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科Ursidae有5属8种,包括熊猫亚科Ailurinae、眼镜熊亚科Tremarctinae和熊亚科Ursinae。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和美洲。我国有4属5种。体躯粗壮、肥硕,吻部较长,尾极短小,体长1.5~2米,体重约100~400千克;四肢粗强有力,前、后肢均具5趾,蹠行性,以整个足掌着地而行。
简介熊科动物属大中型兽类,身体粗壮笨重,头部比较圆。熊的腿短,四肢足上长有五趾,爪子不能够伸缩,尾巴很短。熊科动物除了北极熊是全肉食性动物,其余均是杂食性大型哺乳动物。
熊在夏天就开始贮存能量,增加体内脂肪含量,等到寒冷的冬季到来时,它们就会躲进树洞或是地下的洞穴去过冬。1
外形特征体躯粗壮、肥硕,吻部较长,尾极短小,体长1.5~2米,体重约100~400千克;四肢粗强有力,前、后肢均具5趾,蹠行性,以整个足掌着地而行。
起源熊科动物躯体粗壮,四肢强健有力,头圆颈短,眼小吻长。行动缓慢,营地栖生活,善于爬树,也能游泳。嗅觉、听觉较为灵敏。它们是由一种类似犬一样的祖先进化而成的,是犬科动物进化道路上的一个分支。熊科动物虽属食肉目动物,但基本上都已偏离了食肉的习性,而成为杂食性动物了。现在只有北极熊这个品种是全肉食性动物。2
生长习性多为杂食性,取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也捕捉蛙、蟹和鱼,掘食鼠类,掏取鸟卵,更喜舐食蚂蚁,盗取蜂蜜,甚至袭击小型鹿、羊或觅食腐尸。温带和寒带种类有冬眠习性,称长期半睡眠,蛰伏洞内不食不动,新陈代谢降低,呼吸频率减缓,而体温不显著下降,遇惊动则苏醒,偶然出洞活动。冬眠洞穴位于向阳的避风山坡或枯树洞内,时间可持续4~5个月。
生长繁殖怀孕雌熊在冬眠洞内产仔,翌年出蛰时带新生幼仔一起出洞。除冬眠期外,无固定栖息场所,非发情交配期,雌、雄皆单独活动。
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和美洲。
益害熊的毛皮、肉、脂、胆、掌均可利用,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但在某些地区,给农、牧、果树和养蜂业带来危害,棕熊也能伤人。3
物种分类熊科Ursidae有5属8种,包括熊猫亚科Ailurinae和熊亚科Ursinae,前者可单列一科。
|| ||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