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东北薇菜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述

薇菜学名紫萁,俗称猫耳蕨、蓝茎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大都生长于阴凉湿润的荒山野岭之中。薇菜色艳味美,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糖及钙、硒、铁、磷、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去腻、提神、抗癌、助消化等功效,历来为恩施州民间的名贵山野菜。薇菜在日本宴席上被视为野味佳肴,享有“中国山珍”之美称。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灌木状,全株被白色柔毛。根茎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表皮深褐色,近木质化。茎有棱,多分支,被白柔毛。偶数羽状复叶顶端卷须有2-3分支或单一,托叶2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0.6厘米;小叶3-6对,近互生,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5-3厘米,宽0.7-1.7厘米,先端钝,具短尖头,基部圆形,两面被疏柔毛,叶脉7-8对,下面中脉凸出,被灰白色柔毛。总状花序长于叶;具花6-16朵,稀疏着生于花序轴上部;花冠白色,粉红色,紫色或雪青色;较小,长约0.6厘米,小花梗长0.15-0.2厘米;花萼钟状,长0.2-0.25厘米,萼齿狭披针形或锥形,外面被柔毛;旗瓣倒卵形,长约7毫米,先端微凹,翼瓣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最短;子房无毛,具长柄,胚珠2-3,柱头上部四周被毛。荚果长圆形或菱形,长1-2厘米,宽4-5毫米,两面急尖,表皮棕色。种子2-3,肾形,表皮红褐色,长约0.4厘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2n=14。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2900米林下、河滩、草丛及灌丛。

分布范围

产华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主要价值营养成分

每100克东北薇菜嫩茎叶含蛋白质2.2克,脂肪0.19克,糖类4.3克,胡萝卜素1.97毫克,维生素B20.25毫克,维生素C67毫克;每克干品含钾31.2毫克,钙1.9毫克,磷7.11毫克,铁125微克,锰81微克,锌62微克。此外,还含有尖叶土杉甾酮、促脱皮甾酮、鞣质等成份。2

功效主治

东北薇菜能清热解毒,润肺理气,补虚舒络,止血杀虫。

主治衄血,吐血,赤痢,子宫功能性出血,风热感冒等病症。

食疗作用

1.杀菌消炎,抗病毒:东北薇菜煎剂对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均显示明显抑制作用、也可抑制腺病毒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Ⅱ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等。

2.止血:东北薇菜可辅助治疗吐血、便血、崩漏等出血性疾病,有一定效果。

3.营养健体:东北薇菜营养丰富,补益脾胃,利肠,常食之有强身健体之功。

食用指导

东北薇菜嫩茎叶焯水后可拌、炒、蒸、做汤、做馅。加工后的薇菜干宜用温水泡发,泡发后食用,可制作成“凉拌薇菜”、“青炒薇菜”、“薇菜蒸肉”等。

东北薇菜其根茎用清水浸泡7天左右,取出捣碎,经过滤可提取淀粉,能制作粉皮、粉条,有一定滋补作用。2

保健食谱

1.烧三鲜薇菜

【原料】东北薇菜250克;鲜蘑菇、熟鸡肉、水发海米、冬笋丝各25克;火腿末15克;油菜30克,葱花、姜末各10克。

【做法】将鸡肉、鲜蘑菇、油菜切成丝;东北薇菜去杂洗净;锅内放油烧热,用葱、姜煸香,加入料酒、酱油、鸡汤、白糖、精盐,再放入火腿、笋丝,最后加入菠菜、蘑菇、鸡肉,用文火焖烧透,放入油菜、味精略烧,用湿淀粉勾稀芡,淋花椒油出锅即成。此菜清淡鲜嫩,咸鲜适口,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肺,益气补虚的作用。适宜于吐血,赤痢便血,崩漏,小便频数,遗精,体倦乏力,虚劳瘦弱等病症。

2.海米薇菜汤

【原料】东北薇菜200克,水发海米、水发黑木耳各25克,火腿片15克,葱丝、姜末各10克。

【做法】将菠菜摘洗干净,入开水锅中焯透,取出浸泡30分钟,捞出沥水;木耳洗净备用;汤置旺火上,加清汤、料酒、酱油、精盐、葱、姜、海米烧开,下入东北薇菜、黑木耳,水开后加味精,淋香油,装入汤碗即可。本汤细嫩咸鲜,香浓爽口,具有健脾益胃,消肿止血的功效。适用于痢疾痔疮,便血崩漏,体弱乏力,胃口不佳等病症。

食用提示

干品宜用温水泡发,鲜品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可食之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