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常丛生,直立或下垂。茎短或稍长,常包藏于叶基之内。叶二列,近基生或紧密地着生于茎上,通常两侧压扁,极少近圆柱形,稍肉质,近基部常稍扩大成鞘而彼此套迭,叶脉不明显或干后多少可见,基部具或不具关节。
花葶从叶丛中央或茎的顶端发出,下部常多少具不育苞片,较少花葶下部与叶合生而扁化成叶状;总状花序一般具多数或极多数花;花苞片小,边缘常多少呈啮蚀状或有不规则缺刻;花很小,直径仅1-2毫米,常多少呈轮生状;萼片离生,相似;花瓣通常比萼片狭,少有大于萼片者,边缘有时啮蚀状;唇瓣通常3裂,少有不裂或4裂,边缘有时呈啮蚀状或有流苏;侧裂片常围抱蕊柱;蕊柱短,直立,无蕊柱足,近顶端常有翅状物;花药顶生,俯倾,顶端加厚而成帽状;花粉团4个,成2对,蜡质,无花粉团柄,基部有一小团的黏性物质;柱头凹陷,位于前上方;蕊喙小。1
分布情况全属约有3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也见于热带非洲至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有28种,产南部诸省区。1
生长习性自然生长于向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能耐干燥,喜半阴环境。鸢尾兰性强健,耐寒性较强,但不耐炎热,露地栽培的最适温度为15~20℃。
下级分类无关节亚属 Subgen. Menophyllum Schltr.
鸢尾兰亚属 Subgen. Oberonia1
代表植物****鸢尾兰OberoniairidifoliaRoxb. ex Lindl.
茎短,不明显。叶近基生,5-6枚,二列套叠,两侧压扁,肥厚,长6-16厘米,宽6-15毫米,先端短渐尖或钝,干后脉明显可见,下部内侧有干膜质边缘,基部有关节。花葶从叶丛中央抽出,长20-25厘米,超过叶的1倍,近圆柱形,下部两侧有狭翅,连翅宽达4毫米,仅在靠近花序下方有少数很小的不育苞片外,其余均不具不育苞片;总状花序长达16厘米,直径5-6毫米,下垂,密生数百朵小花;花苞片近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2-1.5毫米,边缘有啮蚀状齿;花梗和子房长约1.5毫米;花红褐色;中萼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1.3毫米,宽约0.8毫米,先端钝;侧萼片略狭而先端渐尖;花瓣卵状长圆形,长0.9-1.1毫米,宽约0.6毫米,边缘具不规则啮蚀状齿;唇瓣轮廓为宽卵形或近半圆形,长宽各约1.5毫米,不明显的3裂,基部向后方延伸,边缘有不规则的裂缺或流苏,先端2裂,裂口深度约为唇瓣全长的1/3;蕊柱短。蒴果椭圆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果梗极短。花果期8-12月。2
主要价值一是观赏价值,越希奇价格就越炒得高。二是在于其的药用价值,绝大部分野生兰都有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