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征
衣蛾幼虫是一个小型白色的毛毛虫,藏在一个丝质的袋状物或网状物(称为筒巢)内,在墙壁上可见到一个黏着水泥的纺锤形丝袋,内有一深褐色头的幼虫。成虫为浅黄色的虫,惧光。如将其按死,会发出难闻气味。成年衣蛾的身体带有光亮的金色的鳞片,头呈金红色,触角比身体的其余部分颜色偏暗。雌蛾比雄蛾略大一些。成年的雌蛾可存活3-4个星期,交配期间会在衣料表面产35-50粒卵。卵呈白色,柔软圆形,5天之内孵化成幼虫,由于温度原因也可能延长到20 - 25天。幼虫呈白色奶油状,有光泽,完全成熟的幼虫,长度约10-12mm。幼虫期共为35-40天,也可能延长到2-3年,取决于温度和粮食供应。幼虫一般在丝绸内化蛹。.
生活习性以羊毛、毛发、毛皮、羽毛为食,幼虫行动缓慢。会破坏纺织品,在图书馆或博物馆会危害动物标本。(成虫并不取食)
成虫将卵产在皮毛、羽毛、皮品、木地板夹缝.毛或污秽的丝绸上。幼虫会吐丝作茧,两端开口供取食及行动。幼虫在茧中成长,化蛹时仍在茧中,直到成虫羽化为止。
危害幼虫会吐丝作茧,存储羊毛、软体家具、毛皮、地毯、毛毯、鱼粉、化纤羊毛、棉混纺织物均可供幼虫取食。幼虫多存在于衣服存储室,软垫家具缝里。衣蛾体质很弱,飞的不远,限制了其活动范围。特别喜爱纺织品沾有食物或其它污染,衣领或衣服折叠处也可见到衣蛾的踪迹。(纯棉的衣物较不易受害)
检测衣蛾由于幼虫小,不叮咬人类,因而在初期不易被发现,成虫雄蛾会受雌蛾性信息素的影响趋向雌蛾实现交配。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人工合成雌蛾性信息素,配合粘蛾纸将雄蛾捕获,达到及时发现衣蛾危害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减少雌蛾的受精概率,以减少衣蛾的总体密度。
预防最适宜的方式当衣物要收好时,需先作处理。将所有的衣物自衣柜移出,将折叠处清理,在阳光下暴晒几小时。干洗、湿洗时应要烫好,用塑胶袋装好密封。
当衣柜出空时,以陶斯松等喷洒衣柜。经处理后将衣服放回,衣柜要关紧,在上层放一些樟脑丸(萘丸)等(依指示放入所需的量),谨记勿把有沾到污泥的衣服放入,因加上汗味更易吸引衣蛾来为害。
馆(典)藏品进入(收藏)时应先检查,有虫为害时应先作处理,定期检查并行熏蒸处理;并具环境控制的设施保持低温、低湿及清洁。衣鱼和衣蛾不叮咬人类或传染病原菌,易被忽略,发生后再处理恐难清除完全,在平时能清洁环境,报纸定期收集整理不堆积,送往资源回收处集中处理。换季时衣服务必清洗烘干后再放入干净的衣橱,可减少危害虫的发生。
鉴定衣蛾鉴定衣蛾幼虫非常容易。衣蛾会给自己编织一个用丝和其他碎屑颗粒构成的纺锤形筒巢,栖身其中;走路的时候也只探出身体前端。除了衣蛾以外,另外两种常见昆虫也会给自己编织随身携带的筒巢,但它们并不生活在人类的房屋中:蓑蛾(蓑蛾科Psychidae)栖息在植物上,而石蚕(毛翅目Tricoptera)是水生昆虫。
和幼虫相比,衣蛾的成虫就显得没有那么独特了,只是一只****翅展1厘米左右,褐色夹杂着银色光泽的小蛾子而已。成虫不进食,唯一的使命就是交配和产卵。和很多其他鳞翅目昆虫一样,衣蛾依赖信息素来寻找配偶;因此便有以衣蛾信息素为诱饵的陷阱问世,诱骗衣橱里寻欢作乐的衣蛾们踏入不归路。1
衣蛾最中意的栖身之所顾名思义,衣蛾会吃衣物;但它们真正的目标并不是衣服本身,而是构成某些衣物的材料——羊毛、蚕丝、羽毛、棉花等等,博物馆标本和干燥的食物碎屑例如饼干也在衣蛾的菜单里。它们主要吃动植物遗骸,只是我们人类碰巧用了某些遗骸来做衣服罢了。衣蛾生性胆小怕光,黑暗的衣橱又意外地给它们提供了理想的栖身之处。不过,对于尼龙等合成材料制作的衣物,衣蛾才不屑于染指呢——除非里面混纺了羊毛等天然材料脏衣服、被人的皮肤油脂等沾污的织物、地毯等等,都是衣蛾中意的栖身之所。所以如果想要预防衣蛾的话,保持衣物清洁是个好办法,把衣服封装起来也能防止衣蛾的入侵。樟脑丸可以起到一定驱赶作用,但一般并不会杀死已经生活在衣橱里的蛾子。已经感染衣蛾的衣物,可以用加热烘干、冷冻、二氧化碳熏蒸等方法杀死上面的衣蛾。虽然处理单件衣物很简单,但如果家里有很多衣服甚至还有地毯的话就很难将已经存在的衣蛾虫口一网打尽了……怎么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衣蛾的骚扰呢?穿化纤。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