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茅刺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多年生、从生草本。秆高20-100cm,基部常膝曲,上部直立,光滑无毛。叶鞘压扁而具脊,光滑无毛,鞘口常具柔毛;叶舌短,膜质,顶端具纤毛;叶片线形,扁平或对折,长10~20cm,宽3~6mm,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稍收窄,两面粗糙或表面基部疏生柔毛。总状花序单生于主枝或分枝顶,长3~7cm(芒除外),诸芒常于花序顶扭卷成1束;花序基部3~10(12)对小穗,,为同性,无芒,宿存。1

形态特征多年生,丛生草本。秆高20-100厘米,基部常膝曲,上部直立,光滑无毛。叶鞘压扁而具脊,光滑无毛,鞘口常具柔毛;叶舌短,膜质,顶端具纤毛;叶片线形,扁平或对折,长10~20厘米,宽3~6毫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稍收窄,两面粗糙或表面基部疏生柔毛。总状花序单生于主枝或分枝顶,长3~7厘米(芒除外),诸芒常于花序顶扭卷成1束;花序基部3~10(~12)小穗对,为同性,无芒,宿存。上部7~12对为异性对;无柄小穗线形(成熟时圆柱形),两性,长6~8毫米,基盘尖锐,具棕褐色髯毛;第一颖狭长圆形,革质顶端钝,背部圆形,被短硬毛或无毛,边缘包卷同质的第二颖;第二颖较窄,顶端钝,具2脉,脉间被短硬毛或无毛,边缘膜质;第一小花外稃长圆形,远短于颖;第二小花外稃极窄,向上延伸成2回膝曲的芒,芒长6~10厘米,芒柱扭转被毛;内稃常缺;雄蕊3;子房线形,花柱2。有柄小穗长圆状披针形,雄性或中性,无芒,常偏斜扭转覆盖无柄小穗,绿色或带紫色;第一颖长圆状披针形,草质,背部被疣基毛或无毛。花果期4~12月。染色体2n=40。2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400~2300米的山坡草地,尤以干热草坡特甚。2

分布范围产于河南、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2

主要价值药用价值【性味】甘,寒。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本草求原》:“甘,寒。”3

【功用主治】清热止渴,祛风除湿。治热病消渴,咳嗽,吐泻,关节疼痛。

①《别录》:“主益气,止渴,除热在腹脐,利筋。”

②《纲目》:“根、苗、花功与白茅同。”

③《生草药性备要》:“洽热咳,止吐泻,理小肠气。”

④《本草求原》:“止水泻,理心气热痛,小肠气痛。”

⑤《岭南采药录》:“理跌打内伤。”

⑥《贵州草药》:“驱风除湿,散寒止咳。”3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捣汁或浸酒。外用:捣敷。3

【选方】

①治风寒咳嗽:毛针子草根一两,煎水服。

②洽风湿关节疼痛:毛针子草根一两,大血藤、小血藤、观音柴各五钱,泡酒服。

③治枪伤(退子弹):毛针子草、迷马桩各等量,捣烂敷伤处。(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3

其它价值秆供造纸、编织,根、秆、花可为清凉剂。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玉峰 - 副教授 -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