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急性照射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分类

急性照射可分为急性全身照射和急性局部照射。急性全身照射可见于核战争、核试验、核临界事故及违反操作规程或放射源失控的严重事故。急性局部照射多见于生产或使用X光机、加速器及其他辐射装置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操作、检修或调试过程中,接触或靠近放射源,一旦发生意外,可受到急性局部照射。接受放射诊断或治疗的病人,由于发生意外事故或剂量掌握不当时,也可造成急性局部照射。

发生条件战时:(1)小当量核爆炸处于开阔地面人员;(2)中、大当量核爆炸处于防光、防冲掩体内人员;(3)地爆时长时间处于高污染区人员。

平时:(1)核反应堆事故;(2)核燃料处理或回收事故;(3)加速器事故;(4)放射治疗机或辐照装置事故。

危害急性照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照射。射一般由事故或是特别的医疗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性照射能引起立即损伤,并产生慢性损伤。对于人体,大剂量能引起急性放射病,如大面积出血、细菌感染、贫血、内分泌失调等。后期效应可能引起白内障、癌症、DNA变异等,极端剂量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导致死亡。

急性放射病肌体接收急性照射可能引起的急性放射病(全身性疾病),一般来说,全身均匀或较均匀地一次受到约1Gy的照射就有可能产生轻度急性放射病,随着急性照射剂量的增加,急性放射病依次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三种。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接受1~10Gy的均匀或比较均匀的全身照射可导致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在同样的情况下,接受剂量10~50Gy时可导致肠型急性放射病;而接受剂量达50Gy以上时,则可导致脑型急性放射病。

急性放射病的病程可分为4期。①初期:多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②假愈期:临床上无明显症状;③极期:主要表现为骨骼造血功能被抑制,白细胞明显下降,并发感染等;④恢复期:中度急性放射病伤后20~30 d进入极期,重度急性放射病,伤后15~25 d即进入极期,极重度急性放射病,伤后5~10 d即进入极期。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原则是针对放射病各期的特殊性进行积极的治疗,初期为镇静、止吐和其他对症治疗;假愈期为预防感染;出血期保护造血功能;极期为抗感染,抗出血,减轻造血系统损伤,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恢复期为促进造血系统损伤的恢复和机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