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乌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geei):头体长49-72厘米,尾长71-94厘米,体重9.5-12千克。长有很浓密的金色至鲜奶白色的毛,面部黑色,尾巴很长,达50厘米。它们大部份时间都是在树上,在跳跃时以尾巴来平衡身体。在雨季,它们会喝叶子上的水。主要是草食性的,吃果实、叶子、种子、芽及花朵。
是生活在印度阿萨姆邦及不丹黑山山脚一种猴子。是濒危的灵长类。一直以来,居于喜玛拉雅山的金色乌叶猴很罕见,科学界最早是于1950年代才知道它们的存在。
形态特征金色乌叶猴头体长49-72厘米,尾长71-94厘米,体重9.5-12千克。有浓密柔软的金色至鲜奶白色的毛,脸面纯黑色,前额后方及侧面的亮毛形成不完整的半圆形面盘。体毛金黄色具亮光。无颊囊。尾巴很长,达50厘米。它们大部份时间都是在树上,在跳跃时以尾巴来平衡身体。1
胸部或腋下有1对乳头,雄性的阴茎是悬垂形,具阴茎骨,精巢包于囊中。
生活习性群居,每个族群2-12只,通常由一个或两个成熟的雄猴与多个雌猴及其后代组成。 白天活动,清晨与傍晚更活跃,在中午天气炎热时休息。这些猴子大部份时间都是在树上,在跳跃时以尾巴来平衡身体,只有很少的时间下到地面。主要是草食性,吃果实、叶子、种子、芽及花朵。在雨季会喝叶子上的水。12
它们是一种濒危的灵长类。一直以来,居于喜玛拉雅山的金色乌叶猴很罕见,科学界最早是于20世纪50年代才知道它们的存在。它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树上,在跳跃时以尾巴来平衡身体。主要是草食性的,吃果实、叶子、种子、芽及花朵。3
分布范围金色乌叶猴主要分布在印度阿萨姆邦及不丹,南至雅鲁藏布江,东至玛纳斯河,西至桑科希河,北至不丹的黑山。2
繁殖方式金色乌叶猴交配季节是在1-2月,每胎产1仔。在大约6个月的妊娠期,雌性会产生一个单一的幼仔。雄性后代后或离开出生的族群分散到其他地方。2
保护级别金色乌叶猴正处于濒危状况,至2001年的数量只有1064只,由于缺乏幼猴,估计它们的数量仍在下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周良生 - 高级兽医师 -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