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原变种孝顺竹竿高4-7米,直径1.5-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节间长30-50厘米,幼时薄被白蜡粉,并于上半部被棕色至暗棕色小刺毛,后者在近节以下部分尤其较为密集,老时则光滑无毛,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分枝自竿基部第二或第三节即开始,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稍较粗长。竿箨幼时薄被白蜡粉,早落;箨鞘呈梯形,背面无毛,先端稍向外缘一侧倾斜,呈不对称的拱形;箨耳极微小以至不明显,边缘有少许繸毛;箨舌高1-1.5毫米,边缘呈不规则的短齿裂;箨片直立,易脱落,狭三角形,背面散生暗棕色脱落性小刺毛,腹面粗糙,先端渐尖,基部宽度约与箨鞘先端近相等。末级小枝具5-12叶;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叶耳肾形,边缘具波曲状细长繸毛;叶舌圆拱形,高0.5毫米,边缘微齿裂;叶片线形,长5-16厘米,宽7-16毫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粗糙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枝簇生于花枝各节,并在基部托有鞘状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6厘米;先出叶长3.5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具芽苞片通常1或2片,卵形至狭卵形,长4-7.5毫米,无毛,具9-13脉,先端钝或急尖;小穗含小花(3)5-13朵,中间小花为两性;小穗轴节间形扁,长4-4.5毫米,无毛;颖不存在;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长18毫米,无毛,具19-21脉,先端急尖;内稃线形,长14-16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脊间6脉,脊外有一边具4脉,另一边具3脉,先端两侧各伸出1被毛的细长尖头,顶端近截平而边缘被短纤毛;鳞被中两侧的2片呈半卵形,长2.5-3毫米,后方的1片细长披针形,长3-5毫米,边缘无毛;花丝长8-10毫米,花药紫色,长6毫米,先端具一簇白色画笔状毛;子房卵球形,长约1毫米,顶端增粗而被短硬毛,基部具一长约1毫米的子房柄,柱头3或其数目有变化,直接从子房顶端伸出,长5毫米,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1
凤凰竹与观音竹 B. multiplex var. rivierorum R. Maire 相似,与原变种的区别为植株较高大,高3-6米,竿中空,小枝稍下弯,具9-13叶,叶片长3.3-6.5厘米,宽4-7毫米。2
生长环境凤尾竹为常绿丛生灌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度。 3
分布范围原产我国,华东、华南、西南以至台湾、香港均有栽培。1
栽培技术繁殖技术凤尾竹主要采用分株法进行繁殖。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2—3月)结合换盆时进行。分株时将生长过密的株丛,从盆中倒出,从根茎处用刀切开,另行上盆。注意不要伤根。切分时至少要让每个笋芽都带有一枝老竹,并尽量保留须根,以期保证成活。新分的植株要栽在大小适中的盆内,培以沃土,注意灌水,保持湿润,置于半阴处养护,笋芽将迅速成长。3
盆栽方法凤尾竹应在春暖后进行上盆,把丛生的竹子挖出,每7~8根为一丛,留基部10厘米左右,剪除上部枝条,分别栽于泥盆。凤尾竹耐寒力稍差,冬季应移入室内保暖。夏季则不宜曝晒,需放在荫棚下养护。生长旺盛时期应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忌积水,以免造成烂根。每年生长时期还需追施2—3次肥料,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同时应短截生长过长的枝杆。3
病虫害防治凤尾竹常发生叶枯病和锈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叶枯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锈病。虫害有介壳虫和蚜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3
主要价值风尾竹为丛生型竹子,固定在原地生长,不致蔓延成片,适于在庭院中墙隅、屋角、门旁配植,幽雅别致。植株较小的凤尾竹可栽植于花台上,也可制作竹类盆景,同时也栽于寺庙庭园中。在南方地区,风尾竹也常作为低矮绿篱的配植材料广泛应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