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极地反气旋(polar anticyclone)也称极地高压。极区及其附近地区移动缓慢的冷性高压。它是极地下垫面长期辐射冷却所形成的。在北半球,暖季多形成于北极地区,冷季多形成于西伯利亚和加拿大地区。极地反气旋只出现在对流层下部,其垂直厚度仅可高达对流层中部。根据静力学关系,其强度随高度而减弱,到对流层中部以上,则转为极地气旋。1
特征气流由极地向四周辐散,范围冬季扩展,夏季缩小,边缘部分与西风带气流交绥,有锋面和气旋活动,其内部则天气单一。
由于在反气旋中心是下沉气流,不利于云雨的形成。所以,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晴朗无云。若是在夏季,则天气炎热而干燥。
极地高压下的地表温度为全球最低,全年每月均温都在冰点以下,降水也不多,形成寒漠.极地高压只出现在对流层下部,其垂直厚度仅可高达对流层中部.根据静力学关系,其强度随高度而减弱,到对流层中部以上,则转为极地气旋。在北半球,极地高压暖季多形成于北极地区,冷季多形成于西伯利亚和加拿大地区.西伯利亚高压,冬季位于西伯利亚、蒙古地区的大范围高气压(气旋)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气团,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大陆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洲,大陆性气候明显,亚洲东部又紧邻太平洋,气流自太平洋流向欧亚大陆,在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高压区。西伯利亚高压是四个北半球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中心之一,它的存在强烈地影响着亚洲东部地区,使得该地区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冷。北美高压是在北美大陆上形成的一个冬季出现、夏季消失的季节性的大气活动中心。因冬季大陆气温比同纬度的海洋要低,故在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北美高压强度比亚洲高压要弱,中心气压值约为1027hPa.冬季在其控制下的天气晴朗而寒冷,强烈的高压南下时便形成美国的寒潮.其中心位置在加拿大和美国西北部,故又称加拿大高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