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绿头野鸭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

绿头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1雄野鸭体型较大,体长55—60厘米,体重1.2—1.4千克;嘴褐色或青褐色,少数黄色。头和颈暗绿色带金属光泽(绿头鸭即因此而得名),颈下有白色环纹与栗色的胸部相分隔。体羽棕灰色带灰色斑纹,胁、腹灰白色,有灰褐色小斑。翼羽暗蓝或紫色,前后镶以黑边,其中又有一白色带。尾羽大部分白色,仅中央4枚羽为黑色并向上卷曲如钩状,这4枚羽为雄野鸭特有,称之雄性羽,可据此鉴别雌雄。跗蟅红色,脚褐色或黄色。

成年雌鸭体长50~56厘米,体重1 公斤左右。前额、头顶、枕均黑色而有淡黄羽缘,头侧、后颈及颈侧黄色,而有褐色轴纹,颈下无白环,嘴褐色。颏、喉淡黄色。背部及翅黑褐色,有黄色羽缘及“V ”形斑,翅镜与雄鸭相同。下体大都淡棕色,而杂以黑褐色纵纹。尾毛与家鸭相似,但羽毛亮而紧凑,尾羽不上卷,

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白麻花纹;尾羽淡褐,羽缘淡黄。腿、脚橙黄色,爪黑色。成年鸭无论雌雄,翼上都有蓝色闪光区,其前后且有白色镶边,这是绿头野鸭的重要特征之一。

绿头野鸭的雏鸭雌雄羽色相似、全身为黑灰色绒羽,脸、肩、背和腹有淡黄色绒羽相间,头顶暗褐色,喉部和头侧浅棕黄色,体上部棕褐色,下部棕黄色,嘴灰绿色,嘴甲粉红色。脚灰色,趾爪黄色。

羽毛生长变化有一定规律。15日龄毛色全部变为灰白色,腹羽开始生长;25日龄翅羽生长,侧羽毛齐、展羽;30日龄翅尖已见硬毛管,腹羽长齐;40日龄羽毛长齐,翼尖长约4厘米;45日龄尾羽羽片展开;50日龄背羽长齐,翼尖羽毛长约8厘米;60日龄翼羽伸长到12厘米,副翼的锦羽开始生长;70日龄主翼羽长达16厘米,锦羽长齐,开始飞翔;80日龄羽毛长齐,翼长达19厘米,具有成年鸭的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迁徙性绿头野鸭为候鸟,在自然条件下,秋天南迁越冬,在我国,则常在长江流域各省或更南的地区越冬;春末经华北至我国东北,到达内蒙古、新疆以及原苏联等地。

群集性绿头野鸭依然保留着野生绿头鸭成群飞行和群居的特性,喜欢集群生活。夏季以小群的形式,栖息于水生植物繁盛的淡水河流、湖泊和沼泽。秋季脱换飞羽,迁徙过程中常集结成数百以至千余只的大群。越冬时集结成百余只的鸭群栖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采食、饮水、休息、睡眠、活动、戏水等多呈集体性,在陆地或水中都有合群习惯。如从河里赶上岸时,往往是前面的鸭子迟迟不举步,总要等后面的拥挤上来,才被迫前进。个别鸭子偶尔离群独处,就会“嘎嘎”地呼叫,寻找伙伴。发现同伴后会快速地追赶同伴。绿头野鸭并且可以牧养。因此,在绿头野鸭的管理中可适当扩大群体规模,商品饲养中,一个饲养栏内饲养3000只,饲养管理效果较好;在种群中达到1200只,群体的产蛋率和种蛋的受精率均获得理想效果。根据绿头野鸭的群居性,可以有效地利用房舍,节约管理成本和劳动力开销。

喜水性绿头野鸭喜在湖泊、池塘、水库、河流等有水的地方栖息;脚趾间有蹼,善于在水中游泳和戏水,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尤喜在食后洗浴。通过戏水有利于羽毛的清洁卫生和生长发育。绿头野鸭具有浓密的绒羽和发达的尾脂腺,使鸭体有强的抗寒防水能力,即使在严冬时,仍能在水中洗浴活动。虽然绿头野鸭必须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中,但它也要求在干燥场所憩息,以保证健康生长。水不足,生长环境湿度过大,栏舍运动场地面潮湿、粘糊、泥泞,鸭群则食欲不振,生长不良,易发生疾病,死亡增加。饲养绿头野鸭,不宜采用旱养法,以免羽毛光泽度差和皮肤上污垢板结,失去绿头野鸭羽毛和皮肤的外观形象。

飞翔能力强野生绿头鸭翅膀强健,飞翔能力强。在70日龄后,翅膀长大,飞羽长齐,形成翅膀,长而有力,不仅能从陆地飞,还能从水面直接飞起,飞翔较远,可飞行5 000 ~10000 米。在人工集约化养殖时,要注意防止飞逸外逃,对于大日龄的绿头野鸭所使用的房舍、陆地场和水上运动场都要设置网蓬。.

胆小,喜安静

绿头野鸭富有神经质,反应灵敏,对气温要求趋暖避暑。但它性急胆小,容易受惊扰而互相挤压践踏,影响产蛋,甚至造成伤残。若有陌生的人、畜、野兽接近,必发出惊慌的叫声,成群远避。如突然受惊扰,则拼命逃窜,或高飞,或钻入草丛、地洞,平静后许久才敢出来活动。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应特别注意防止陌生的人、畜、野兽等窜入侵害和干扰而导致鸭群外逃。

适应性强不怕炎热和寒冷,在热带和寒带都能适应,耐寒性比耐热性更强。在零下25—40℃都能正常生活,因而适养地域十分广阔。抗病力强,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更有利于集约化饲养。

鸣叫鸣声响亮,与家鸭极相似。在南方,常用绿头野鸭和家鸭的自然杂交后代作“媒鸭”,诱捕飞来的鸭群。雄鸭叫声似“戛”、雌鸭声似“嘎”。

换羽 一年换羽2次夏秋间全换(即润羽)和秋冬间部分换羽。润型换羽开始于繁殖期,至8月底结束。雄鸭换润羽时间约早于雌鸭15—20天,而冬季换羽几乎是同时进行。秋后部分换羽约2个多月。换羽序是先胸、腹、两胁、尾羽,头颈次之,最后是背羽。

就巢性在越冬结群期间就已开始配对繁殖,一年有两季产蛋,春季3—5月为主要产蛋期,秋季10—11月再产一批蛋。多为筑巢产蛋和孵蛋,其营巢条件多样化,常筑巢于湖泊、河流沿岸的杂草垛、或蒲苇滩的旱地上、或堤岸附近的穴洞、或大树的树叉间以及倒木下的凹陷处,巢用本身绒羽、干草、蒲苇的茎叶等搭成。一般每窝产蛋10枚左右,蛋色有灰绿色和纯白色略带肉色,蛋长径约5.7厘米、短径约4.2厘米,蛋重48.5—50克。孵化由雌鸭担任,孵化期27—28天;雄鸭不关心抱卵,而是去结群换羽,交配繁殖期后与雌鸭分离,越冬期另选配偶。

食性绿头野鸭属于杂食性动物,食性广而杂,喜食鱼、虾、螺、虫及植物种籽、苔鲜、浮萍、嫩绿蔬菜、青草等。人工饲养环境下喜食较硬、粒性好的全价饲料,松散、粒性差的饲料次之,粉饲料亦吃但不太喜欢。

育成期的野鸭摄食量逐渐增大,表现出向人要食、抢食的行为,此时还不具飞行能力。

绿头野鸭有较好的消化生理特点,它的食道容积大,能容纳较多、较大的食物;嗅觉、味觉不发达,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不高;肌胃发达,可较快地磨碎食物;觅食能力强。

繁殖特性绿头野鸭( Anasplatyrhynchos)被认为是现代家鸭的始祖,经几千年的驯养, 才发展出今天众多的家鸭品种。2

性成熟期绿头野鸭性成熟较早,雄鸭110~120 日龄便出现青头,性开始成熟;雌鸭在145~160 日龄时开产。由于各地家养野鸭的种源不同,饲养管理方式和水平不尽相同,因而性成熟的时间也有差异。

交配行为交配的方式与家鸭的交配相似3。性成熟的绿头野鸭,行自然交配,一只雄鸭配4~6 只雌鸭,配种没有专一性。交配随兴而作,可在陆地上,也可在水面上,但多数在水面上交配。交配时间也没有严格区别,一般晴天及早晨交配次数较频繁,阴雨天以及上午10 时以后交配次数减少。夏季气温高,交配则多在早晨进行。在陆地上交配产下的蛋,以无精蛋较多。绿头野鸭交配行为有三种:( 1 )雌雄野鸭点头相互球偶,雄野鸭行为较主动;( 2 )雌野鸭单方面点头求偶;〔 3 )雄野鸭追逐雌野鸭。一当求偶信号完成,雄野鸭将爬跨到雌野鸭背上,完成交配,整个过程约15~20分钟。雄野鸭每日每只可与8~30 只雌野鸭交配。

产蛋期绿头野鸭产蛋属间歇性,除换羽外,一年四季均可产蛋,年产蛋可达120 ~ 150 枚,产蛋性能好的可达180 ~ 200 枚。一般春天孵出的绿头野鸭,在当年10月可产蛋,冬季不休产,可连续产蛋到第2 年6 月末才结束。若秋天孵出的绿头野鸭,则到第2 年的3 月产蛋。到夏季,气温达到日平均30 ℃ 时开始休产,随后在9 月到11 月又第二次产蛋。

产蛋时间多在后半夜l~4 时,且喜产在干爽松软凹陷的草窝或沙窝内,亦有随地产蛋的。由于人工饲养,生态环境变迁,种野鸭没有明显的就巢性,故不能抱窝,需采用人工孵化及人工育雏。绿头野鸭蛋的外形如家鸭蛋,蛋壳有青色和白色两种。蛋重平均为57 土11.58 克,纵径平均为5.77 士0.26 厘米,横径平均冬为4.20 士0.05 厘米。种蛋受精率一般为90 % ~ 98 %,受精蛋孵化率达80 %~85 % ,孵化期27~28 天。

雌雄鉴别成年野鸭的鉴别成年野鸭,雄野鸭尾羽中央有4枚雄性羽,为黑色并向上卷曲如钩状,颈下有一非常明显的白色圈环。这些是成年雄野鸭最典型的特征,而成年雌野鸭则无这些特征。

雏野鸭鉴别①外观鉴别法

把雌野鸭托在手上,凡头较大、颈粗、昂起而长圆狭小,鼻基粗硬,平面无起伏,额毛直立的为雄野鸭;而雌野鸭则头小,身扁,尾巴散开,鼻孔较大略圆,鼻基柔软,额毛贴卧。

②动作鉴别法

驱赶雏野鸭时,低头伸颈,叫声高、尖而清晰的为雄野鸭;高昂着头,鸣声低、粗而沉的为雌野鸭。

③摸鸣管法

摸鸣管,雄野鸭位于气管下部的鸣管呈球形,易摸到;雌野鸭的鸣管与其上部的气管一样。

④翻肛门法

将出生雏野鸭握在左手掌中,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鸭的颈部,使头向外,腹朝上,成仰卧姿势;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挤出胎粪,再轻轻翻开肛门。如是雄雏,则可见有长3—4厘米的交尾器,而雌雏则没有。

⑤按捏肛门法

左手捉住雏野鸭使其背朝天,肛门朝向鉴定者的右手。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在肛门外部轻轻一捏,若为雄鸭,手指间可感到有油菜籽大小的交尾器管;若为雌性,就感觉不到有异物。

饲养管理与媒鸭4、三穗鸭5 相比较, 人工养殖绿头野鸭有些行为与家鸭是相似的, 如采食饮水、休息睡眠、表护理、交配 、产蛋、求偶无选择性、繁殖无就巢性等; 但有些行为与家鸭不同,如飞翔、多样化的戏水、纷繁的求偶、活动激烈、群体在水中冲击嬉戏、能在水中休息和睡眠等, 这些行为, 在家鸭中不存在或表现不够显著 。

雏鸭育雏要点1.温度:1周龄要求温度30-34℃,以后每周降低2-3℃,一直到脱温为止,春秋季节一般3周脱温,夏季2周即可脱温,应注意使温度在夜间比白天高1-2℃。温度过低雏鸭易扎堆,羽毛潮湿,易感冒或形成僵鸭。温度过高,雏鸭张口喘气,饮水增加,采食减少,容易虚脱死亡。

2.湿度。一般育雏相对湿度要求60%-65%,过高会使雏鸭羽毛潮湿,影响鸭体散热:湿度过低则育雏舍空气干燥,易尘埃飞扬,引起雏鸭呼吸道疾病。

3.关照。1-3日龄应保持24小时关照,4-14日龄采用16小时关照,这样可以保证雏鸭有充足的采食时间就,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关照强渡第一周每20㎡为60瓦,第2周每20㎡为40瓦。第3周以后采用自然光照。

4.饲养密度。在群体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密度大时,易造成挤压死亡或造成较多僵鸭,密度小时,房舍利用率低,增加了单位成品分担的折旧费。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饲养密度为:0-1周龄25-30只/㎡,2-3周龄15-20只/㎡,2-4周龄10-15只/平米

成鸭为使成鸭快速增重,整个饲养期可不限量供给配合饲料,让其自由采食,同时还要供足清洁饮水。50日龄后成鸭由于体内脂肪增加和生理变化开始学飞,须严格防逃;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杜绝外人进入场舍,以免惊扰鸭群。

种鸭按1∶4~6选留好公、母鸭。公鸭应选体格健壮、行动活泼、反应敏捷的作种用;母鸭应选头小、颈长、眼大、背宽、胸阔的作种用。饲料可用蛋鸭或种鸭全价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6%~8%的海带精粉。产蛋高峰期喂料次数要增加,以利达到高产稳产。整个产蛋期,可在地上人工造些浅窝,其上垫些松软稻草,以利母鸭产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