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四季小白菜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

植株生长周期短速度快,出苗后25-30天,植株高达25厘米左右即可上市。叶柄透绿,叶表面光滑,圆叶无毛,纤维少,品质优,食用时柔软爽口。抗病性强,耐寒耐热。亩产2000公斤左右。1

栽培要点长江以南地区一年四季均可露地栽培,长江以北地区春、夏、秋可在露地栽培,冬季可在保护地栽培。可与高杆搭架蔬菜(黄瓜、豆角)套栽。分期播种,陆续采收,采取条播或点播方法播种,行距15厘米,株距8-10厘米。

种植环境1、温度:小白菜性喜冷凉,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25℃,在此温度下2~3天即可发芽。如果温度低于4℃或高于40℃则发芽困难,甚至不发芽。多数小白菜品种生长最适平均气温为18℃~20℃。小白菜耐寒能力较强,在-2℃~-3℃下能安全越冬,但在5℃~10℃温度条件下生长缓慢,甚至生长停滞。25℃以上高温以及干燥条件下生长衰弱,品质下降,易感病毒病。幼苗期需较温暖的气候,到生长盛期宜较冷凉的气候和较强光照,而且要有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少数品种耐热性较强,即使在25℃~30℃,甚至更高温度条件下也能较正常生长,可作夏季小白菜栽培。

从小白菜对温度的要求而言,南方地区可以在秋冬季节栽培,且产量高,品质好。小白菜叶的分化与生长速度,因气温下降而延缓。当气温降至15℃以下时,茎端开始花芽分化,叶的分化因而停止,所以秋种小白菜播种过迟,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小白菜属于低温种子春化型的蔬菜,即萌动的种子在低温(0℃~12℃)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10~14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随后在较高的温度和长日照下抽薹开花。

2、光照:小白菜是长日照植物,即通过春化阶段的植株,给予较长的日照,就会抽薹开花。小白菜对光照度的要求不严格,在高光照度条件下可促进发育,干物质增加。但如果光照度太高,并伴随高温干旱天气,植株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不能正常生长。

3、水分和养分:小白菜根系分布浅,吸收能力弱,加上叶片多,水分蒸发量大,所以,小白菜在整个生长期对土壤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干旱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小,品质差,产量低,易感染病害。2

常见虫病斜纹夜盗虫、纹白蝶、黄条叶蚤、蝇虫、蚜虫、蓟马、立枯病

小白菜根肿病小白菜发病特征:主要危害地下根部,因受病菌的刺激造成细胞增生和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地上部分初期多不明显,当病情进一步发展时,轻则表现缺肥状,重则叶片萎垂至枯死。

发病规律:病原为鞭毛菌亚门的芸薹根肿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最适温度为18-25度,最适土壤持水量为70%,最适酸碱度为5.4-6.5,病原主要通过感病菜苗或带菌泥土传播,田间则通过雨水、灌溉水、线虫、昆虫农具和人畜等传播。

防治方法:1、实施检疫。2、实行水旱轮作。3、在定植前用1%石灰水作定根水和成活后继续淋施1-2次。4、生长期用菌根消一包兑水150市斤淋湿。

小白菜白粉病发病特征:本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褪绿黄斑,不定形,分界不明显;相应的叶背出现不定形白斑,边缘界限亦不明显。随病情的发展,病斑数目增多和扩大,并互相连合成斑块,斑面粉状物症状越来越明显,严重时覆盖叶片大部分甚至全部,外观像被披了一层面粉故而得名。

发病规律:白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有阶段性和无阶段性两种。在寒冷地区,病菌以有性阶段子实体闭囊壳随病残体越冬,并成为第二年病害初浸染源。在次侵染源则为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温暖地区,病菌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完成病害周年循环。

防治方法:1、适当补充磷钾肥,补充叶面肥,增强植株抵抗力。2、发病初期连续喷施金世纪或60%菌可得100倍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