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实心竹,箭竹属禾本科植物,产自我国四川西南部及云南。多为栽培,亦有少量见于云南松林或阔叶林下野生。秆箨箨舌高0.5-1毫米,先端具短纤毛或无毛,稀高达2毫米,先端无毛。秆实心或近实心。地下茎秆柄粗2.5-7厘米;秆幼时淡绿色,无白粉或微被百粉;秆箨纵向脉纹不明显,常具紫色条纹,边缘无纤毛;叶下面灰白色,中脉两侧具灰色柔毛,小横脉不清晰。
形态特征竿柄氏12-35厘米,粗2.5-7厘米;节间长5-16毫米。竿丛生或近散生,高4-7(10)米,粗3-5(6)厘米;节间长28-36(50)厘米,竿基部节间长10-15厘米,圆筒形或在分枝一侧的基部微扁平,初时淡绿色,无白粉或微被白粉,无毛或在节下方疏生棕色刺毛,竽老后变为灰绿色,基部节间为实心,向上则空腔逐渐增大,髓呈锯屑状;箨环隆起至显著隆起,常有箨鞘基部之残留物;竿环平坦或微隆起;节内长2-4毫米。竿芽氏卵形,淡黄包,近边缘处密被灰黄色小硬毛,边缘密生灰黄色纤毛。竿每节簇生6-25枝,枝与竿作20-30度的夹角展开,长可达160厘米,直径1.5-5(10)毫米,微被白粉。笋灰绿色,有紫色条纹,常被白粉,疏生或密被贴生棕色刺毛成块状,边缘常密生棕色刺毛;箨鞘宿存,革质,三角状长圆形,新鲜时常布紫色纵条纹,略短于节间,背部无毛或偶有密集成块状贴生的棕色小刺毛,纵向脉纹不发达或仅在鞘上部可见,边缘通常无纤:箨耳及鞘口缝毛俱缺;箨舌截形,紫色,无毛,高1-2毫米,上缘常有不整齐的细裂刻;箨片线状披针形,外翻,紫绿色,或绿色而边缘带紫包,无毛,腹面在基部微粗糙,边缘平滑,有时内卷。小枝具(3)4-6(7)叶;叶鞘长4.5-6厘米,偶于鞘顶端微被白粉,上部纵脊显著,边缘通常无纤毛;叶耳及鞘口缒毛俱缺;叶舌截形,无毛,高约1毫米;叶柄长2—3毫米,背部具灰色或灰黄色短柔毛;叶片披针形,长(8)13-19厘米,宽(0.8)1.2-1.8厘米,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白色,在该面基部的叶脉两侧被灰色柔毛,次脉4或5对,小横脉不清晰,叶缘具小锯齿而粗糙。花枝具叶,长达23厘米,还可再分出具花小枝;圆锥花序顶生,开展,由13-23枚小穗组成,长7-12.5厘米,全部伸出或基部略为叶鞘所包藏,花序轴有时被微毛或短柔毛,在基部各节生有长柔毛,花序的分枝有时具微毛或短柔毛,腋间还生有瘤状腺体及长柔毛,花序下部分枝的基部托以具长纤毛的苞片或向花序上方则苞片变为多数纤毛,每分枝有2-6枚小穗;小穗柄无毛或有时具微毛,长1-12毫米;小穗含4-5朵小花,长1.6-2.5厘米,粗约3毫米,紫色或绿紫色;小穗轴节间扁平,长约4毫米,宽0.5-0.8毫米,向先端生有贴伏的白色小硬毛,边缘的顶端密生纤毛;颖披针形,无毛,先端渐尖,第一颖长9-1.0毫米,具5-7脉及稀疏小横脉,第二颖长10-12毫米,具7-9脉,脉间具小横脉;外稃披针形,纸质,无毛,先端渐尖,长8-12毫米,具7-9脉,亦有小横脉,基盘具白色长纤毛;内稃长7.5-11.5毫米,先端浅裂为2钝齿,脊间有时向先端具贴伏的白包小硬毛,脊上向先端生有白色纤毛,脊外至边缘各具3脉;鳞被倒卵状披针形,白色,上部边缘有纤毛;花药黄色。长4.5-6.5毫米,两侧及先端有短柔毛,花丝有微毛;子房椭圆形,淡黄色,无毛,长约0.5毫米,花柱长约1毫米,柱头2,长2-3毫米,白色,羽毛状。果实未见。笋期7-9月,花期9月。
分布范围我国云南省丽江、昆明、宾川、富民、洱源、大姚、双江、凤庆,四川省德昌、米易、会理、西昌、冕宁等海拔1700-2430米地带,野生于沟谷坡地针阔叶林下或人工栽培。1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1650-2400m,个别情况下,如会理苍田乡可下移到海拔1400m,又如该县三地乡,本种则栽培到海拔2600m的农村宅旁,其生长仍然正常。普遍栽种于农村宅旁、寺庙周围和耕地边,为箭竹属中唯一人工培植最广泛的一种,很少见到野生于湿润沟谷的云南松林或阔叶林下。较喜光,适应温暖而干湿季节十分明显的气候,在山地红壤、山地棕红壤和山地黄棕壤上均能生长,稍耐旱。2
主要价值笋味鲜美,在昆明蔬菜市场上称甜笋,系食用佳品;竿作抬扛和各种农具柄。秆材坚韧,强度大,单株最大重量达6350g,是体育用具如爬竿及抬杠各种农具、家具柄的理想材料,亦适用于建筑和作造纸原料。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