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补血菜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补血菜,又名观音菜、紫背菜、红背菜,属菊科,菊三七属,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铁素和黄酮苷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具有补血活血、消炎消肿、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是一种极具推广价值的绿色保健型蔬菜。1

形状特征全株为肉质,株高30~60cm,根粗,浅根系,但根系发达,侧根多,再生能力强,茎直立,分枝能力强,茎多绿色,节部略带紫红色;叶在茎上呈五片叶序排列,互生,宽披针形,叶缘有锯齿,叶面深绿色,背面紫红色,有柔毛;深秋至冬季开花,花顶生或头状花序,筒状两性花,呈金黄色;很少结实,瘦果,种子短圆柱形。1

生长环境土壤条件补血菜耐瘠薄,对土壤适应性广,但高产栽培时宜选择疏松肥沃、灌溉和排水条件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栽培,其生长量大且品质好。1

温光条件补血菜喜温暖的气候条件,生长发育适宜温度范围为20~25℃,耐热能力强,在32~35℃高温下仍生长良好。也比较耐低温,能耐3~5℃的低温,但温度过低易发生冻害。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比较耐荫,但光照条件好时叶背面和茎部紫色明显,植株生长健壮。1

分布范围在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四川等地均有栽培。2

繁殖技术扦插繁殖从无病、健壮的母株上剪以8~12cm长的枝条,剪去顶部8cm长的幼嫩部分,每段带3~4片叶,将基部1~2片叶摘掉,并将基部剪成马蹄形,在黄腐酸溶液中浸10分钟,或蘸少许生根粉溶液,将枝条斜插入基质中约2/3。浇透水后,苗床上支上拱架并盖一层农膜或地膜,以利保温、保湿,使拱棚内温度保持在20~30℃,土壤以湿润为宜,湿度不能过大,以防腐烂。3

种子繁殖秋季9~10月选无病健壮苗定植在日光温室内,调节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一般于3~5月开花,6~7月种子成熟,当花朵上吐出白絮时立即采收种子,风干后保存。于秋季播种育苗,宜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以草炭和蛭石为基质,保持湿润,播后10天左右可出苗。5~6片叶稀植在保护地内,搞好肥水和温度管理,及时防治蚜虫,成株后剪取枝条扦插,扩大种苗。用种子培育的新苗,其叶片肥大,植株健壮,无病毒感染,容易达到优质、高产。3

栽培技术整地定植紫背菜栽培因采收期长,宜选择土层深厚、地力肥沃、土质疏松的地块种植,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kg以上,整成1.3m宽、6~8m长的平畦,每畦栽3行,行距45cm,株距25~35cm,每亩4000~6000株,栽后及时浇水。3

浇水紫背菜虽然耐旱性很强,但适宜的水分供应,有利于茎叶生长,提高产量,改进品质,以小水勤浇为宜,保持土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不要过分干旱和大水漫灌。3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在采收期间,每隔15~20天追肥1次,可每亩穴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kg,结合浇水进行,间隔7~10天叶面喷肥1次,用0.3%磷酸二氢钾+0.5%尿素混合喷施。3

调温通风不同季节在保护地种植,要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采取保温和降温通风措施,使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生长。3

清理残枝叶在生产中期以后要清理去掉基部的老化枝条、黄叶及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和减少养分消耗。3

采收销售在定植20天左右,植株高度达到25cm时,摘取顶端嫩梢,以促进分枝萌生,以后陆续采收嫩梢和嫩叶,长度为10~15cm,采好后捆成150g一小把或装在盒里并覆保鲜膜出售。采收时最好用剪刀,剪完有病毒株时要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植株或分枝基部要保留2~4片叶,以利分枝。采收供应期很长,一般春、夏、秋季10天左右采收1次,冬季15天左右采收1次。3

主要价值营养成分补血菜含有较为丰富全面的营养成分,除含一般蔬菜所具有的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烟酸、黄酮苷等物质及钙、铁、锌、锰、镁、钼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元素。补血菜具有治疗血气亏、缺铁性贫血、外用创伤止血、消炎消肿的功效,其中富含的黄酮苷成分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癜,能提高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增强人体免疫力,对肿瘤有一定预防效果。1

保健作用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铁素和黄酮苷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具有补血活血、消炎消肿、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补血菜适应性和抗逆性强,耐贫瘠耐干旱,病虫害少、易于栽培管理,是一种理想的绿色无公害营养保健蔬菜。1

绿化观赏补血菜叶面碧绿,叶背紫红,茎干略带紫红,具有极好的观赏美感。易于栽种,可盆栽作为观叶植物观赏。也可以在公路两侧绿化带、小区花坛、街心公园种植作为彩色观叶植物观赏,极大的丰富北方城市绿化建设中地被植物品种,在城市绿化地被物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直接食用采摘其嫩梢和幼叶食用,从嫩尖往下15cm采摘是营养价值最丰富的地方。可凉拌、清炒、涮火锅食用,口感柔嫩滑爽具特殊香味。可作为丰富百姓餐桌的特色蔬菜种类,同时还可作为当地特色招牌菜或礼品菜对外供应。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