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圆叶蒲葵为单干型棕榈植物,高可达18~27m,茎具显著的叶环痕,基部膨大,胸径15~22cm。掌状叶19~22,叶身绿色,直径1~1.7m,叶分裂至一半,裂片数60~90,裂片坚挺不下垂;叶柄长1.5~2m,基部具刺;叶鞘具淡红褐色网状纤维。花序长1.5m。果球形,直径2~2.5cm,成熟时红色,后变为黑褐色。1
生长环境圆叶蒲葵性喜高温、高湿的热带气候,喜光略耐阴。喜湿润、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粘壤土。
分布范围圆叶蒲葵原产东南亚,现广植于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园林中。
栽培技术繁殖技术播种繁殖:蒲葵均由播种繁殖,一般15个月开始结果。结果当年底种子虽然成熟,但播种后需4至5月才能发芽。如是冬天采种,则宜沙土埋藏,待春末再浸种催芽后播种。最好将种子留在树上越冬,5月气温上升到30°C左右,种子在树上全部发芽,这时采种后即时播社最佳,萌发率可达100%。播种宜浅,窝深2-3公分,窝距约1平方尺每窝播4粒,浇水后以筛过的生活垃圾粉末盖中,以便种子出苗。幼苗出土时需刨土,使幼苗出土整齐。2
栽培方法选种:以生长在沙、土围地的葵树种子为佳。用这种种子所植葵树,树干结实,叶柄强壮,出芽率高,易于生长;近水园地种子则较差。
种植:在冬至前后播下种子育苗,横直距离5寸,第二年二、三月发芽,约3年左右,可出掌叶六、七块,才移植到葵田去。移植后3年开始割叶。所以,植葵最低限度要六、七年才有收获。
施肥:种子全部出苗后即可用0.2%的尿素催苗,每周一次。进人冬天,施一次腐熟的人畜粪,以补充土壤中约有机质,为幼苗育壮打下基础。每窝施量一瓢。第二年开春间苗移栽后氮、磷、钾混合施,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之比为2:2:1,浓度为0.5%,每月2一3次。每月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有杂草及时中耕。照这样管理,值株平均每月都能长出一片新叶。一年是否长出12片新叶是检验水肥管理是否得当的标志。
除草:每年2—3次。
整濠、水利:蒲葵适应性强,能耐一定程度的水涝、干旱和0度左右的低温。蒲葵喜光蒲葵照充足,但在北方栽培时,春夏两季切勿放在烈日暴晒,更不要放在建筑物的南侧,以防墙面反射过来的辐射热把叶片烤黄,最好放于楼北侧或大树遮荫处栽培养护。盆栽夏季要放在荫棚下养护,并注意通风。10月中旬前应移入温室越冬,室温不低于5度,才能安全越冬。夏季应经常向植株上盆水来增加空气湿度,盛夏季节如果一天不浇水,叶片就会萎蔫枯黄,甚至死亡。虽有一定的耐涝能力,雨季也应注意排水防涝。5月上旬至9月中旬每月施2次液肥,其余时间不必追肥。生长期施用肥料应以氮肥为主。 盆栽时可使用腐殖培养土作盆土,每2-3年翻盆换土一次,10年生以上的植株应在入木桶。
移栽定植:播种后第二年春天,间苗移栽,每平方尺保留1株(最多2株)。第四年春天每2平方尺保留1株,其余均另行移栽。移栽时须根极少,起苗时要尽量保护主根,以免折断。第五年春,主干已经形成,主根也形成众多须根,起苗定植要带土,而且要尽量保留须根,以确保成活。定值坑深1立方米,填人生活垃圾或其他底肥,约占坑2/3,盖上土再植树。定植后浇足水(每窝一桶,以后酌减)。移栽或定植都勿剪割叶片,以免影响树形,而且成活后生长快。如遇晴天,则采用人工喷水,避免叶片萎蔫。如晴天叶片正常则不必再浇水、喷水。
剥棕摘叶:剥棕摘叶的时间都在移栽、定植的月份进行。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植株从小就受到播种、移栽、定植的锻炼,可以避免因剥棕(苞片)受到伤害而死亡。第一次剥棕要在定植后5年进行,这样形成的主干粗壮,剥早了容易造成主干上大下小。每一次剥棕都必须留第三年的叶片不剥,如果留得太少,伤其心,植株必定死亡。如果没有剥棕,对枯黄的叶片及时将贴苞片割掉,使植株一年四季都呈现出青翠的热带风光,南国景色。2
主要价值圆叶蒲葵花序红色、美丽,适合无霜冻地区庭园栽培,亦可盆栽,供观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