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动植物,在国内新闻报道和爱好者的交流中最常使用的是中文正名,一般来说,中文正名即可准确地指代物种。但也有例外,由于不同的名录中所使用的中文正名不同,可能会产生歧义。
比如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西红脚隼 Falco vespertinus,它有一个亲戚——红脚隼 Falco amurensis。但在较早的名录中,西红脚隼也被称为“红脚隼”,而红脚隼则被称为“阿穆尔隼”。
由于这两套称谓都具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当我们仅仅使用“红脚隼”这个名称时,就出现了指向不明的问题,这时候就要使用学名来进行区分和说明。
我们下文分别使用“西红脚隼”和“红脚隼”进行指代。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西红脚隼和红脚隼是近亲属,过去曾被认为是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现已被认为是两个独立种。两者的雌鸟很容易区分:西红脚隼雌鸟腹部和头颈部呈现棕红色,而红脚隼的雌鸟则呈黑白两色。
两者的雄鸟在站立姿态时很难区分,但从下方观测飞翔状态则很容易辨别:西红脚隼雄鸟的翼下覆羽为暗灰色,而红脚隼的翼下覆羽为白色,有明显的不同。
地理隔离往往是亚种分化,甚至产生独立种的原因。具体到鸟类,因为很多鸟类会进行长距离的迁徙,因此准确来说其实是繁殖地的隔离。西红脚隼和红脚隼的越冬地都在非洲南部,有很大的重合,但繁殖地却是完全分开的,这就导致这两个种群逐渐演化为两个不同物种。
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出,西红脚隼的繁殖地从西伯利亚中部一直延伸到中东欧;而红脚隼的繁殖区域主要在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以及邻近的西伯利亚的有限区域和朝鲜半岛的北部。西红脚隼在我国的分布非常有限,主要繁殖于新疆的阿勒泰地区,近些年来,有观鸟爱好者在乌鲁木齐市周边记录到迁徙过境个体。
当然,分布图只是参考,并不能准确地描绘该物种全部的分布情况。2004年,一只西红脚隼雄鸟跨过大西洋,降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玛莎葡萄岛,被观鸟爱好者兼鸟类学家E·弗农·劳克斯(E. Vernon Laux)记录到,随后大批的观鸟爱好者纷纷前往,一睹这位大洋彼岸来客的英姿。
这是西红脚隼在美洲大陆的第一次记录,应当认定为迷鸟(即偏离自身迁徙路线的候鸟)。
吃虫的猛禽
西红脚隼的体长一般在28~34厘米,比红隼还小,是一种比较娇小的猛禽。体型上的限制,使得西红脚隼在食性上,更多地选取昆虫为代表的无脊椎动物。虽然它们也吃一些小型的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和鸟类等脊椎动物,但雏鸟尤其以直翅目昆虫为主要食物。在西红脚隼的繁殖地,常可以见到成鸟捕食蝗虫、螽斯等直翅目昆虫的场景。
西红脚隼雄鸟捕食螽斯。照片于6月拍摄于匈牙利,可以推断其处于繁殖活动中。图片:Andy Morffew / Wikipedia
西红脚隼主要采用两种捕食策略:一种是“主动出击”,即在飞行中捕食昆虫,或通过振翅悬停然后猛扑下去捕食;另一种可称为“守株待兔”,即选取视野好的高枝或电线站立,瞅准猎物足够接近,才飞出去将其擒获。
兜兜转转的迁徙
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同,很多候鸟春季和秋季的迁徙路线是不重合的,而是一个“环形”。
以下图为例:A图和B图分别展示了两只在哈萨克斯坦北部繁殖的雌性西红脚隼的迁徙路线,数据来自它们所佩戴的卫星跟踪器。
我们可以看到,秋季这两只西红脚隼直接穿越阿拉伯半岛南下到达越冬地;春季则途径北非和南欧、中欧返回繁殖地,形成一个顺时针的闭合环形。
A、B图中圆圈表示繁殖地或越冬地,三角指示迁徙的方向,而方块则表示迁徙方向未知的情况,虚线表示数据缺失。实心图案表示数据可靠,空心则表示不太确信。C图表示环志个体重新记录的地点,此处不再赘述。图片:Todd E. Katzner et. al. / Bird Study(2016)
在迁徙过程中,西红脚隼常和其它隼,如黄爪隼 F. naumanni 混群,规模一般在100只以上。它们沿途会寻找合适的生境进行停歇补给,以完成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遥远的路途。
西红脚隼的越冬地主要位于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地区,那里干旱少雨,降水情况对食物的影响很大,西红脚隼也会根据降雨的变化调整越冬地。
“鸦哥,借窝一用”
西红脚隼使用其它鸟类的废弃巢穴繁殖,主要是鸦科鸟类,比如分布区域有很大重合的秃鼻乌鸦 Corvus frugilegus,有时西红脚隼也会主动夺取它们的巢穴。
西红脚隼的巢址一般选在草原地貌的树林之中,往往临近水源,因为那里有充足的食物。它们一次繁殖可产卵2~4枚。
然而在中亚和俄罗斯的某些地区,秃鼻乌鸦的巢穴常被人类捣毁。它们栖居的树木也面临被砍伐的威胁,而农药的施用又使其食物来源大幅下降;再加上其体型较大,往往在输电线路上触电毙命。
生态系统环环相扣,由于西红脚隼非常依赖秃鼻乌鸦的巢穴完成繁殖,随着这些地区秃鼻乌鸦数量的下降,西红脚隼繁殖所需的巢穴也出现了不足,进而影响了它的种群数量。
1980~1999年,因为认为秃鼻乌鸦有害于农业,匈牙利地区使用3-氯-4-甲基苯胺盐酸盐对其数量进行控制——这一行为几乎将西红脚隼完全逐出了此区域。到2005年,匈牙利的西红脚隼种群大约只剩下500~700只的规模。
过度放牧导致的草场退化,也是威胁西红脚隼种群的因素。除此之外,由于迁徙路途遥远,西红脚隼在迁徙过程中常常遭到人类捕杀。鉴于此,从2005年起西红脚隼被IUCN评估为近危(NT)级别,一直持续到现在。
目前,西红脚隼已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二、欧盟《鸟类指令》文件附录一等多部法律文件。中东欧地区也开始为西红脚隼提供人工巢穴,目前招引已获得成功;而在一些曾经毒杀秃鼻乌鸦的地区,农业和秃鼻乌鸦之间的关系也在被重新调整。
但西红脚隼繁殖地减少的趋势仍然没有改变。或许在未来,当地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才是更可靠、更持久的解决之道。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6年第164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刑小天Bird-See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