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稻飞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一)褐飞虱

成虫:

有长翅和短翅两型。全体褐色,有光泽。

长翅型体长(连翅)4~5mm;

短翅型雌虫3.5~4mm,雄虫2.2~2.5mm,翅长不达腹末。

前胸背板和小盾片都有3条明显的凸起线。后足第一跗节外方有小刺。深色型腹部黑褐色,浅色型腹部褐色。雄虫抱器端部不分叉,呈尖角状向内前方突出;雌虫产卵器第一载瓣片内缘呈半圆形突起。

**卵:**香蕉形,乳白至淡黄色,卵粒在植物组织内成行排列,卵帽与产卵痕表面等平。

**若虫:**共5龄。初孵时淡黄白色,后变褐色,近椭圆形。5龄若虫第3、4节腹背各有1个明显的山字形浅斑。若虫落入水面后足伸展成一直线。2

(二)白背飞虱成虫:

有长翅和短翅两型。

长翅型体长(连翅)3.8~4.6mm;

短翅型体长2.5~3.5mm。

雄虫淡黄色,具黑褐斑,雌虫大多黄白色。雄虫头顶、前胸和中胸背板中央黄白色,仅头顶端部脊间黑褐色,前胸背板侧脊外方复眼后方有1暗褐色新月形斑,中胸背板侧区黑褐色,前翅半透明,有黑褐色翅斑;额、颊区、胸、腹部腹面均为黑褐色。雌虫额、颊区及胸腹部腹面则为黄褐色。雄虫抱握器于端部分叉。

**卵:**长0.8~1mm,长椭圆形,稍弯曲,一端稍大。卵块中卵粒呈单行排列,卵帽不外露,外表仅见褐色条状产卵痕。

**若虫:**体淡灰褐色,背有淡灰色云状斑,共5龄。1龄体长1mm左右,末龄体长月2.9mm,3龄见翅芽。从3龄腹部第3、4节背面各有1对乳白色近三角形斑纹。若虫落水其后足伸展成一直线。2

(三)灰飞虱成虫:

有长翅和短翅两型。

长翅型雌虫体长(连翅)4~4.2mm,雄虫体长3.5~3.8mm;

短翅型雌虫2.4~2.8mm,雄虫2.1~2.3mm。

雌虫黄褐色,雄虫黑色。头顶略突出,在头顶上由脊形成凹陷,排成三角形;颜面额区雌雄均为黑色。雌虫中胸背板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雄虫中胸背板全部黑色,翅半透明,带灰色;前翅后缘中部有一翅斑。雄性抱握器端部不分叉,如小鸟形。

**卵:**香蕉形,长约1mm,初产时乳白半透明,后期淡黄。卵双行排列成块,卵盖微露于产卵痕外。

**若虫:**共5龄,末龄体长约2.7mm,深灰褐色,前翅芽明显超过后翅芽。3~5龄若虫腹背斑纹较清晰,第3、4腹节背面各有1淡色八字纹,第6~8腹节背面的淡色纹呈一字形。在水稻生长季节,若虫多呈乳黄或淡褐色,秋末、冬春多呈灰褐色。胸、腹部背面两侧色较深。若虫落水其后足伸展成八字形。2

地理分布国外分布**褐飞虱:**主要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岛屿的产稻国。

**白背飞虱:**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埃及、大洋洲及太平洋诸岛。

**灰飞虱:**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欧洲,北非等地。2

国内分布3种飞虱在我国各省、自治区均有发生。

**褐飞虱:**为偏南方种类,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害严重。

**白背飞虱:**为广跨偏南方的种类,为害性仅次于褐飞虱。

**灰飞虱:**为广跨偏北种类。2

危害(一)害状(1)成、若虫刺吸危害。田间受害稻丛常由点、片开始,远望比正常稻株黄矮,俗称“冒穿”、“黄塘”或“塌圈”等。

(2)雌虫产卵为害。

(3)排泄物常招致霉菌滋生,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

(4)传播植物病毒病。褐飞虱能传播水稻丛矮缩病等;白背飞虱能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灰飞虱能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等。2

(二)食性褐飞虱食性单一,在自然情况下只取食水稻和普通野生稻;白背飞虱主要为害水稻,兼食大麦、小麦、粟、玉米、甘蔗、野生稻、早熟禾、高粱等;灰飞虱取食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等禾本科植物。2

生活史及习性(一)生活史褐飞虱

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发生的代数,随纬度和年总积温、迁入时期、水稻栽培期而不同。海南:12代;广东、广西:8-9代;江淮:3-4代;北纬35°以北:1-2代。越冬北界大体在1月份12℃的等温线(北纬23°-26°,北回归线附近)。

低温和食料缺乏是限制其越冬的两个关键因子,因此,水稻(包括野生稻)在冬季能否存活作为褐飞虱能否在当地越冬的生物指标。

褐飞虱各虫态无滞育越冬的特征。我国每年初次发生的虫源主要由亚洲大陆南部和热带终年发生地由南向北迁飞而来。每年春、夏随暖湿气流由南向北推进而逐代逐区向北迁移,常年可出现5次自南向北迁飞。3月下旬到5月,随西南气流由北纬19°以南终年发生区迁入,主降在珠江流域及闽南等地,在早稻上繁殖2代后,于6月间早稻黄熟时产生长翅型成虫向北迁飞,主降在南岭南北,波及长江以南;7月上旬从南岭南北稻区迁入长江流域,并波及淮河流域;7月下旬至8月上旬长江以南双季稻成熟时,迁至江淮间和淮北稻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淮北及江淮单季稻成熟时,开始随南向气流向南迁移,常年可出现3次回迁。2

白背飞虱

为迁飞性害虫。在我国由南向北发生代数因地而异。海南省南部年发生11代,长江以南4-7代,淮河以南3-4代,东北地区2-3代,新疆、宁夏两自治区1-2代。在北纬26°左右地区一卵在自生稻苗、晚稻残株、游草上越冬,在此以北广大地区虫源由越冬地迁飞而来。2

灰飞虱

在我国由北向南年发生4-8代,华北地区4-5代。在各地均可越冬。在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冬季3中虫态均可发现,其他各地主要以3、4龄若虫在麦田、绿肥田、沟边、河边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尤以背风向阳处为多。气温高于5℃时,能爬上寄主取食;低于5℃时,潜伏在寄主根际和土壤缝隙中不食不动。当早春旬平均温度10℃左右,越冬若虫开始羽化,12℃以上达羽化高峰。2

(二)主要习性飞虱成虫均可分为短翅型和长翅型两种。短翅型为居留型,繁殖势能较高;长翅型为迁移型。1-3龄是翅型分化的关键虫期,其中1龄若虫的营养状况与翅型的分化关系尤为密切。21

褐飞虱

成虫对生长嫩绿的水稻有明显趋性,长翅成虫有明显趋光性。成虫、若虫喜阴湿环境,在孕穗期植株上吸食量最大。正常条件下每雌平均产卵200-700粒。在生长季节20多天就可繁殖1代。2

白背飞虱

其习性与褐飞虱相似,主要区别是白背飞虱雄虫仅为长翅型,飞翔能力强,一次迁飞范围广;雌虫繁殖能力较褐飞虱低,平均每雌产卵85粒;成、若虫栖息部位稍高,不耐拥挤,田间分布比较均匀,水稻受害比较一致,几乎不出现“黄塘”。2

灰飞虱

若虫的迁移性较弱,拔秧或收割后能暂栖田埂边杂草上,然后就近迁入作物田危害,越冬若虫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2

防治要点农业防治(1)选育抗虫丰产水稻品种。如汕优10、汕优64等;

(2)栽培和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稻飞虱发生的环境条件。

对水稻种植要合理布局,实行连片种植,防止稻飞虱来回迁移,辗转为害。

在水稻生育期,要实行科学管理肥水:施肥要做到控氮、增钾、补磷;灌水要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使 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水稻贪青徒长。灰飞虱可结合冬季积肥,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虫源。213

生物防治(1)保护利用自然天敌,调整用药时间,改进施药方法,减少施药次数,用药量要合理,以减少对天敌的伤害,达到保护天敌的目的。其次,可采用草把助迁蜘蛛等措施,对防治飞虱有较好效果。

(2)放鸭啄食。213

油类防治分蘖期的稻田,每667㎡用轻柴油或废机油0.5-1kg,拌潮沙30-40kg,均匀撒入田中,待油扩散后,用小棍或扫帚等震动稻株,将飞虱震落于水面,触油而死;乳熟期后,采用油水泼浇,即待油扩散后,用木勺舀田中油水,反复泼浇稻株基部,杀死飞虱。油类防治应注意在滴油前要保持田水3-5cm深,隔日后换清水。213

药剂防治应用药剂防治要采取“突出重点、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防治适期是2龄若虫盛发期。常用药机有:扑虱灵(噻嗪酮),在低龄若虫盛期喷雾,药效长达1个月,且对天敌安全,是防治稻飞虱的特效药。异丙威(叶蝉散)、速灭威、混灭威等。水稻生长后期,植株高大,要采用分行泼浇的办法,提高药效。施药时,田间保持浅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123

药剂指导抽穗期

在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期,2~3龄若虫高峰期,可用下列药剂:

58%吡虫·杀虫单可湿性粉剂52~86g/亩;

44%吡虫·井·杀单可湿性粉剂100~120g/亩;

20%吡虫·三唑磷乳油100—120ml/亩;

10%噻嗪·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50g/亩;

25%吡虫·辛硫磷乳油80~100ml/亩;

52%噻嗪·杀虫单可湿性粉剂80~100g/亩;

26%敌畏·吡虫啉乳油60—80ml/亩;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g/亩;

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5~35g/亩;

48%毒死蜱乳油60~80ml/亩;

5%丁烯氟虫腈悬浮剂30~50ml/亩,对水50kg均匀喷雾。

穗末期

在水稻孕穗末期或圆秆期,孕穗期或抽穗期,或灌浆乳熟期,可用下列药剂:

25%噻嗪·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00~120g/亩;

50%二嗪磷乳油75~1OOml/亩;

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0~200g/亩;

30%敌敌畏乳油100~150ml/亩;

20%异丙威乳油150~200ml/亩;

20%仲丁威乳油150~190ml/亩;

45%杀螟硫磷乳油55~95ml/亩;

45%马拉硫磷乳油95~l10ml/亩;

50%混灭威乳油50~100ml/亩

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200—260g/亩,对水50kg均匀喷雾,兼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