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是综合采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压缩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等多种技术,遵循国家电网IEC61850等相关标准,通过对门禁识别控制、视频监控、报警联动、消费一卡通等系统的集成,为校园的的安全以及正常教学提供可靠的保障。系统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解决市场上安防系统的简单拼凑而导致的安全指数较低的问题,而且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投资。
系统概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生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是政府、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校园暴力和一些意外伤害事件的频繁发生让家长和学校防不胜防,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和谐音符。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防范系统,杜绝校园内的安全隐患,成为了家长和学校急待解决的问题。而且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互动,也是家校双方在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对学生日常情况及时掌握的一项必备手段。
**“平安校园一卡通系统。”**是综合采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视频压缩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等多种技术,遵循国家电网IEC61850等相关标准,通过对门禁识别控制、视频监控、报警联动、消费一卡通等系统的集成,为校园的的安全以及正常教学提供可靠的保障。
● 将事故后报警查录像转变为事故前及时预警、报警时及时控制;
● 将分散孤立的安防、监控以及一卡通等子系统集成起来,实现刷卡录像报警、家校通,以及消费等功能;
● 将大门门禁识别和视频监控进行集成和联动,实现刷卡录像、不刷卡报警并录像的功能,将危险因素摒弃在校园之外;
● 大门口刷卡进行短信发送,实现学生进出校园的平安短信功能;
● 实现真正意义的大一卡通功能:一张卡实现报警、平安短信、消费等功能;
● 多级中心架构不但可以在学校监控中心进行监控和管理,还可以和公安平安城市、110等联动集成。
打造平安校园
作为平安校园建设的重点之一,中学校园对监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早期的高考舞弊案,到学生集体中毒事件,无不体现中学安防监控的重要性。而且中学校园监控系统特点明显,考虑到监控对象主要是中学生,在成长期内存在较强的叛逆性,尤其要注意监控系统的隐蔽性。1
分类平安校园,是充分利用“人防”、“物防”和“技防”等多种手段,以实现校园的平安、避免各种事故发生为目的的一体化防范体系。在人防和物防上面,增加各种设施,已经是传统的防范手段。为了增加防范的全面性,传统的视频监控、报警等分散式的安防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各种校园的安防需求。因此平安校园的系统集成和一体化提上了议事日程,主要要求分为如下几个子系统:
1、校园进出身份识别子系统:在进出校园的大门处安装识别系统,对进出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和甄选,如果不是本校师生,系统则进行告警提示保安人员注意。本系统可以采用智能卡方式进行识别,并可以和家校通进行通信和连接。
2、视频监控子系统:对各个敏感点进行视频的监控,可集中联网和分散式管理。
3、安防报警子系统:在校园周围采用周界对射等手段,并配合视频监控进行报警的联动录像。出现报警保安可以手动进行报警触发,并且和110联网。
4、身份识别和视频联动子系统:在门口对身份识别不通过的不但进行本地报警声光报警,还可以和110联网,并且实时录像并把录像上传至中心。
5、家校通子系统:集成传统的家校通功能。
由于学校大小不同(包含很小的幼儿园),各地投入也不同,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营商级的集中管理系统(平安校园一机通),并且灵活的配置是整个平安校园的核心所在。2
架构图系统可以将预设的远程监控画面接入视频会议中,当某个监控点画面出现紧急状况,中控室值班人员与学校领导可以远程查看事发地点,并针对现场情况作远程指挥,极大的缩短了应急指挥的响应时间,为及时展开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综合监管的工作格局
涉及项目河南省信息工程
2012年,河南省投入民生领域信息化应用210亿元以上,省级惠及民生的实事将在全省范围内铺开。 普及“平安校园”等信息化项目的应用。
政府文件2018年3月,《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建设标准(试行)》印发,对平安校园建设提出了具体标准,并给出了量化指标。与此同时印发的《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要求,力争从2018到2020年通过3年的平安校园建设,使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基本达到平安校园建设标准。
新“出炉”的《标准》从安全领导组织体系建设、安全管理制度和日常管理体系建设等8个方面来规范平安校园建设。
在安全管理队伍方面,要求学校设立安全管理部门,配备至少1名由正式在编人员担任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同时,学校要配齐专职保安员:师生员工总人数1000人以下的至少配备3名专职保安员,有寄宿学生的至少配备4名专职保安员;1000人以上的每增加500人至少增配1名专职保安员;有寄宿学生的每增加300名寄宿生至少增配1名专职保安员。
《标准》还提出,加强门卫管理,确保校门口24小时有人值守,做好车辆、人员进出登记,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校园。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胡启洲 - 副教授 - 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