疗法。而Ⅰ期阶段的PD-1/PD-L1药物从2017年的27个增加到2018年的49个,其中44个是单克隆抗体。
在研究的肿瘤类型方面,在2018年,抗肿瘤药物Ⅰ期试验涉及更多类型的肿瘤,最热门的5个癌种依次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细胞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7年,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试验数量增加了270%。同时,也有更多的Ⅰ期试验是针对中国特色癌种。目前缺乏有效疗法的恶性肿瘤也开始引起更多关注(如,胰腺癌)。
从“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与试验数量增长的趋势一致,参与肿瘤药Ⅰ期研究的机构数量也显著增加,并显示出更加均衡的地理分布。尽管大多数Ⅰ期临床试验仍集中于北京、上海和广州,但这一比例已经从2017年的73%(131/180)下降至65%(236/364)。此外,Ⅰ期临床试验的规模已从小型的“单中心”研究逐步发展为”寡中心”(2~4个中心,32项)或多中心研究(≥5个中心,8项)。
在2018年,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在抗肿瘤药物的早期研发开始中发挥更大作用。2018年的364项肿瘤药Ⅰ期临床试验中,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达到了26%(96项),2017年这个数字为5项,提示在肿瘤免疫治疗时代,生物医药公司与监管机构对研究者发起的Ⅰ期研究抱有更宽松的态度。
联合用药已成为未来趋势2018年度的Ⅰ期肿瘤药临床试验中,14.3%(52/364)为联合疗法试验,评估了34种联合用药策略,覆盖17种恶性肿瘤。这些试验中有50%(26/52)包含至少1种免疫治疗药物,其中77%(20/26)是抗PD-1/PD-L1抗体。此外,在这些联合试验中有25%(13/52)涉及两种以上新型药物,这个比例高于2017年的9%,也高于免疫治疗试验全球分析报告的4%(49/1105)。
中国的Ⅰ期肿瘤药临床试验在多个方面都有了显著增长,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临床需求巨大的中国特色癌种,Ⅰ期研究和探索性研究的数量大大增加。
但是,缺乏原创性新药、未参与全球多中心Ⅰ期研究,缺少对涉及多个新药的联合治疗试验的更全面监管,均是中国抗肿瘤新药早期研发目前依然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