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 Red var vuyuanensis ,鲤科鲤属鲤鱼的一个变种。产于江西省婺源县,是当地独有的传统养殖鱼类,因色泽鲜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背部隆起、腹部肥大、形似荷包而得名。
品种来源原名洛鲤,产于江西省婺源县,至今已有300多年养殖历史。经选育,性状稳定,达到地方优良品种要求,已推广到20多个省、市,并成为与其他鲤鱼杂交的优良亲本1。
江西三红荷包红鲤和婺源绿茶、龙尾砚(歙砚)、江湾雪梨一起被称为“婺源四色”,与兴国红鲤、玻璃红鲤并列为“江西三红”。
史料记载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时任户部右侍郎、总理漕储的婺源人余懋学(死后追封为工部尚书)将荷包红鲤献给明神宗,以示家乡“物华天宝”。明神宗目睹荷包红鲤雍容华贵之体态,鲜妍吉庆之色彩而龙颜大悦,称之为“圣鱼”,奉养于故宫御范池中,使之得以“长伴君侧”。
形态特征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头小,背高,体宽,尾柄短,腹部较大,形似荷包。口下位,口须2对。体色背深桔红色,体侧桔红色,腹部白色2。
繁殖习性性成熟年龄:雌鱼3~4龄,雄鱼2~3龄。雌雄鱼比为1︰1。
产卵类型:性成熟个体性腺一年成熟一次,多次产卵。
产卵季节:在春天,繁殖水温16~25℃,最适水温18~22℃ 。
产粘性卵,受精卵径在1.31~1.7mm2。
养殖技术长3~4厘米鱼种,混养在鱼种池中,每亩65尾;一冬龄鱼种套养在成鱼池内,每亩130尾;养成鱼,每亩池放鱼种300尾左右适当搭配鲢鳙鱼,喂给配合饵料、糠、麸、枯饼等1。
杂交荷包红鲤还是重要的杂交亲本,杂交亲和力强,容易与其他鲤鱼杂交,杂交后代大多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荷元鲤、岳鲤、三杂交鲤和建鲤等均以荷包红鲤作为母本,将荷包红鲤的卵核移植到鲫鱼的去核卵中培育出了鲤鲫移核鱼,颖鲤父本就是鲤鲫移核鱼,用荷包红鲤与黑龙江野鲤和锦鲤杂交培育出了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锦鲤抗寒品系,大大提高了荷包红鲤和锦鲤在严寒地区露天越冬的成活率。荷包红鲤对促进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