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鹅膏菌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鹅膏属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目、鹅膏科。目前全世界报道500多种,广布世界各大洲。该属中有些种是美味食用菌,如红黄鹅膏;而另一些种则是剧毒蘑菇。蘑菇中毒事件大多数是由鹅膏(如玫瑰红鹅膏、灰花纹鹅膏、绿盖鹅膏、和鳞柄鹅膏等)引起的。

百余年来,人们对鹅膏所含的毒素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毒鹅膏中含有两大类毒素即肤类毒素和非肤类毒素。

鹅膏中主要的毒素为肽类毒素,分为鹅膏毒肽类、鬼笔毒肽类、和毒伞毒肽类三大类群22种,属于环肤化合物,绝大多数的化学结构稳定、耐高温,一般烹调加工不能改变其结构,进入人体后对肝脏和肾脏有强烈的毁坏作用。鹅膏毒肽对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II具有专一性抑制作用,鬼笔毒肽对肌动蛋白具有束缚作用,因此它们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非肤类毒素有毒蝇碱、异噁唑衍生物、色胺衍生物,主要为神经性毒素。在生物防冶及其它方面毒蝇鹅膏、春生鹅膏等所含毒素对昆虫或农业害虫都有一定的诱杀作用。

鹅膏属大多数与针科或壳斗科形成外生菌根菌,目前尚无人工栽培,目前科学研究中需要的鹅膏肤类毒素只能从野外采集的子实体中提取,因此鹅膏肤类毒素的价格非常昂贵。2

鹅膏属形态特征子实体伞状,肉质,柄中生,小型至大型。菌盖扁半球形,伸展至反卷,有时一中央有一凸起或下陷,常被各式鳞片;菌盖表皮干至稍鞘;菌盖边缘平滑或有辐射状棱纹。菌褶离生至近离生,白色至米色,偶尔浅黄色、粉红色、浅灰色、灰色、紫褐色或浅草绿色;褶缘常有粉状至颗粒状附属物。菌柄圆柱形,或向上变细,有时近棒状,内实或海绵状中空;菌柄基部膨大或不碰大,膨大的基部呈球状、原头状、杆状、卵形,梭形等。菌环或缺如或宿存或容易消失。在菌柄伸展和菌盖开张中,菌幕被撕开而呈锥状、优状、粉状、絮状、膜状、毡状、袋装、浅杯状或同心状等等多种结构残留于菌盖表面或菌柄基部,残留于菌柄基部的菌幕形成菌托。菌盖表皮若不胶化,菌盖上的菌幕残余不易脱落,若胶化,则菌幕残余容易脱落,或易被雨水打落。菌肉通常白色,有时一伤变色。孢子印多为白色,有时米黄色,淡黄色或淡黄绿色等。

菌髓两侧型,中央菌髓中有或无膨大的顶端细胞,侧生菌髓中常有膨大的顶端细胞。亚子实层发达,由或多或少膨大的细胞组成。担子棒状,长度一般超过30μm,多长4小梗,有时也长1、2或3个小梗,稀个部只长2小梗,担子基部有或无锁状联合。担孢子中型至大型,球状至柱状,无色,透明,薄壁,多光滑,偶有细小疣突,淀粉质或非淀粉质,无芽孔。褶缘不育,由膨大细胞和菌丝组成,胶化或不胶化。无侧生囊状体。菌盖表皮由近辐射状排列的菌丝组成,菌丝常胶化。鳞片由膨大细胞和菌丝组成,在菌盖表面的菌幕残余仅基部胶化。菌柄主要由纵向排列的膨大顶端细胞组成,在膨大细胞间夹杂有或多或少纵向排列的菌丝(“鹅膏菌结构”)。菌丝横隔上有或无锁状联合。

生境:鹅膏菌常见于林中地上,与多种乔木和灌木形成专性外生菌根关系;少数种常见于开阔地上,可能不形成菌根。2

鹅膏菌中毒的临床症状与治疗临床症状鹅膏菌毒素中毒一般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1. 潜伏期:进食后30 小时,无症状。

2. 胃肠反应:进食 30 小时后,出现呕吐等症状。

3. 假愈期:胃肠反应略有好转,但肝脏损害已经发生。

4.内脏损害期:此期内肝、脑、心、肾等器官均可有损伤,但以肝脏的损害最为严重。

5. 精神症状期:病人呈现烦躁不安,甚至惊厥、昏迷。

6. 恢复期:15 天左右3

治疗当前对毒蕈中毒的治疗主要由以下步骤组成:

排除毒物:包括催吐、洗胃、导泻、还有高位结肠灌洗等。

稳定病情:防治低血糖,平衡电解质,,置换凝固因子和红细胞,治疗脓毒性并发症等。

治疗:常用青霉素,巯基解毒药,硫辛酸等治疗毒蕈中毒。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法国等一些少数国家报道了一种菊科植物水飞蓟所含的活性物质——水飞蓟宾对鹅膏菌中毒有很好疗效。3

鹅膏菌毒素的应用在细胞生物、分子生物等领域由于鹅膏毒肽对 RNA 聚合酶的活性有专一性抑制作用,因此鹅膏毒肽可用于研究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组织与表达及调控和细胞定位。

在开发抗菌、抗病毒特效药方面现已证明疱疹病毒、禽支气管炎病毒、小麦多斑花叶病毒等对鹅膏菌毒素都很敏感。

在筛选抗肿瘤药物方面鹅膏菌属大型真菌是我国天然药物资源中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成为当前探索肿瘤药物的重要物质材料。据研究试验证实,鹅膏菌属中对小白鼠肉瘤 S-180 达 80% 以上的种类有数十种。鹅膏菌毒素对于肿瘤治疗具有诱人的潜在开发价值。根据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差异,利用鹅膏菌毒素的特性控制和治疗肿瘤是治疗癌症的一个很有前景的途径。

在生物治疗及其它方面在开发麻醉、镇静等特效药方面,毒蝇伞是有名的致幻蘑菇;白毒鹅膏菌、毒蝇伞等所含毒素对昆虫或农业害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