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缅甸血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

雌蜱 未吸血个体全长约2.1毫米,宽约1.2毫米。体浅褐黄色。假头基宽约为长的2.3倍(包括基突),两侧缘平行,后缘直;基突相当粗短,末端钝;孔区大而深,卵圆形,斜置,间距宽,约为短径的1.5倍。须肢长约为宽的1.6倍,后外角向外略突出;第2节宽约等于长,后缘向外斜弯,外缘短,微凹,背面内缘刚毛2根,腹面内缘刚毛3根;第3节宽胜于长,两侧向前渐窄,前端圆钝,背面无刺,腹面的刺粗壮,末端超过第2节前缘,稍尖。假头基腹面宽阔,侧缘及后缘稍凸出,星浅弧形。口下板较须肢稍短,前端较钝;齿式4/4,齿大小约等,每列约9~11枚。盾板亚圆形,宽稍大于长,前侧缘圆弧形,后侧缘向后收窄,后缘窄钝。颈沟短,前部深,向后渐浅,约达盾板中部。刻点浅,粗细不匀,稀密适中,分布大致均匀。气门板卵圆形,长轴为背腹方向,背突粗短,不甚明显。足长度和粗细适中。基节I内距短锥形。末端钝,基节II—IV内距较粗,三角形,大小约等。转节腹距明显,以转节I的最大,其余的按节序渐小。跗节长度适中,亚端部逐渐收窄,腹面端齿很小。爪垫大,将达到爪端1。

雄蜱 全长约1.9—2.1毫米,宽约1.2—1.3毫米。浅褐黄色。假头基宽约2倍于长(包括基突),两侧缘大致平行,中段稍前有时具浅缺刻,后缘平直;基突粗壮,宽三角形,末端钝。须肢相当粗短,长约为宽的1.4倍,后外角向外略突出;第2节宽稍大于长,后缘向外斜弯,外缘短,背面内缘刚毛2根,腹面内缘刚毛3根;第3节宽显著大于长,其基部较第2节端部稍宽,前端较平钝,背面无刺,腹面的刺粗壮,末端超过第2节前缘。假头基腹面宽短,后缘略微外弯。口下板较须肢短,前端圆钝;齿式4/4,每列约7—9枚齿。盾板卵圆形,有光泽,长约为宽的1.3—1.5倍,在气门板前最宽。侧沟退化,有时呈班很短的浅陷,较第1缘垛之宽为短。颈沟很短,呈窄卵形,深陷。刻点浅,以细的居多,也有一些稍粗,稀密适中,散布大致均匀。缘垛窄长而明显。气门板小,短逗点形,背突短小,末端窄钝。足长度和粗细适中。基节I内距短,锥形,末端钝;基节II、III内距粗短,三角形,大小约等;基节IV内距与基节II、III的相似,但略较短小。转节腹距明显,按节序渐短小。跗节较粗短,亚端部渐窄,腹面端齿很小。爪垫大,将近达到爪端1。

若蜱 未饱血个体全长约1.5毫米(包括假头),宽约1.1毫米。假头宽短。假头基矩形,宽约为长(包括基突)的2.2倍;两侧缘平行,后缘直;基突中等大小,宽三角形,末端尖窄。假头基腹面向后渐窄,后缘浅弧形,与侧缘相交处形成小角。盾板心形,宽约为长的1.3倍,前1/3水平处最宽,后缘圆钝。缘凹宽浅。肩突圆钝。颈沟短,浅弧形,末端略超过盾板中部。刻点少,不明显。足长适中。基节I内距短,三角形,末端钝;基节II内距宽短,呈脊状;基节III内距很小,亦呈脊状。转节I背距短钝;各转节腹距付缺。跗节略为粗短,亚端部逐渐收窄。爪垫长,达到爪端1。

生活习性常生活于山林野地,在海拔2400米山地也出现。2、3月在宿主上采获1。

宿主赤麂,扫尾豪猪,苏门羚,牦牛等偶蹄类1。

分布国内:云南、台湾。

国外:缅甸,印度,尼泊尔23。

生境山林野地。海拔上限:2400m2。