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古代市中心往往是政治和宗教的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市中心的职能和规模也日益发展,近代城市的市中心往往是商业中心。而现代城市的市中心又超出原来的政治性和商业性职能的范畴,逐渐成长为城市多方面的综合性中心。
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大都市中,市中心可以划出中心事务区和中心商务区 (CBD)。前者集中着各种行政机构、大公司总部以及民众团体办事机构和银行、保险公司、电视台、广播中心等,而不是一般的商业服务部门,相对安静。这个地区高大的建筑物以至摩天大楼林立,表现出城市的立体景观;银行、交易所、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的办公大楼、事务所大量集中;它们的活动牵连着全市及整个城市影响范围以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生活,是资本主义国家城市经济的神经中枢。如纽约的华尔街等一些世界闻名的大都会中的国际金融中心。后者则是除中心事务区之外的区域,零售商业和服务业繁荣。如日本东京的银座,但一般所说的中心商务区包括中心事务区和商业区。
市中心是指一个城市内起到中心作用的政治、经济或文化活动所在地。通常由市内最繁华的地段和街区组成,担负着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社交活动中心的职能,在城市商业服务网等级中,属最高一级。设置有各类全市性综合商场和各种专业性商业服务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其种类多少和规模大小因城市规模而异。有些城市的市中心则是行政机构所在地或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市中心往往有许多该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老城市中心区历史悠久,建筑物更富有特色。
城市景观在某种意义上与城市形象和城市视觉环境相通,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各种视觉事务和视觉时间构成的视觉总体,是城市实体环境所反映出来的城市形象,是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合体,除了包括所在地的自然风貌,还包括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文景观。其构成要素有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以及人文要素。其中自然要素包括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典型气候天象、植被、水体等;人工要素包括建筑、广场、街道、公园绿地、艺术小品等,其中建筑应当是它构成的主体;人文要素包括不同城市人们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因此,城市景观的形成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共同塑造的结果,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历史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
城市景观规划是以人为中心,将各种土地利用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以构成和谐并且有效的地表空间的人类活动。它通过对土地及其土地上物质和空间的安排来协调和完善景观的各项功能,使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有生命的地球和谐相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各国乃至全世界在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共同选择。1
设计理论城市设计理论现代城市设计由传统的形体规划发展而来。首先,在对象上,现代城市设计不仅是形体规划的空间艺术范畴,而是以人为中心的物质与精神空间环境的设计。第二,在方法上,现代城市设计是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规划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空间形体设计已不是唯一的方法,其他分析方法、规划条例、管理准则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相应设计成果也不只是终结式的方案图纸。第三,现代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包括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建筑设计,贯穿于城市景观规划之中。城市规划的过程是在一定地域环境中,对城市功能、结构、系统的协调,融入城市设计是对空间环境、空间形态的协调、优化,促成城市空间的良性发展、整体提升。因此,应该将城市设计的理念、方法应用到不同阶段的城市景观规划中,强调景观规划的生态特征,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增强对城市景观的艺术的再创造过程。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学科,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研究景观的空间变化,以及研究景观异质性的发生机制(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这是由德国的特罗尔(Troll)于 1939 年首先提出的。
城市景观生态学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范畴,它从景观生态学原理出发,结合城市这一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自身的特点,研究城市景观的形态、结构、功能空间布局以及各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找造成城市内部各要素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发展的原因,从而优化组合城市原有景观元素或引入新的景观成分,调整构建合理的城市景观格局及功能区域,达到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功能的目的。城市景观生态学为解决城市的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赋予了城市规划以生态学的内涵,为实现城市景观具有较高的可持续能力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景观设计要追求可持续性发展,即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和传统景观均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合理地保护与利用,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历史延续性、又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善待自然与环境,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项主要任务和重要原则。2
设计原则生态原则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要遵循生态原则。不仅考虑如何有效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将设计作为完善大自然能量大循环的一个手段,充分体现地域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运行机制;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特征,设计中尽量避免对于地形构造和地表机理的破坏,尤其注意继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因自然地理特征而形成的特色景观;从生命意义角度去开拓设计思路,既完善人的生命,也尊重自然的生命,体现生命优于物质的主题。通过设计重新认识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建构更好的生态伦理。
“人本主义”的原则城市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城市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城市景观不仅是向人们展示的,而且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其中的。人是城市景观体验的主体,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理所当然应为人服务,满足人的活动要求,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离开了人的活动,城市景观便失去了其特有的意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着重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
特色原则城市景观特色是一个城市在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并获得一定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公认,其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并能够使人们识别该城市的景观特证。面对城市千城一面、文化丧失等问题,这个原则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把握城市的历史文脉,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再利用,把握特定环境的本土特征,寻求客观规律,创造出适宜的城市景观形态,塑造城市的景观特色。
美学原则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要按照美学的原则来组织景观各要素,城市的平面布局应清晰明了,各类景观节点的安排要和谐而有序,对形体、色彩、质感的处理应多样而统一,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1
设计内容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以城市中的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协调配合,以满足人们的活动要求、创造具有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的空间环境为目的的工作过程。其工作领域覆盖到从宏观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到微观的细部环境设计的全过程,一般分为城市总体景观、城市区域景观与城市局部景观等三个层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空间视觉环境的保护、控制与创造,它和城市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等、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为补充。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土地所作的平面使用计划,其道路系统的组织与用地安排对城市景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因而在做城市规划时就应该考虑到景观问题。城市景观规划则是就土地立体使用并考虑各局部与整体造型所做的规划。城市景观规划首先必须对当地城市景观资源进行查阅资料、拍照、问卷等方式,通过视觉的分析评价,明确现存景观的价值和形态特征以及各种潜力和限制因素,确定城市的主要景点及观景点并对其进行分级,然后作出景观风貌规划分区,一般可将城市分为主要景观区、传统特色区、重要沿街景观区、自然风景区、一般景观区与景观协调区等,再针对不同性质的景观区域,制定相应的改善、保护、整备计划,诸如建筑形式及高度的控制,城市天际线控制,空间视觉走廊的控制,建筑容积率和覆盖率的控制,建筑材料和色彩的控制,街道的比例以及各种环境设施的配置等。城市景观规划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
城市设计是实现城市规划的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对以人为主体的城市形体环境中各项物质要素所做的综合环境设计,是连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纽带。城市景观设计是实现城市景观规划的设计,与城市设计是相互依存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城市设计侧重于功能、空间的研究而带有景观内涵,而城市景观设计侧重于城市景观的研究而带有功能、规划的内容。城市景观设计著意于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并举,同时注重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其设计成果表现为图纸与模型。随着电脑三维模拟技术应用,可以从不同的视点以动态的方式来观察城市空间形态,这有助于在实体建成前了解将来对环境的实际感受,从而更好的把握景观关系。
建筑设计是根据具体的功能要求在一特定地段上所作的空间、形体与环境设计,其形式、尺度、色彩与质地对该地段内的环境景观构成影响。单体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整体景观要求,综合考虑周边环境因素以及人们观察建筑时的视点、视角等因素进行建筑体形及立面的设计,以推进城市整体景观的形成。
景观建筑设计主要是对城市外部空间、地面以及所有环境设施的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景观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景观建筑设计的要素可分为:眺望、散步道、标志、历史文物、水边、小品、中心公园、路标、花园道、水、街景、艺术品、商业街、立面、广场、街角、照明、林荫道、广告等主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