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职业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部分,前者即人口的职业构成,包括各职业就业人口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产业分布、行业分布、所有制分布等诸多方面,后者即职业的分层特征,由职业的经济收益、职业的权力和自主度、职业所需要的教育或专业训练、职业的社会声望、职业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自主实质等要素构成。我国职业结构经历了动态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由指令性计划经济转向主要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从事非农职业,以前相对稳定的职业结构逐渐变迁,职业化已经成为劳动者就业的主要形式,突出表现在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择业时开始关注职业声望,企业选拔应聘者时也越来越看重职业技能,而教育事业发展和职业培训市场的繁荣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日渐完善,使得就业的职业化特征更加明显。1
我国职业结构第一大职业从人口普查的数据看,我国就业人员最集中的职业类别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为48%,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所占比重为23%,排名第三位的职业类别是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比重为16%,上述三类职业类别占所有职业就业人口比重的87%,其余职业类别人口约占13%。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这一职业门类中,种植业生产人员占绝大多数比重,达到了94. 63%,其次是畜牧业生产人员,所占比重为3.73%。这种职业分布是与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行业属性有关,更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传统农业性质以及我国就业结构过多地集中于农村地区所决定的。根据六普数据,2010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共有就业人口3.46亿,其中农业就业人口就达到了3. 26亿,所占比例为94. 2%。
职业人口密集地区按照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分布,可以将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七大行政区域。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职业就业人口的地区分布,汇总各区域的职业分布,可以看出各类职业就业人口均集中于华东地区,比如华东地区的单位负责人所占比重为41. 1%,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以及操作人员占全国比重的42. 6%,即使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所占比重最低,也达到了22.6%。而各类职业人口所占比重均较低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各类职业人口所占比重均不高于10%。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人口分布以及经济人口的地区分布直接相关。2010年,我国华东地区的经济人口占全国的比重最高,为30. 5%,而西北地区拥有的经济人口仅占全国总量的7. 2%。
男女性别差距大从各职业人员的性别结构看,2010年我国经济人口中男性占55. 3%,女性占44. 7%,男女性别比为124:100。而各职业大类的男女性别比则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男女性别比最大的是单位负责人,2010年单位负责人中男性占74. 9%,女性仅占25.1%,男女比例达到了近300:100;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以及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两大职业门类的从业者的男女性别比也分别达到了216:100和203:100。而其他三个职业门类的男女性别比较为平衡,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以及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的男女性别比分别为96:100、93:100和103:100。
就业人口步入中年201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更多地集中于35 -4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约为41%,其次是20-3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约为33%。5岁组别年龄组中,40-45岁年龄组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了14. 7%,其次是35 - 3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为13. 7%,45 - 49岁年龄组所占的比重也达到了12. 2%。
各职业类别中.单位负责人集中于30-4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达到了66%;专业技术人员集中于25-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为65%;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集中于25 - 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接近58%;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年龄分布较为分散,但多集中于20-44岁年龄组,所占比重约为73%;而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集中于35-59岁年龄组,所占比重50%;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集中于20-44岁之间,此年龄段人员所占比重73%。
技术人员教育程度最高从各职业受教育结构看,201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中,高中及以上的受教育程度所占比重为23.8%,而专业技术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最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者所占比重达到了84%,比全国水平高出了近60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大学及以上的受教育者所占比重也达到了6l%;其次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所占比重为73%,比全国水平高出了近50个百分点。各职业门类中,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最低,高中及以上受教育者所占比重仅为6.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高中及以上受教育者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所占比重为22.6%。
职业属性较为明显2010年我国经济人口的48.38%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其次是制造业,所占比重为16.8%。各大职业就业人员的行业分布特征各异,其中单位负责人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之中,三大行业类别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5.52%、21.67%和16.09%,总和比重为63.27%,其余行业的单位负责人所占比重总和不超过27%。
专业技术人员的行业分布则较为集中于教育领域、制造业和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这三大行业所包含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9.91%、15.08%和13.33%,总比重达到了58.32%。另外金融业和建筑业也是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较多的行业,2010年分别拥有超过8%和近6%的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主要分布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所包含的办事人员占总量的36.41%,其次是制造业,拥有17.91%的办事人员,另外批发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也分别包含7%和5.08%的办事人员。
所有职业大类中,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是行业集中度最高的职业.有超过99%的此类职业人员集中于农林牧渔业。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行业分布也较为集中,超过一半的此类职业集中于制造业,所占比重为56.75%,其次是集中于建筑业,所占比重为21.29%。1
职业结构的变动职业结构的变动与发展,是职业自身演进与外在因素双重作用的过程。一方面,职业结构是职业自身演进的过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劳动分工的发展,职业种类与内涵发生着变化,职业的技能与要求、劳动工具等职业内在因素也发生变动。另一方面,职业结构是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等外在制度因素对其调整的过程。
职业自身的演进意味着制度安排。职业是分工的结果。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职业的发展促进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效率的背后意味着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即分工和职业化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当分工可以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收益高于其付出的成本时,这种分工就可以继续发展下去,并不断得到强化,形成一定的职业。职业的不断演进,就进一步促进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在社会不断进行分工、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暗含了有关的制度因素。
第一,职业规定了每个环节中投入要素的投入方式和投入程度,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来确保有关的要素投入;
第二,各项要素的投入方式、组织安排是与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只有通过制度安排将有关的要素组织在一起,才能完成有关的职业活动,即职业需要一定的制度保证。
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生产的迂回程度不断扩大,职业的活动也不断增加,这就更需要良好的制度来保证有关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职业结构的变化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分工的演进需要不断的制度创新以提高交易效率,从而促进分工的进一步发展。2
制度对职业结构变动的作用机制制度变迁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生产过程,通过制度变迁以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来的制度。职业结构的变动涉及劳动力在各职业中的配置,不同的制度下劳动力的配置方式不同,劳动力的变动无法脱离一定时间与空间的制度环境。制度的变迁减少了职业结构转换中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冲突和分工中的协调成本,减少了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职业结构转换的不利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政府,都是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按照“成本—收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只有当制度创新与变迁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为此而支付的成本时,一项制度安排才会被创新。
由于不同行为主体的效用函数和约束条件的差异,他们对同一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会有不同的评价。因此,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不同层次的行为主体形成了不同的递增的预期收益曲线与递减的预期成本曲线,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制度变迁的诱致机制就开始启动。但是,这种制度能否发生,还决定于各主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演进,职业结构也发生着变化。不同的经济体制是不同资源配置方式的载体。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其配置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不同的职业结构变动机制。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行政主导型的职业结构变动机制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它通过行政指令的方式完成各项资源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排斥了价值规律的作用。这种体制下职业结构的变动机制实际上就是行政调节机制,各主体进行选择的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行政力量进行的,从而形成行政主导型的职业结构变动机制,政府成为劳动者与职业之间的中介。
种体制下,政府拥有绝对的权力,并且致府认为其自身的利益等价于社会福利,因而选择对自身有利的外部规则也有利于社会的福利改进。
基于这样的判断,政府根据自己效用函数和利益最大化原则安排社会生产活动及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项制度,其中也包括劳动就业制度。劳动力在各产业、职业中的分配固然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但更大程度上是这种制度安排的结果。
企业作为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事实上没有独立的地位,企业是政府的延伸,它按照政府的指令完成规定的生产计划,政府按照计划调配生产中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企业没有用人自主权,不能按照企业技术特征的要求来确定各个职业岗位上劳动力需求数量和结构,只能接受行政配置的安排。没有成本的约束,企业的劳动力数量不能反映企业生产效率对劳动力的真实需求。
劳动者基本上没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的流动受到一些管理制度严格的限制。无论是企业内的职业选择还是企业外部的职业选择,都要受到行政审批、户籍管理等制度的约束。劳动者从事职业往往只能是被动接受行政安排,职业之间的流动极少。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市场主导型的职业结构变动机制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以交换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形态,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市场经济确立了等价交换、自由竞争的原则,为交易主体提供了良好的交易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分工与职业化的进步,为职业的高度发展与深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制度是推动职业高度分化和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这种体制下,形成市场主导型的职业结构变动机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更多地是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政府通过建立完善各种政策和法规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节,规范企业和劳动力之间的行为,推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拥有最大限度的用人自主权,它可以根据利润最大化目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如技术约束、成本约束等),按照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决定劳动力的最佳需求量。3
产业对职业结构的作用一定的产业结构对应一定的资源配置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重新调整与配置,从而形成产业之间的良好协调,产生较高的结构效率。劳动力作为重要的资源与产业结构相对应,形成一定的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也发生变化。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理说明了劳动力在第一二三产业间的移动具有规律性,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的产业间的这种变化同时也体现在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的变动上每一种产业结构要求根据产业的特性配置一定的劳动力,从而形成与这种产业特定相对应的职业结构,与产业特性关系密切的职业类别中分布着较大数量的劳动力。
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职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三种效应对职业结构发生作用:
1、增加效应。增加效应指产业结构的变动导致新职业的产生,引起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过程的加快,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级化的趋势,产生了一些新的职业,对劳动者提出了全新的技能要求。新职业作为分工体系的一个环节,就需要一定的劳动力配置在这些职业上,这就增加了对劳动者的需求量。
2、减少效应。减少效应指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一些职业减少甚至消失,由此造成对这类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减少。产业结构的进步与发展使得一些传统的产业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落后的产业逐渐被淘汰,一些职业逐渐消失,这些产业中的各职业岗位上的劳动力逐渐转入其他职业,由此减少了该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如随着电脑照排系统的问世,报社、印刷厂的“铅字排字工人”这一职业逐渐消失,原来的从业者只能转行从事其他工作
3、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指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一些职业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活劳动的支付形式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职业的更新与升级,影响各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这种情况下,职业本身没有发生变化,但职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高层次的职业替代低层次的职业,产业变化引起职业的高级化。如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逐渐普及和使用,引起了多种传统行业的职业内容的变化与发展。一方而,产业的高级化造成了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一些职业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而,产业的高级化意味着对劳动力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能够适应产业新变化的劳动力,也即意味着需要吸纳一部分素质较高的劳动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