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三七,为蓼科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var. sinense)的根茎。因其能活血通经、治疗跌打损伤,故得此名。犊牛儿苗科植物鼠掌老鹳草(Geranium sibiricum)的全草也称“血三七”。
基本信息中文名:血三七
**别名:**三七草《纲目》,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菊三七《上海常用中草药》,土三七《滇南本草》,金不换《秘方集验》,紫三七(江苏),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疙瘩(贵州),水三七(河北),紫蓉三七、艾叶三七、铁罗汉、乌七(湖南),菊叶三七(上海)
**苗族药名:**血三七(贵州松桃),加松略确(贵州黔东南),弯九柳(贵州黔南)
拉丁名:Gynura segetum(Lour.)Merr.
科别:菊科
采制: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来源:本品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土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r.的全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1m。宿根肉质肥大,具疣状突起及须根。茎具纵沟纹,绿色或紫色,上部多分枝。基生叶簇生,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羽状分裂,两面有柔毛;茎生叶互生,形大,羽状分裂,两面无毛。总苞筒状,苞片两层,条状披针形,边层膜质;花两性,管状,金黄色,花冠顶端5齿裂,花柱基部小球形,分枝顶端有细长线形具毛的尖端;瘦果狭圆柱形,冠毛白色。花期9~10月。
生长环境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对光敏感,喜斜射、散射、漫射光照,忌强光。
分布范围分布于贵州各地苗乡,湖北、湖南、广西、云南、四川等地。
主要价值化学成份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血三七具有抗氧化、抗菌、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理作用。从血三七中共分离得到 50 多种化合物,主要为黄酮类,如槲皮素、槲皮苷、表儿茶素等;蒽醌类如大黄素;酚酸类如没食子酸、阿魏酸、绿原酸等成分。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等作用,没食子酸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抗氧化活性;绿原酸具有抗病毒、抗菌等作用。1
性味归经性冷,味涩;热经
功能疗效
血三七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胃痛、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等,主要作用是止血,消肿,止痛。对外伤流血,红肿,疼痛比较有作用,活血的功效可用在治疗风湿与关节疼痛瘀伤。
6~30克。
使用方法1、胃病治疗:主要是用血三七泡茶,每早晨空腹和晚睡前饮用,使用期间不可食辣椒。胃病重者可能此法疗效甚微。
2、跌打损伤、骨折、劳伤腰痛、风湿疼痛者将其以1:10的比例用浓度酒泡够八天以上,饭前,睡前饮50克-30克,同时用泡过的酒擦拭患处感觉起热即可。泡过的酒总的使用为饮7分擦3分。
3、用可止血,具体的使用方法是:将其用刀刮其身取其碎沫直接敷于流血部位。或是将已用于泡酒使用完的血三七取出晒干将其压成粉沫存放,待用时直接取出敷上也可。
辨别方法(1)从外形上分辨。真品三七呈类圆锥形,表面有瘤状突起和皱纹,灰褐色;而伪品呈拳形或不规则的纺锤形,虽也有瘤状突起,但大多为人工伪造,有细根和假茎痕,或弯曲的纵皱纹,与真品比较,很容易看出造假的痕迹。
(2)品尝辨别。真三七气微,尝之味先苦而后微甜;伪品尝之味甘淡而后微苦,嚼之有黏滑感。真假三七不属于同一科属的植物,真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干燥的根茎,而假冒的菊三七、藤三七分别属于菊科和落葵科植物。
采制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魏大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