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红色石灰土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释义

红色石灰土是石灰(岩)土的一种。热带、亚热带地区石灰岩母质上形成的土色鲜红、呈中性偏酸至中性反应的土壤。零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丘区,以云南高原分布面积较大。其成土过程主要表现为母质中碳酸钙已被淋失,粘粒的机械淋溶淀积作用和脱硅富铝化作用均较明显。剖面呈A—B—C型。与黑色石灰土相比,腐殖质层较薄,有机质含量较低,缺乏团粒结构,质地粘重。阳离子交换量为10毫克当量。粘粒硅铝率1.3~1.5,粘土矿物以高岭石类为主,尚有大量三水铝矿。游离氧化铁达18%左右。因受富含钙、镁的表水或人工施用石灰的影响,呈中性反应。该土壤在发育阶段上已接近于红壤。112

分布及形成特点分布红色石灰土主要发育于石灰岩、泥质灰岩、铁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硅质灰岩等风化物上。多在石灰岩岩溶区的山、丘坡脚、谷地或剥蚀阶地。常位于灰岩红壤之上,海拔高度一般小于700m。我国热带、亚热带西部的云南高原上,红色石灰土形成和分布的面积较大,在东部各省区中的石灰岩山丘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形成特点(1)红色石灰土与黑色石灰土发育于同一母质上,母岩风化以化学溶解作用为主,残留物质少,土层厚薄不一。土壤矿物组成和化学特件受母质的影响较大。

(2)红色石灰土钙、镁淋失迁移,较黑色石灰土强,较灰岩红壤弱。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红色石灰土钙、镁的淋失强烈,土体中游离CaC03很少,镁的淋失也在90%以上,钾、钠也有淋失,其淋失次序通常为Ca>Mg>K>Na。母岩中以Cao:MgO为主,含量为52.55%,土壤中含量仅0.76%左右。

(3)富铝化作用较灰岩红壤弱,较黑色石灰土强。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红色石灰土风化和淋溶程度较高,但较灰岩红壤富铝化作用弱(表7—21)。红色石灰土硅铝比为3.4左右,硅铁比为14左右,硅铁铝比为2.8左右。而灰岩红壤硅铝比为2.4~2.5,硅铁比为9左右,硅铁铝比为1.93,前者比后者高;黑色石灰土硅铝比、硅铁比、硅铁铝比又均较红色石灰土高。

(4)红色石灰土粘土矿物以蛭石、水云母为主,其次为高岭石、少量的绿泥石、蒙脱石、石英。这说明脱钾不深,风化强度不及红壤。2

分类红色石灰土亚类分为红色石灰土属和耕型红色石灰土属。

红色石灰土土属红色石灰土土属共有614.5万亩,占红色石灰土亚类面积的87.8%。该土属具有与亚类同样的特性,根据腐殖质和土层厚度又分成薄腐厚土红色石灰土、薄腐中土红色石灰土、薄腐薄土红色石灰土等土种。红色石灰土土层颜色暗红棕,质地粘重,土体紧实,透水透气性差,养分较少,植被生长差。2

耕型红色石灰土土属开垦熟化的红色石灰土分布在地势平坦及村庄附近,面积85.2万亩,占红色石灰土亚类面积的12.2%,仅红灰土一个土种。耕作层较薄,一般为16~20cm,红棕色,质地为重壤至轻粘,块状结构,耕性差,易板结,不耐早。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速效养分缺乏,作物生长较差。2

红色石灰土改良红色石灰土土层一般较薄,质地粘重,结构不良,通透性差,不耐干旱。常见的植被有马尾松、油茶、柑桔、香椿、枫香、栎类、苦楝、乌桕、枣、黄荆、马桑、自栎,枢木、金竹、芒、丝茅等乔木,灌木和草本。红色石灰土种植经济果木林,经济效益高,增产潜力大。在利用上宜种植经济林,如柑桔、板栗、枣、乌桕等,或营造薪炭林和用材林,如枫香、香椿等。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营造水土傈持林或种草。

耕型红色石灰土,耕层浅,质地粘重,耕性差,肥力低,易受干旱,在选择作物上,应躲过7、8月的干旱威胁。也可种花生、大豆、玉米、小麦。为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应实行轮作、套种,增施有机肥和氮、磷、钾肥及锌、硼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