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胭脂兰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胭脂兰 花

花呈兰紫色

茎杆粗园,直立穗状花序平,中长,小花梗稍短,杯状花萼稍小,密生于花序上。

抽花整齐,产量高,抗性强。

化妆品 胭脂兰品牌简介

1968年,法国ROUGE·ORCHID生物研究中心由享誉国际的护肤专家DO·ROUGE博士创建于法国巴黎,致力于多年美容护肤品的研究,法国ROUGE·ORCHID生物研究中心的创新科技生化超分子包合技术在化妆品领域的突破性应用,使得在纯植物性护肤品里成功的溶入香薰精油成份现实,从根本上解决了外部营养难以进入深层细胞的世纪难题,开创了护肤品开发与生产的新纪元,因此顺利的推出了完美卓越的国际品牌——法国“胭脂兰”。“胭脂兰”创新科技的个性化呵护,通过香薰精油的超强渗透力来携带纯植物性护肤品的有效成分让护理更精确,更全面,效果更明显,更卓著,更让东方都市丽人的美丽定格在与“胭脂兰”相约的那一刻。 美丽应该是自由自在简单而有情趣的,她包含了毫无掩饰的纯情自信,热衷于大自然亲近并尽情呼吸和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美丽,以及更注重生活质量的细节......如果你有幸看到一朵六重花瓣的胭脂兰,就会获得幸福女神的眷佑,胭脂兰可以让高品位爱生活的人生流光溢出彩!

相关中国是世界上兰科植物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且全科植物均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之列.本研究在确立中国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名录和建立物种地理分布数据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特征的研究.据统计,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共计187属1447种,包括特有种601种,生活型以地生兰和附生兰为主1。中国野生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和台湾,尤以喜马拉雅山脉东段、横断山脉地区、西双版纳地区,滇东-桂西山地、台湾东部山地、海南岛南部、黔桂交界山区、鄂西渝东山地、秦岭伏牛山一带最为丰富,同时兰科植物在这些地区的区系分化率也非常高.相对地,特有兰科植物的分布呈现出与所有兰科植物完全不同的地理格局,特别是靠近西南国界的地区差异最为显著,分析得到兰科特有比例较高的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离散的分布格局,且许多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区域特有种的比例却非常高.最后,采用筛除算法鉴别得到中国野生兰科植物分布的18个热点县,这些热点地区共代表了75%的兰科植物,并且绝大多数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重叠.本研究旨在为我国野生兰科植物的优先保护提供重要依据1。

作者通过对中国543个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数据的分析,对我国1,334种兰科植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逐一评价2。我们根据有记录分布保护区的数量,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将兰科植物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保护状况不明"和"未予评价"6个等级。结果发现:有676种兰科植物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就地保护,占所评价兰科植物总数的51.9%;但有626种兰科植物保护状况不明,尚未受到就地保护,占总数的46.9%2。另外有32种仅分布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本研究中未予评价,约占总数的2.4%。根据评价结果,就兰科植物就地保护中存在的基础调查不足、受关注程度低、受保护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5条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1)加强兰科植物的调查监测;(2)提高兰科植物的保护级别与受关注程度;(3)进一步完善兰科自然保护区建设;(4)规范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5)定期评价我国兰科植物保护成效2。

兰科是被子植物中的大科之一,全球约有6个亚科725属,近25000~30000种,其中中国约有兰科植物194属,1388种。兰科植物形态和习性变异多样,花部结构高度特化,是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之一,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兰科植物对自身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变化非常敏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人们无节制的野外采集和开荒占地等活动导致兰科植物的生境遭受破坏,栖息地逐渐丧失;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气候也对兰科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3。在双重因素的干扰下,越来越多的兰科植物因野生种群规模锐减而处于濒危状态,亟需采取有效的保育措施。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保护区是国内首个以兰科植物为保护对象和命名的保护区,区内兰科植物物种组成多样、类型丰富、分布集中和种群规模巨大,被誉为“全球兰科植物热点”,是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保护区的成立,对于当地兰科植物的保育和保护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然而,作为国内唯一个以兰科植物为保护对象和命名的保护区,区内是否还有大量野生兰科植物尚未被发现和记录,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雅长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组成结构、特点,以及影响该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的因素有哪些?在种群延续中,兰科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影响传粉效率的因素是什么?为此,作者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该保护区内开展了为期2年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专项调查,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区内野生兰科植物材料,梳理该地区兰科植物资源系统,并对区内兰科植物进行濒危评价,对当地人们经济活动对兰科植物的干扰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因保护工作的需要,在该地区选择琴唇万代兰和无叶美冠兰为研究对象,开展传粉生态学观测研究3。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组成丰富多样。查明雅长保护区内共分布野生兰科植物49属135种;发现兰科植物新种1个——雅长玉凤花Habenaria yachangensisZ.B.Zhang&W.Guo,广西壮族自治区兰科植物新记录种2个,分别为无距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 T.Tang et F.T.Wang和沼兰Malaxis monophyllos(L.)Sw.,其它15个雅长保护区兰科植物新记录种。2.除组成成分丰富多样外,雅长保护区内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还具有生活类型齐全、分布类型丰富等特点。保护区内的野生兰科植物,主要有地生、腐生和附生(半附生和藤本)3种类型,涵盖了所有兰科植物生活型种类。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带有明显的热带成分;并且较多类群在该区域存在一定的分化。3.雅长保护区兰科植物种群规模大、分布集中且有规律。保护区内的兰科植物种群规模巨大,个别物种(带叶兜兰)单个密集分布区面积达3hm2以上,蔚为壮观。在水平分布上,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呈集群分布与零星分布2种状态,其中,集群分布又可分为单物种集群分布和多物种混合集群分布,多物种混合集群分布通常具有稳定的物种构成;在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在800m-1200m的海拔范围内分布密集、种类丰富,而在1200m的海拔范围内,兰科植物数量较少,且大多呈零星分布状态。4.雅长保护区有7个物种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其中处于易危(VU)等级的有3种,处于濒危等级的有3种;处于极危等级的有1种。除了新发布的种以外,雅长保护区几乎所有的兰科植物都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其中濒危等级的24种,极危8种,近危等级的50种,易危等级的44种,仅3种处于无危状态,另外6种未评价。当地人经济活动中的采集、占地开荒和盗伐林木是造成雅长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35.琴唇万代兰传粉生态学研究。琴唇万代兰花朵自交高度亲和,但其传粉过程依赖于传粉昆虫;赤足木蜂Xylocopa rufipes和牯岭熊蜂Bombus kulingensis都是琴唇万代兰的有效传粉昆虫,其中赤足木蜂为主要传粉昆虫;2种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主要集中在2个阶段:68%发生在10:00-12:30,16%发生在13:30-14:30;传粉昆虫与花朵唇瓣在功能形态尺寸上的高度匹配而产生的相互力学作用为有效传粉提供动力支持。周边与琴唇万代兰同期开花的植物有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ill和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阔叶十大功劳花朵为明亮的黄色,与琴唇万代兰花朵上斑块的颜色相近。琴唇万代兰花朵通过挥发芳香性气味和利用花朵上黄色斑块等功能形态特征来欺骗传粉昆虫进入花中觅食,实现有效传粉的目的,为食源性欺骗传粉机制。6.无叶美冠兰传粉生态学研究。无叶美冠兰花朵具备高度自交亲和能力,但不存在自动自花授粉机制,必须依赖外部传粉媒介把花粉送到柱头,实现有效传粉率;彩带蜂Nomia viridicinctula Cockerell是无叶美冠兰唯一有效传粉昆虫;传粉昆虫与花朵在与传粉功能相关的关键性状在形态上良好拟合;绿彩带蜂的访花活动主要发生在3个阶段:8.6%发生在9:00-11:30,80.2%发生在11:30-14:00,11.2%发生在14:00-15:30;花朵在中午强烈的阳光直射下挥发出香甜的气味。无叶美冠兰花朵主要通过挥发极具诱惑力的香甜气味和唇瓣上黄色的蜜导来诱导绿彩带蜂进入花朵中觅食,传粉昆虫与花朵在与传粉功能相关的关键性状在形态上良好拟合促成有效传粉,绿彩带蜂在整个传粉过程没有获得报酬,是食源性欺骗传粉机制3。

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均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保护之列,但是对于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资源状况仍不清楚4。为此,作者于2004-2009年对保护区内兰科植物进行了详细调查,同时查阅了国内主要标本馆馆藏的保护区标本并参考文献记录,发现保护区有兰科植物49属121种,其中地生兰75种,附生兰40种,腐生兰6种,主要集中在石豆兰属(Bulbophyllum)(10种)、虾脊兰属(Calanthe)(10种)、斑叶兰属(Goodyera)(10种)、羊耳蒜属(Liparis)(8种)、玉凤花属(Habenaria)(7种)、兰属(Cymbidium)(6种)等。其中只有少数种类在保护区内广泛分布,大多数种类均零星分布,数量稀少。区系分析显示,属的区系以热带性质为主,而种的区系则以温带成分更为明显,说明保护区的区系成分比较复杂,热带亚洲成分和东亚特别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在保护区发生了强烈的融合,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征,并与中国台湾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此外,针对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保护现状,作者呼吁有关部门对电站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并建立相关的法规政策,加强对保护区内兰科植物非法采集买卖的管制4。

评论
中国科普N
太师级
阅读
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