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龙血树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龙血树,又被称之为:流血之树、活血圣药、植物寿星,主要生长在非洲和亚洲南部,等热带地区。其花两性,小,花被7裂,圆锥花序或穗状的总状花序或稠密的穗状花序;果实为浆果。喜高温多湿的环境,喜光,不耐寒。龙血树在2001年就已被国家列为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中。1

形态特征主要分为两个族群:

一类为乔木,有树干和扁平的革质叶,通常生长在干旱的半沙漠区域,被通称为“龙血树”。

另一类为灌木,细茎,带状叶,一般生长在热带雨林中,通常作为观赏栽培植物。

常绿小灌木,高可达4m,皮灰色。叶无柄,密生于茎顶部,厚纸质,宽条形或倒披针形,长10~35cm,宽1~5.5cm,基部扩大抱茎,近基部较狭窄,中脉背面下部明显,呈肋状,顶生大型圆锥花序长达60cm,1~3朵簇生。花白色、芳香。浆果呈球形黄色。2

生长环境龙血树树皮一旦被割破,便会流出殷红的汁液,像人体的鲜血一样,因此而得名。它大多分布于海拔较高的石灰岩地区。

龙血树性喜高温多湿,喜光,光照充足,叶片色彩艳丽。不耐寒,冬季温度约15℃,最低温度5~10℃。温度过低,因根系吸水不足,叶尖及叶缘会出现黄褐色斑块。龙血树喜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质营养丰富的土壤。

分布范围分布于北纬21.5~23.6°地区,以东南亚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为主要产地;国内以云南思茅、西双版纳等地为主产区,广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资源,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海拔250~1700m的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山地。

主要品类剑叶龙血树(柬埔寨龙血树)

在云南省分布的生态区多为悬崖绝壁的石灰岩地区阳坡,垂直分布区为海拔800~1700m,常见于山势险峻、坡度较陡的石缝间。云南金平、勐腊、景洪、思茅、普洱、景谷、孟连、沧源、镇康、耿马等地通称为岩棕;基诺族称雅波德,傣族称埋嘎筛,爱伲族称来筛等;广西称为山海带。

剑叶龙血树为长绿乔木状植物,茎高可达5-15米。茎粗大,分枝多,树皮灰白色,光滑,老干皮部灰褐色,片状剥落,幼枝有环状叶痕。叶聚生在茎、分枝或小枝顶端,互相套迭,剑形,薄革质,长50- 00厘米,宽2-5厘米,向基部略变窄而后扩大,抱茎,无柄。圆锥花序长40厘米以上,花序轴密生乳突状短柔毛,幼嫩时更甚;花每2-5朵簇生,乳白色;花梗长 3-6毫米,关节位于近顶端;花被片长6-8毫米,下部约1/4-1/5合生;花丝扁平,宽约0.6毫米,上部有红棕色疣点;花药长约1.2毫米;花柱细长。浆果直径约8-12毫米,桔黄色,具1-3颗种子。花期3月,果期7-8月。

本种在叶基部和茎、枝受伤处常溢出少量红棕色液汁,花序轴密生乳突状短柔毛,很容易识别。

海南龙血树(小花龙血树)DracaenacambodianaPierreexGagnep,百合科Liliaceae,乔木状,高3~4m,茎不分枝或分枝,树皮带灰褐色,幼枝有密环状叶痕。叶聚生于茎、枝顶端,几乎互相套迭,剑形,薄革质,长达70厘米,宽1.5-3厘米,向基部略变窄而后扩大,抱茎,无柄。圆锥花序长在30厘米以上;花序轴无毛或近

无毛;花每3-7朵簇生,绿白色或淡黄色;花梗长5-7毫米,关节位于上部1/3处;花被片长6-7毫米,下部约1/4-1/5合生成短筒;花丝扁平,宽约0.5毫米,无红棕色疣点;花药长约1.2 毫米;花柱稍短于子房。浆果直径约1厘米。花期7月。

分布于海南西南部,生于背风区的干燥砂土上,也分布于越南、柬埔寨。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

矮龙血树小灌木状,高不到1米,具粗厚的根。茎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有疏的环状叶痕。叶生于茎上部或顶端,彼此有一定距离,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6-8厘米,中脉稍明显,有柄,柄长3-6厘米。总状花序顶生,长约15厘米;花每1-3 朵着生,据记载长约2厘米;花梗长3-4毫米,关节位于上部。浆果直径10-13毫米,具1-3颗种子。花期不详,果期8月。

产云南南部(允景洪)。生于海拔1050米的密林下。也分布于孟加拉、印度至马来西亚。

长花龙血树灌木状,高1-3米。茎不分枝或稍分枝,有疏的环状叶痕,皮灰色。叶生于茎上部或近顶端,彼此有一定距离,条状倒披针形,长20-30 (-45) 厘米,宽1.5-3 (-5.5) 厘米,中脉在中部以下明显,基部渐窄成柄状,有时有明显的柄,柄长2-6厘米。圆锥花序长30-50厘米;花序轴无毛;花每2-3朵簇生或单生,绿白色;花梗长7-8毫米,关节位于上部或近顶端;花被圆筒状,长19-23毫米;花被片下部合生成筒,筒长7-8毫米,裂片长11-16毫米;花丝丝状,花药长2-3毫米;花柱长为子房的5-8倍。浆果直径约8-12毫米,桔黄色,具1-2颗种子。花期3-5月,果期6-8月。

产广东(海南岛)、台湾(高雄、台南)和云南(河口)。生于海拔较低的林中或灌丛下干燥的沙土上。东南亚广泛分布。

细枝龙血树大灌木状,高1-5米。茎常具许多分枝,分枝较细,具疏的环状叶痕。叶生于分枝上部或近顶端,彼此有一定距离,狭椭圆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3厘米或更宽,中脉明显,有柄,柄长1厘米。圆锥花序生于分枝顶端,较短,长在10厘米以下;花通常单生,据记载长可达2.2厘米;花梗长达1厘米,关节位于上部。

产广西南部,分布于东南亚,从越南至印度尼西亚都有。

繁殖方法龙血树引入中国后,除少数热带地区培育出种子外,其他地区主要采用高温、插条及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

压条繁殖龙血树的茎干大多直立生长,发枝少。植株生长数年后,基部叶片脱落,自然失去观赏价值。根据这种情况,莳养者可在5至7月的高温湿润季节,进行高压繁殖。方法是:在植株茎干的适当部位,进行环状切割,环口宽为1.8-2.2厘米,深至木质部,并用小刀剥去环口皮层,用干净湿布擦去切口外溢的液汁用5000-100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涂抹切口上端皮层,再用白色塑料薄膜扎于切口下端,理顺做成漏斗状,装上用苔藓和山泥土混合配制的生根茎质,环包刀口,灌一次透水,扎紧江膜上端,再把植株置于室外莳养,加强肥水管理。龙血树高压后,要随时检查基质是否干燥,要随时补充水分。一般经过30至40天的培育,环切部位便有新根出现,9至10月便可切离母体另行栽培成为一棵独立生长的植株。

扦插繁殖龙血树还可用扦插的方法进行无性繁殖,时间在5至6月。这时正是龙血树的旺盛生长期,植株体内营养丰富,扦插后极易成活。扦插以前,可挑选观赏价值较高的母株,取其生长两年以上的健壮枝条,每段长约10-20厘米,有叶无叶均可。插穗基部削成平口,上部横切后保留叶片,上下切口可用清水浸泡洗净外溢的液汁,置于阴凉通风处稍晾一段时间,再用500-1000ppm的萘乙酸浸泡插穗基部2-3厘米处,一般5秒钟即可,随浸随插。龙血树扦插,苗床可用小号的土陶花盆,基质可用蛭石、珍珠岩或者经过高温消毒的素砂土,上盆后进行扦插。每盆一株,插好后浇一次透水,把苗床置于花搭光处,精心养护。以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基质湿润。龙血树伤口愈合快、生根早,发芽迅速,一般15至20天,切口在创伤激素的作用下,便产生愈伤组织,25至35天,插穗在内源激素的作用下,很快就能出现根的原始体,35天至40天就能萌发新根,两个月以后,便可用培养土翻盆移栽。3

病害防治红蜘蛛病

由于环境干燥,长期将龙血树置于阳台或室内窗台莳养,容易生长红蜘蛛。红蜘蛛俗称火龙,属于螨类害虫,多群集于植株叶片的背面,结网掩体,刺吸液汁。龙血树受其危害,叶片褪色,叶绿素受到破坏,表面出现密集的小黄点、小黄斑,并逐渐萎缩、黄化、枯萎,严重时脱落,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红蜘蛛经常躲藏在枝条、叶片的背面或者时片茂密的地方,拉网隐蔽,人工捕捉比较容易。如果用化学药剂除治,可用20%的三氯螨醇乳剂,加入800-1000倍的水,制成溶液喷洒,此药对成虫、若虫和虫卵都具有良好的杀伤作用。还可用50%的敌敌畏乳剂加入1000-1500倍水,制成溶液喷洒,在喷药的时候要注意叶片背面也要喷到,这样,杀除效果更佳。

龙血树链格孢黑斑病

龙血树链格孢黑斑病主要为害龙血树叶片,龙血树叶片生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病斑,叶片四周具褐色圈,中央灰白色,后病部生有密密麻麻的黑色小霉点,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Alternariasp.称一种链格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梗常不分枝,有明显的孢子痕,具隔膜,大小14-48×6-13(μm)。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有隔膜3-18个,横隔处向内缢缩,纵隔0-15个。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或病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入雨季或空气湿度大、缺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⑴大批量繁育龙血树的棚室,应在每年春、夏两季之交关闭门窗后,每667㎡用45%百菌清烟剂200g熏一夜,可熏死大部分病菌,能减轻发病。提倡使用‘福腾'牌温控式电热硫磺蒸发器,利用电热使硫磺或其它杀菌剂以蒸气状态进入保护地空间均匀扩散,彻底灭菌

⑵发病后除仍可用上述烟雾法防治外,也可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400-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3-4次。

⑶精心养护。龙血树喜高温多湿和半阴环境,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越冬温度应高于5℃,要求盆土排水良好,夏季直射光线过强,叶尖会被灼焦,生长期间应供给充足水分,经常喷水于叶面或植株四周,增加空气湿度,每月施1次肥,增强抗病力。

栽培技术种植技术生产标准:14cm盆,高度为50cm,冠幅约40cm,生长周期约3个月。

基质准备:以疏松、排水和通气性好的5-40mm规格的进口泥炭,将泥炭加水拌匀,(加水的标准:加水拌匀后,手紧握一把泥炭,水从指缝中渗出)待上杯种植。14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约400毫升,一包300升进口泥炭可以装750杯左右。

上盆要求:选择专业生产的优质种苗,苗高25cm,冠幅20cm,叶片数4-6片,无病虫害、无枯叶、黄叶。

上盆:对重新使用的旧盆,必须要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半个小时以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待用。小盆栽一般用口径为14cm规格盆子种植,种植时先在杯底垫3cm左右基质,再将筛苗移入杯中,小苗种植不宜过深,以平植株基部为宜;基质松紧适中,装至杯子9分满。4

栽培养护可用腐殖土、泥炭土、河沙各1份混合作基质,在遮光70~80%的条件下栽培。生长季节每月施复合肥1~2次,保持土壤湿润,夏季应多喷叶面,提高空气湿度,叶质会更肥厚,叶色亮丽,不易干尖。冬季要防寒,应保持8℃以上,盆土减少淋水,但经常淋湿地板增加湿度对保持叶片色彩、防止干尖有作用。本属植物叶姿优美,是各种室内布置的好材料,在入室前如能适当降低湿度,使之适应较干燥环境,入室后经常向叶面喷水,就可在室内长期观赏,不易干叶尖。有些经室内摆设受损的植株,如果损害不严重,只要搬回产场经过一段时间养护就可恢复,有些损毁严重的植株难以恢复,可用作种苗繁殖用;如香龙血树有些人摆一段时间叶片损毁后就扔掉,甚是可惜。其实只要在茎干上端萌枝下约2cm截除残枝,继续常规管理,一段时间后又可萌出新枝叶。

肥水管理龙血树喜欢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基质,可采用无土培育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栽培的容器,应选美观大方的宜兴紫砂盆,或者挑选江西省景德镇市的瓷质高级陶盆。基质可用蛭石、珍珠岩、泥炭土充分混合。这种基质,通透性好、清洁干净、无菌无味。龙血树且这种基质栽培在高级容器中,可以数年不翻盆、不换土、植株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土栽培的肥水管理,主要是追施营养液。如果栽培数量少,可以不专门配制营养液,而采用市场上出售的“红梅”、“金月”牌营养液。按照使用说明,加入适宜的水分,充分混合后加以浇灌,也可每隔30至40天,刨开表层基质,施一次颗粒状迟效性肥料。每3至5天浇水一次,保持基质湿润。夏季多数地区高温干燥,可在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6时以后,用细孔喷壶向叶面进行雾状喷水,保护好美丽鲜艳的叶片色泽。冬季休眠期要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一般置于室内越冬,可以每隔十天半月浇水一次,维持盆土略为干润即可,使之安全越冬。

温度光照龙血树既喜欢温暖湿润和阳光照射的环境,也能耐阴。但是,在室内莳养,若长时间置于过于荫蔽的环境,也会导致叶片褪色。所以最好把花盆放在东南方向的窗台上,使之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如果肥龙血树置于阳台上莳养,当夏季阳光过于强烈的时候,要把花盆移入室内,特别是中午,要适当进行遮荫,一般光照度为40-50%即可,以免骄阳灼伤叶片。龙血树喜温暖,不耐严寒。它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摄氏度,如果夏季高温,气温超过32摄氏度,或者冬季气温低于15摄氏度,龙血树便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0月下旬以后,要陆续将龙血树搬入室内,以防早霜的侵害。整个冬季,最好把室温控制在10-20摄氏度之间,不能太低。同时,应把盆花置于南向的窗台内,使阳光直接照在植株体上,并定期转动方位,使之受光均匀。如长时间无阳光照射,可利用晚上开灯,把龙血树置于40瓦的灯光下,进行人工灯光补助照射,保证叶片美观。晚间要把龙血树放在窗帘以内,并用厚型窗帘阻挡冷空气,或者把花盆摆放在屋角温暖处,使之安全越冬。

主要价值经济价值它深红色的汁液,可以用来作为染料,或者油漆小提琴。

观赏价值龙血树株形优美规整,叶形叶色多姿多彩,为现代室内装饰的优良观叶植物,中、小盆花可点缀书房、客厅和卧室,大中型植株可美化、布置厅堂。龙血树对光线的适应性较强,在阴暗的室内可连续观赏2-4周,明亮的室内可长期摆放。

药用价值龙血树受伤后会流出一种血色的液体。这种液体是一种树脂,暗红色,是一种名贵的中药,中药名为“血竭”或“麒麟竭”,有药用活血功能,可以治疗筋骨疼痛。古代人还用龙血树的树脂做保藏尸体的原料,因为这种树脂是一种很好的防腐剂。它还是做油漆的原料。

名称来源龙血树被称为:流血之树、活血圣药、植物寿星。

名贵的云南红药——血竭,又名麒麟竭,与云南白药齐名,又是著名药品“七厘散”的主要成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誉之为“活血圣药”,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良好功效,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是治疗跌打损伤、活血、止血的特效药。血竭是以龙舌兰科常绿乔木,龙血树为原材料提炼出来的。

作为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血竭在我国传统医学上沿用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在1972年以前未发现国产龙血树时,所用血竭一直靠从东南亚和非洲进口,价格十分昂贵,每年要耗去国家大量外汇。在国外,血竭多称为龙血(DRAGON,S BLOOD),非洲用龙舌兰科龙血树属的植物树干割取血竭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用棕榈科植物黄藤果实提取血竭仅是近代的事,但我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对血竭植物有过记载,苏颂《唐本草》中写道:“血竭原植物,木高数丈,婆娑可爱。其脂液从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采无时”。

谈到国内龙血树和国产血竭,那还得从一位传奇式人物——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教授说起。蔡老原籍浙江东阳,1911年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从小热爱大自然,年青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跟随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先生学习植物学。20世纪30年代初蔡老就深入云、贵、川等地考察植物,采集植物标本。为了进大凉山,他与黑彝头人歃血为盟,为了到滇南,他不顾瘴疬之气和匪患之险,拉着马尾巴闯过无人区。蔡老喜欢植物也酷爱文学,他在云南采集植物标本时写的小说《普姬——一个花苗姑娘》、《爬梯——一个赶马人的日记》、《四川的巴布凉山人》等,受到鲁迅先生的高度称赞。但是,他高深的文学造诣却给他带来了不幸的灾难。1960年,蔡老的好友吴晗写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中的“罢官”二字就是根据蔡老的意见加上去的。文革期间,《海瑞罢官》受到批判,而“罢官”二字又是重点,蔡老因此受到牵连,遭到残酷的迫害。70年代,美国侵略越南,“同志加兄弟”的中国给予越南无私的援助,举国上下尤其是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的植物学工作者都在四处寻找特效止血药,尽管踏破铁鞋,但都是徒劳无功,一无所获。当时蔡老刚刚得以“解放”,恢复工作,已过花甲之年的他以博大的胸怀,不计个人恩怨,根据年青时代采集标本的回忆,带领一批青年科技人员于1972年首次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孟连县境内的石灰山上发现大片龙血树。从此,国产血竭才得以诞生,且其疗效优于进口的、以棕榈科植物为原料加工的血竭,填补了我国医药史上的一项空白。为此,蔡老去世以后,他的一半骨灰埋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他亲手种植的龙血树下,另一半骨灰埋在昆明黑龙潭昆明植物研究所里他亲手种植的水杉树下。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玉峰 - 副教授 -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