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海蟑螂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概述

海嶂螂(Ligi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软甲纲(Malacostraca)真软甲亚纲(Eumalacostraca )囊虾总目(Peracarida)等足目(Isopoda)潮虫亚目(Oniscidea)海嶂螂科(Ligiidae),是陆生等足类中个体最大、最原始的类群,全世界仅有40多种。海嶂螂为半陆生种类,大多数种类栖息于高潮间带区域的岩礁石缝中,是潮间带生态系的重要成员,仅少数种类生活在山地溪流附近。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海嶂螂是海洋等足类向陆地进化的过渡类型,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研究价值。2

外形特征海蟑螂体长1.5~2.5厘米左右。除了头外,身体有十三节,其中胸部七节,腹部六节。有七对脚分布在胸部的七节。尾部腹面是呼吸器官,有12块薄膜。头上有一对大眼,一对触须和嘴。在水中或陆地都靠保持湿湿的尾部腹面薄膜呼吸。海蟑螂有抱卵的习性。3

海蟑螂,体长椭圆形,棕褐色,体背中轴勾结淡。雌体长28-28.8mm,宽9.5-10mm;雄体长26-28.5mm,宽10-10.2mm,头部前缘弧形,后缘略向前凹。复眼1对,黑色,斜向列生于头部前缘外侧。第1对触角不发达;第2对触角长鞭状约25-30mm;雌体鞭部为37-38节,雄体鞭部为36-39节,向体后方弯曲。颚肢5节,每节内缘密生细刺。胸部7节,第1-7节的左右后侧角渐次加强而尖削。每节有1对胸肢,适于爬行。雄性第1胸肢的前节腹缘末端有1个突起,第7胸肢细长,腕节和前节的内缘列生细刺。腹部6节,第1--2腹节小,第3-5腹节的后侧角尖削。腹肢具有呼吸功能,雄性第1腹肢外肢是不等四边形,内肢较小,阴茎呈细长锥形;第2腹肢较小,阴茎呈细长锥形;第2腹肢外肢近似肾形。尾节后缘中央呈钝三角形。尾肢细长,原肢长度约为宽度的4倍,末端分出的内外肢,细长呈锥刺状,内肢长于外肢,且左右长度亦不相等,在雌雄性亦有明显差异。4

分布范围海蟑螂为世界性分布,亚洲、非洲、美洲沿海均有。在中国分布于沿海各地。其近似种西方海蟑螂主要分布于北美加利福尼亚。

生活习性常在岩石岸、码头、船坞、破旧船等处成群出现。为杂食性,喜食海藻,尤其贪食紫菜,也喜欢吃萱藻等经济藻类。

在中国北方沿海各省,冬季气温在6℃、水温在4℃以下时,海蟑螂多蛰伏在高潮带以上海浪浸湿不到的岩石缝内,一般10~20个挤在一起,潜伏深度约10~30毫米不等。4月中旬以后当水温7~8℃时开始活动,5月份水温达12℃时全部离开蛰伏的石缝。一般皆成群活动,每群由10~30个个体组成。

海蟑螂是生活在高潮带的生物。冬天常躲在岩石缝里,喜欢生长在肮脏的地方。1

发现案例2014年7月,台风“威马逊”登陆前夕,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观海长廊边的石柱上爬满了数以万计的黑色动物,有人称之为“海蟑螂”。

每年11月为抱卵孵化最多时期。早上或傍晚,就从栖身处向有食物的地方列队前进。 海蟑螂是生活在高潮带的生物。冬天常躲在岩石缝里,喜欢生长在肮脏 的地方。由于海蟑螂的主食为海藻类,所以沿海居民并不将其与肮脏做连结,也常用海蟑螂作为钓饵使用。

海蟑螂爬行十分迅速,据报道其步足每秒能跑16步。海蟑螂反应灵敏,水陆两栖,以陆栖为主,经常吞食紫菜等经济藻类,在某些地区成群活动,密度很大,对海藻养殖业造成相当大的危害,是海产养殖业敌害之一。另外,在中国南方沿海渔民常用海蟑螂治疗跌打损伤和小儿疳积等症,为药用动物之一。1

海蟑螂的危害及对策海蟑螂又名海岸水虱,俗称海蛆,喜食海藻。海蟑螂肆虐,源于海上大范围的严重超负荷养殖。

近年来,随着海带、紫菜等藻类价格飙升,霞浦藻类养殖规模日趋庞大并且高度密集。在仙东村附近海域,当地群众种完海带就见缝插针养龙须菜,海域一年四季都在种植藻类,丰富的食源让海蟑螂得以大量繁殖。养殖户为杀灭海蟑螂,只好喷洒农药。但海蟑螂越杀越多,生命力旺盛,广大养殖户束手无策。

海洋生态环境资源是宁德发展的生命线,加快海上养殖污染整治,对于推进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保护内海生态环境十分必要和紧迫。有关专家建议,宁德沿海各市县应从实际出发,编制本市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划,实施生态化养殖示范工程,组织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在养殖密集而环境容量较小的区域实行定期休养制度。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和给予相应的补贴,扶持引导龙头企业、个体养殖户由内海养殖向外海养殖转移。相关部门要联合执法,规范养殖用药,对海上养殖实行编号管理,从源头上管控非法用海,严禁新增养殖、严厉打击非法养殖。探索建立有偿用海机制,按照不同的养殖类型,建立向养殖户收取海域使用金、养殖污染费等的办法,以收费的方式疏理高密度养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