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型似黄雀,但体羽多斑纹,尤以胁部浓重;头顶玫瑰红色,腰淡粉色,翼斑白色;雌鸟似雄鸟,但无粉红色3。
形态特征体型似麻雀,体长约13厘米。额和头顶深红色,眉纹黄白色;上体各羽多具黑色羽干纹;下背和腰灰白色,而沾粉红色,翼上具二条白色横带;喉、胸均粉红色,下体余部白色。雄性幼鸟与雌鸟同色,但下体沾黄色4。
亚种分化亚种分化它在古北区计有4个亚种;而分布于我国者仅有一亚种:
白腰朱顶雀指名亚种(学名:Carduelis flammea flammea)。分布于美洲至英国、北欧、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大陆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沙威山岛、甘肃等地6。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东北, 宁夏(永宁), 新疆(天山), 华北, 华东
国外分布:近北极地区, 以北欧至加拿大, 俄罗斯, 日本, 朝鲜半岛1。
生活习性白腰朱顶雀栖息于溪边丛生柳林、沼泽化的多草疏林内和栎、榆等幼林中;在游荡和迁徙时,也见于各种乔木杂林和林缘的农田及果园中。结群生活,由十数只到数百只组成。性不畏人,取食或选择巢对时,人距它很近时方飞去。常一鸟先飞,群鸟随而紧跟,吉林省猎鸟者多利用这种习性,一次可捕到很多只。叫声是一种独特的“chuch—uch—uch—uch”或“chut—ut—ut—ut”的金属声,其基音从柔和到刺耳地变化着;还有一种哀伤的“teu—teu—teu—teu”和“tooee”的叫声;惊叫声是一种尖锐、刺耳的“eeeeze”音调。
食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据我们在吉林省多年的剖胃观察,冬季以蒿类种子和其他杂草子最多,特别是大雪封山时,常飞落在草尖处,有时还以倒攀姿式啄食果实;有的到山区散居住户的柴堆腐木上啄食越冬的昆虫和蜘蛛等,或在路边拣食遗物。春季多以嫩叶为食,也有鞘翅目等小形昆虫;在秋季解剖的鸟胃中多次见有高梁、小米和荞麦等谷物。据寿振黄(1936),此鸟在河北省吃食大量种子和一些昆虫。
白腰朱顶雀在北欧、俄罗斯及北美等地繁殖。每年9月末或10月初迁到我国东北,其中一部分留在长白山区越冬,虽在零下30多度,仍很活跃,至翌年3月末或4月初离去;其余大部分鸟经东北南下,10月末到4月初见于河北。LaTouche曾于1月间在山海关一带见到此鸟,并在秋季于沙威山岛和河北省沿海见到它们大批地迁徙7。
经济意义白腰朱顶雀在东北秋季食谷物,显然有一定害处;但它们在各地食去大量杂草种子,蚜虫和小形鞘翅目昆虫等,也有一定益处,它还可饲为笼鸟供观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