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山栀子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山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是中药名。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1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0.5~2米,幼枝有细毛。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4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全缘,两面光滑,基部楔形;有短柄;托叶膜质,基部合成一鞘。

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大形,白色,极香;花梗极短,常有棱;萼管卵形或倒卵形,上部膨大,先端5~6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花冠旋卷,高脚杯状,花冠管狭圆柱形,长约3毫米,裂片5或更多,倒卵状长圆形;雄蕊6,着生花冠喉部,花丝极短或缺,花药线形;子房下位1室,花柱厚,柱头棒状。

果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有翅状纵梭5~8条,长2.5~4.5厘米,黄色,果顶端有宿存花萼。

花期5~7月。果期8~11月。2

分布范围常生于低山温暖的疏林中或荒坡、沟旁、路边。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台湾等地。1

栽培技术1 繁殖方法可用种子、扦插、分枝繁殖。

1 种子繁殖。

栽培时应选择大栀子为好。由于栀子的种子发芽率不高, 故应选饱满、色泽红的新鲜果实, 连壳晒至半干作种。在播前, 剥开果皮取出种子, 泡在清水中2~3小时后揉搓, 去掉浮在水面的杂质及瘪籽, 将沉于水底的饱满种子捞出后稍为晾干拌上细砂, 以备播种。春、秋两季均可播种, 以春播为好, 春播在2月下旬, 秋播在9月下旬。播种时, 先将选好的土地深翻, 667m2施基肥约2500kg, 耙平, 作成高畦, 按16~33cm的距离开沟条播, 覆盖焦泥灰和细土0.6~1cm, 上面盖草保墒。667m2用种量2~3kg。出苗后应将盖草及时揭去, 如阳光过烈, 可于每日早晚浇水, 以免影响秧苗生长, 幼苗若生长过密, 应分次匀苗, 最后按株距10~13cm定苗, 及时除草、追肥, 苗高33cm以上时可定植。

2 扦插繁殖。

南方于秋末 (9月下旬~10月) 或春初 (2月下旬~3月) , 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上2~3年生的枝条, 剪成16~23cm长, 上端平、下端斜的插条, 按行距16~33cm、株距6.6~13cm, 微斜插入苗床里, 插条入土2/3, 上端留1节露出土面, 经常保持床土潮湿, 成活后加强管理, 1年后定植。

3 分枝繁殖。

栀子根茎部发棵较多, 在早春或秋季, 掘开表土, 将每树四周16~20cm长的嫩枝从母株相连处分出, 成为单株栽植。

此外, 野生栀子多的地区, 苗木来源还可从山地挖掘野生苗。苗的年龄对以后结果的影响较大, 一般选择高33cm左右, 树龄在2~3年的植株移植, 成活率高, 树势生长茂盛, 结果多。年龄老的野生植株, 以采取分株法为好, 原棵掘来栽种, 年龄老的移栽的植株枝势弱, 发新枝少, 结果也很少。

2 定植种子育苗或扦插育苗1年后, 苗高33cm以上即可定植。行株距1.3~2m, 土壤肥沃时行株距可稍大, 土壤瘠薄则可适当缩小。定植时先刨直径50cm、深33cm的穴, 每穴施堆肥1.5~2.5kg作底肥, 每穴栽壮苗1株, 栽后若遇干旱, 应浇水抗旱, 保证植株成活。定植时间春季2~3月间, 秋季10~11月。

3 间作栀子在移栽后1~3年中, 由于植株矮小, 生长缓慢, 如成片栽种时, 则可在其株行中间种豆类等作物, 这样不仅能增加其他作物的收获, 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还可增加土壤肥力, 减少杂草滋生。此外, 栀子可在果园、茶园梯田周围作为绿篱种植。

4 田间管理1 除草。

每年除草3~4次, 结合施肥时进行。

2 施肥。

定植时应施好基肥。为促使植株抽生新枝和孕蕾的需要, 应4月中旬~5月上旬667m2追施人粪尿1250kg, 或在株边开浅穴, 每株施尿素10~15g, 以后每年春季追肥1次, 667m2施人粪尿1500kg, 或其他化肥。也可在栀子行间套种绿肥, 套种的绿肥在5月间翻入土中。

3 培土。

冬季干寒, 易影响第2年枝条生长势, 因此, 在入冬前应于根际进行培土, 以保湿防冻。有条件的先浇次淡水粪, 再进行培土。

4 打花。

幼年树势生长旺盛, 对以后产量有利。栀子在第2~3年就能开花, 为促使养分集中, 须将第2~3年植株开的花打除, 从第4年起不再打花。

5 病虫害防治1 黄栀子斑枯病。

黄栀子斑枯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 受害后叶两面生有黄褐色斑, 圆形, 直径2~4mm, 且病斑边缘褐色, 上生小黑点, 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防治方法: (1) 收拾残株病叶, 集中烧毁, 减小菌源。 (2) 选择无病地块留种, 同时剪苗扦插可减轻发病。 (3) 加强田间管理, 适施氮肥, 降低田间温度。 (4) 发病初期, 摘除下部病叶后, 再喷1: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 每隔7~10天喷1次, 连喷3~4次。

2 茶小蓑娥。

茶小蓑娥又名车袋虫、皮袋虫等, 被害的黄栀子叶片成很多圆形的孔洞。在化蛹前先吐一长丝, 一端粘在黄栀子的枝或叶片上, 使护囊悬垂在树丛中, 再吐丝闭囊口, 一般在3月气温较暖后开始活动, 7~8月间为害严重。防治方法: (1) 人工摘除。 (2) 药剂防治, 为害严重时可在幼虫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 (3) 修剪, 将虫口较多, 被害严重的树枝剪去, 集中烧毁。

3 蛞蝓。

可在清晨有露水时撒生石灰粉防治。3

功效与化学成分山栀子入药, 水栀子做染料, 古今同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 栀子内服可泻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外用可消肿止痛。1

山栀子自古以来便是清热泻火之佳品, 其性味功效的记载比较完整, 神农本草经对其记载为:“味苦, 寒。主五内邪气, 胃中热气。”之后的学者多认同并沿用此说法。至魏晋时, 山栀子并不常入药, 一般用于解羊踯躅毒, 陶弘景曰:“今皆入染, 用于药甚稀”, 并且入药时须去须去皮, 取仁用。至唐时, 甄权完善了栀子的适应症记载, 认为其可“解五种黄病”, 即治疗黄疸。孟诜的《食疗本草》则认为, 栀子除上述功效外, 还可治疗紫癜风。之后对栀子功效的理解并无太大变化, 明时, 医家对栀子的炮制方法对功效的影响有所讨论, 认为栀子“留皮除热于肌表, 去皮却热于心胸”, 即栀子带皮用去肌表热, 去皮取仁用去心胸热。至清时, 医家从中医理论方面解释了栀子的去热机制, 认为栀子:“凌冬不凋, 盖禀少阴之气化。花多五瓣, 而栀花六出。六者水之成数也。稍杪结实……是下禀寒水之精, 而上结君火之实”。1

水栀子的不堪入药从魏晋时便有记载, 《雷公炮炙论》:“凡使, 勿用颗大者, 号曰伏尸栀子, 无力。”后经实践, 人们开始用水栀子染色, 《本草图经》:“其大而长者, 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 不堪入药用”, 后世多沿用此说法, 如《汤液本草》:“栀子大而长者, 染色, 不堪入药”;《本草蒙筌》:“此号伏尸栀子。只供染色之需”。1

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 山栀子和水栀子在解热、降温、抗炎、致泻作用上效果一致, 但是在利胆保肝方面, 水栀子并无此作用。这与古代应用相符。

成分上的差异是两者功效上差异的物质基础。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 山栀子与水栀子在成分的种类上差异不大, 含量差别很大。主要成分包括两大类:环烯醚萜类 (主要为京尼平苷) 和西红花苷类 (主要为西红花苷-Ⅰ) 。两者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栀子苷 (gardenoside) 、京尼平-1-β-D-天门冬酰胺 (genipin-1-β-D-geniobioside) 、山栀苷 (shanzhiside) 、脱乙酰半乳糖苷甲酯 (deacetyl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 、栀子新苷 (gardoside) 、绿原酸 (chlorogenic acid) 、脱乙酰半乳糖苷酸 (deacetylasperulosidic acid) 、鸡矢藤苷甲酯 (scandoside methyl ester) 、山栀苷甲酯 (shanzhiside methyl ester) 、京尼平苷 (geniposide) 、西红花苷-Ⅰ (crocin-Ⅰ) 、4-辛酰基-5-咖啡酰奎宁酸 (4-Sinapoyl-5-caffeoylquinic acid) 、西红花苷-Ⅱ (crocin-Ⅰ) 、反式-番茄红素单 (β-D-龙胆二糖基) 酯[trans-crocetin mono (β-D-gentiobiosyl) ester]、西红花苷-Ⅲ (crocin-Ⅲ) 、藏红花酸 (crocetin) 等。其中, 山栀子中栀子苷含量高于水栀子, 水栀子中京尼平苷及西红花苷-Ⅰ的含量均远高于山栀子。成分与功效方面的联系尚需进一步探讨。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少斌 - 副教授 -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