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32岁韩国男星胃癌离世,胃癌真的年轻化了?

TopMD
Top Medical,为医学而生
收藏

5月15日,韩国演员朴智勋(音译)因胃癌离世,年仅32岁。

在令人感到悲伤之余,我们不禁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他年纪轻轻就患上胃癌了?但其实胃癌已经离年轻人越来越近,年轻胃癌患者里面男性多还是女性多?哪些原因增加了胃癌的发病风险?胃癌有哪些早期症状,可以让我们早期识别和就诊?我们又该如何科学的预防胃癌?

本期节目于2020年5月18日在TopMD、腾讯新闻、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爱奇艺等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在线观看达116473次。我们现将直播的精华部分进行了整理,共4集,今天播出第(1)集,看完请您收藏并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胃癌年轻化成趋势?年轻人离胃癌并不遥远!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质量的改善,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下降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农村地区及原有的胃癌高发地区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胃癌的发病率也呈现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一方面是指胃癌年轻化,另一方面是指胃癌老龄化。尽管目前门诊来看,胃癌的主要发病人群还是老年人,但近年来,年轻人患胃癌的病例也不在少数,而且年轻人一旦确诊胃癌,将对其个人、家庭造成更为沉重的打击。

在田主任职业生涯中,曾多次见到二十几岁,甚至十几岁的胃癌患者。曾经有个年仅21岁的胃癌患者令他印象深刻,因为当时一确诊就是相对比较严重的晚期胃癌。

年轻人的胃癌往往令医生措手不及,治疗效果也并不好。从患者自身或家庭的角度来讲,胃癌的确诊绝对在他们意料之外。曾经有一个同事家的男孩子,在高二的时候(大约15岁左右)发现了胃癌,最后尽管经过了手术治疗,但仅仅一两年的时间就离开了。

男性和女性谁更容易得胃癌?

总体来讲,男性患胃癌的几率更多一些,究其原因,一方面,男性所面临的生活的压力相对较大;另一方面,生活中男性吸烟、饮酒、熬夜这些不良习惯比女性要多。而这些都是导致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对于年轻人胃癌而言,男性的发病率同样也比女性高。

我国2018年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15-44岁的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是20.7/100000。换句话说,10000个人当中就有2个多的年轻人患胃癌。同样在上面这个年龄段中,胃癌的发病率占到了男性恶性肿瘤的第6位,女性的第8位。因此从发病率来看,也给年轻人敲响了警钟。

印戒细胞癌更偏爱女性?

在胃癌中有一种特殊类型叫印戒细胞癌,顾名思义,因为这种类型的癌细胞里面富含粘液,把细胞核挤成了一个戒指的形状,所以命名为印戒细胞癌。它的发病有两个特点:第一,年轻的女性多见。第二,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

因为这种类型胃癌有效的化疗药物特别少,而且进展特别快,是非常棘手的一个类型。它的发生发展可能与女性体内的激素,比如雌、孕激素相关。年轻女性如果得胃癌,多数都是印戒细胞癌这个类型,因为年轻人的胃癌以弥漫性的多见,而且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不好,进展得也越快。弥漫性胃癌里最主要的一个亚型就是印戒细胞癌。

关于印戒细胞癌目前还有很多是我们没搞清的,田艳涛教授正带领团队围绕这种特殊类型的胃癌进行一系列的科研攻关,我们也期待新的研究早日问世。

胃癌有哪些早期症状,可以让我们早期识别和就诊?

亚洲像日本、韩国,都是胃癌高发地域,日本曾经的胃癌病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但是近年来日本的全民普查做得非常好,所以大部分胃癌患者确诊的时候都是早期胃癌,很多病人不需要开刀手术,消化内科的医生通过胃镜做一个黏膜的切除,就可以把早期的胃癌切除。

我们国家目前仍然以进展期胃癌和晚期胃癌为主,因此胃癌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希望每个人都能知晓胃癌的危害,同时清楚年轻人也会患胃癌。一旦发现一些早期症状,能够及时就医。

胃癌的症状尤其在早期,它和胃炎或者胃肠功能紊乱等区别不大,没有一个特异性的症状能够确诊胃癌。

所以当出现上腹部不适、剑突下(心口窝)疼痛、胃部饱胀、打酸臭嗝、呃逆,或者出现排便情况的改变,如溏便、腹泻等情况的时候,建议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碳13呼气试验,也包括胃镜、肿瘤标志物及CT等影像学检查。

明日精彩抢先看

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怎么办?出现反酸、恶心、打嗝等症状就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有多强?它是一种传染病吗?胃癌会传染吗?年轻人和老年人谁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关注TopMD微信公众号,明天我们请田艳涛教授把这一系列重要问题一次说清!

约吧大医生

TopMD出品的医学科普患教栏目,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为载体,在全网同步播出,已有上百位国内著名医学专家做客,有针对性的为病患及高危人群线上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开播至今在全网已有280897489次围观。

【声明】欢迎关注TopMD。本栏目版权归出品方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各种形式的转载、剪辑及修改,否则出品方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本期视频为医学科普栏目,不可替代医生面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